山区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2014-07-28 03:13虞远振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厌学

虞远振

【关键词】山区学生 厌学 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13-02

山区学生给外界的印象往往是淳朴、单纯、勤奋、好学,但事实上,山区学生厌学现象并不鲜见。要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我们必须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组织本校拥有十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对山区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中,课题组主要运用了调查法、个案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课题组在贺州市水口镇初级中学的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各抽取50名学生,重点对其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注:非投入(厌学),包括做小动作、说话、开小差及其他;一般性投入,呈现为一般性的倾听,偶尔开小差;非常投入,包括深度倾听、回答问题、完成作业(任务)、质疑及其他。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三种投入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其所占的比例略有不同。通过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发现,这一结果是具有普遍性的。可见,山区学生厌学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山区学生厌学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学生自身基础的影响。据课题组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投入的比例之所以较高,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扎实,能较容易地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愿意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力相对集中,对学习相对投入,对学习较感兴趣,学习效果较理想。相反,普通班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听不懂。知识基础薄弱,未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的学生,更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

2.贪图享乐思想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人民逐渐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当前,很多山区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大多从小吃苦受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或孙子过以前的“苦日子”,于是,从小对孩子娇生惯养,甚至连基本的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更不用说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了。这导致很多山区学生产生了贪图享乐的心理,他们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会退缩、放弃。

3.自身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这会对其学习状态产生影响。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明确,再加上在成长中遇到一些青春期的烦恼,不管教师如何劝导,他们还是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此外,学生集中注意力不持久,在课堂的后半段,学生容易陷入疲劳状态,此时如果教师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刺激,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二)客观原因

1.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本身的影响。学习内容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状况,如果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高度投入。学习任务是否具体明确、难易程度是否适中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状况。课题组成员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不少学生反馈对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觉得所学内容对以后自身的发展影响不大;有的学生觉得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完成统一的学习任务,对学困生不公平。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投入减少,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特别是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倾向于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安排在实验班,专业水平相对较弱的教师安排在普通班。有的教师因此产生思想上的误区,不少普通班的教师认为“管好纪律是第一位的,教学质量是次要的”,而实验班的教师则认为“学生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学生是敏锐的,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是否对自己“有期待”,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投入产生直接的影响,若学生认为“老师看不起我”,就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家庭环境的影响。山区家庭的生活条件与城市家庭相比较是有差距的,山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待仅限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此外,山区留守儿童现象严重,不少学生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督和关爱。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不高,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4.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谁能赚钱谁就是能人”“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想影响了一些家长和学生,不少家长和学生更愿意“赚钱”而不是学习,学生为此厌学甚至提前辍学。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逐渐融入山区人民的生活。而学校周围也出现了一些无证经营的黑网吧,有些学生经不起诱惑深陷其中,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发展到厌学、逃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解决山区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第一,树立“狠抓基础”的教学理念。学生的知识基础犹如高楼的奠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慢慢积累。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特别是小学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要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必须从小学抓起,要让学生懂得“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中小学教师应该树立“狠抓基础”的教学理念。

第二,树立“生生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往往更关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学困生;有的教师更重视对实验班的教学,而忽视对普通班的教学。教师应该树立“生生平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用心去备好每一节课,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调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堂进行调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

第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学生没有忧患意识,不会居安思危,不能吃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些都是学生的心理、思想不够健康的表现。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可通过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及实践活动等途径(如举办“中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国学进校园道德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使其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热爱学习。

第五,重视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榜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学习,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和生活上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

总之,山区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只有这样,山区学生的厌学现象才会减少。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厌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公共课厌学成因
高中生厌学问题初探
大学生厌学情绪浅论
写给厌学的孩子们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对当前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