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昌利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的同时,要将其转化为心理教育资源,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课程心理化”的探索,将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发展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素质;培养
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大胆实践、无畏艰难的学生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知识;坚强、自信的学生能够正确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而害羞、内向、胆怯的心理则对语言学科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语言的学习与学生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就要从改变外部环境开始,由外而内,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营造一个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
试想,学生在一个活力四射、积极热情的课堂上和在一个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的课堂上的心理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从改变课堂开始,用外部氛围去感染他们,让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我在教学活动中,十分注重课程的引入,如质疑引题、以图引题、谜语引题、视频引题等等,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注意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持课堂的热烈气氛,如教laugh,smile,cry或happy,angry时,就通过做出各种不同的表情表示新词的意思,使他们以愉快、好奇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关注情感效应,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障碍,这可以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辅导,做学生的大朋友。
三、在教材中挖掘正能量
英语教材中不乏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课文,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应该渗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用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来感化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应该用一颗积极、勇敢、宽容的心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也可以以教材为线索,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课外事例,如社会时事、感人事迹等来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受益终身的事。
编辑 谢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