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动式教学应始于互动式教学大纲

2014-07-25 22:46刘贤赵李朝奎陈新保全斌
大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互动型教学大纲大纲

刘贤赵 李朝奎 陈新保 全斌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国内外高校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值得充分肯定。但对于高校本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而言,真正的互动式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授课过程中,而应该从源头上追溯到互动式教学大纲上。现有互动式教学具有局限性,应立足于构建互动型课程教学大纲,推进互动式教学的理念,在师生共同设计互动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全方位保证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互动,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互动型教学大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1-0133-03互动式教学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导,从师生对话逐步过渡为生生对话的教学过程。它倡导的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的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课堂教学全方位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与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式教学无疑一改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引导下的多向交流,形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情感互动、“教学相长”的繁荣局面。然而,总结目前高校互动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发现大多数“互动式教学”仍停留在课堂问答、启发式教学、布置思考题和课堂探讨等方面,仅限于探讨“如何在课外布置研究课题,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设疑、解答,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纠错”等,对互动式教学的组织方法研究较少,基本上未涉及深层次的实践和研究,导致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缺乏普及推广的可行性。因此,严格说来,目前的互动式教学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充其量只是一种“封闭性”的互动式教学。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动式教学没有始于以学生为本、具有“契约”机制的互动式教学大纲。

一、现有互动式教学的局限性

(一)互动的内容僵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大纲的主体“人”在改变,社会对主体“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思想和新观念层出不穷,传统的互动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课堂要求。尽管现有的互动式教学也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演讲辩论、小组学习等师生互动环节,但就其内容而言只是既定大纲的展开,课堂上并未出现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教学大纲往往是一人编写、多年未改和沿袭使用,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学生”却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教学大纲,更谈不上参与大纲的起草以及将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和建议编入大纲,从而导致大纲内容相对封闭和陈旧,教学内容僵化,使得互动式教学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大纲本身的开放性是本,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是标。如果一切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只是在为一个封闭的、一成不变的既定教学大纲服务,那就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其结果是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无法真正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学方式的开放和互动归根结底要求大纲本身的开放和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订和执行课程大纲时,应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自己参与大纲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从源头上营造一种开放和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互动的时间和人数有限

互动式教学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并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和探究学习的乐趣。但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现有的互动式教学往往存在人次上的局限,参与互动的学生太少,互动的仅是少数几个经常发言的学生,对于不发言或发言较少的学生,教师缺乏积极的引导;而对于发言次数过多或发言时间过长的学生,教师又不敢及时加以限制。这就容易造成互动范围狭小,并有可能导致一个班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上出现分化,尖子生愈发积极,落后生愈发消极。不仅如此,即便是小班制授课,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按照“提问→解答→反馈→修正”的完整环节进行互动的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是应该多鼓励那些思维比较积极、见解比较独特的学生发言,还是应该多照顾那些思而不得、有待点拨的学生呢?在这个两难的选择面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科学地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既让我们能保护那些积极发言者的热情,又能兼顾那些不愿主动发言者的学习兴趣。否则,互动式教学非但不能让学生撞击出思维的火花,真正起到促进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会使班上的学生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为课堂发言的少数主力,要么变成沉默的大多数。可见,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并不是由少数学生带动的热烈课堂气氛,而是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我的课程我做主”,和教师一样成为教学大纲的讨论者和编订者,从大纲这个源头的互动性出发去创造更有意义的师生互动环境,制订出一套符合学生意愿的教学大纲。

(三)互动的深度不够

互动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情感互动,而非简单的你问我答。由于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缺乏挑战性和探究的价值,或者由于有的教师没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资料准备和独立思考,互动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么无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么流于表面,学生只能说一些幼稚、肤浅的感受,很难达到真正深入探讨问题的效果,甚至有时还会在枝节问题上过多纠缠,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核心和本质。由于互动式教学涉及的信息丰富多彩,涉及的知识背景极其复杂,如何在抽象、复杂、难理解的授课内容中寻找到师生可以相互沟通的那个“原点”,就成为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前提。而作为多年从事科研工作、被学校硬性科研指标搞得疲于奔命的教师来说,毕竟很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入门者最感困惑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一方面教师要大幅度增加在教学方面的时间、精力投入,详尽设计学生在课程大纲中的活动和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应该只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更应参与课程大纲本身的设计。如果事先不在大纲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那么课堂上的互动最终也只是让学生的头脑成为教师门户之见的跑马场而已。

二、立足互动型教学大纲,推进互动式教学

(一)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订和执行方面具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因此,高校在编订课程教学大纲时,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参与大纲的制订工作,选取自身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而教师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和理由,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然后再进行因势利导的分析与指引。在大纲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大纲进行变更,也必须征得多数学生的同意。由于互动型教学大纲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包含了学生的经验和情感,从而使制订的大纲不但不会破坏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而且还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正是因为这份互动式教学大纲本身就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来设计的,所以教学中所解答的都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显得活跃,师生间的互动也就水到渠成。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这个道理。

(二)教学前的共同准备

为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师生双方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互动式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取舍、启发式问题的构思与课程中的活动安排等进行精心设计,并将教学大纲提前发放于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次课上逐条解释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将互动式教学大纲在课堂教学前提供给学生的做法,不但有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本课程内容和相关的任务活动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有准备来上课的习惯。由于学生对每次上课的主题、内容要求都非常明确,所以他们在每次课前都认真准备(如阅读、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或专著),深入思考,以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课堂最后根据教学大纲中自己未掌握的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避免了学生未经思索造成提问水准参差不齐的局面。众所周知,一个高水平的问题的提出往往是要经过一个思索和反思的过程,而并不一定在课堂互动的短时间内就能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订课程大纲时要充分准备,除在大纲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外,重点还要周密设计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任务和责任,如在“学生责任”栏中规定学生课前应准备的参考书与文献、课中应参与的活动以及课后要做的调查等。正是由于互动型教学大纲的准备过程使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都是有备而来,并且做到了对学生一视同仁,将课前参与和课堂参与结合起来,从而使师生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达到促进整个班级学生共同成长之目的。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互动型教学大纲

从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由师生共同参与生成的互动型课程教学大纲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课教师的变更等而相应的变动,即使是同一位教师在不同学期上同一门课程,也应要求教师每学期编制新的教学大纲。如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交上来的问题进行辨析与综合,参照学生的意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进度,并且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筛选和点评,让整个班级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此形成初步的互动型教学大纲。在授课结束后,还可以由参与制订教学大纲的学生进一步反思整个授课过程,让事先形成的互动型教学大纲经受更多学生的检验,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制订出一套符合学生要求、成为师生间进行课程教学安排的“合同”,并且允许学生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继续提出改进意见,真正将制订大纲的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的互动过程,即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都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他们感觉到“我的课程我做主”,又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认真分析这些观点和想法,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细节的方方面面,从而有的放矢地使教学大纲得以完善,与时俱进。

三、结语

传统的互动式教学并不是高校课堂最科学、最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围绕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构建始于“以学生为本”的互动型教学大纲,使其在接受大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课程教学方式具有设计性和创新性,最终完善和推广互动式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德兴,谭羽非.“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2]夏京文.大学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8).

[3]毕胭.设计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J].科教文汇,2013(2).

[4]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5]高新华.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法学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6]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

[7]梁艳艳.立足“人本位”精神,加强高校教学大纲的“契约”作用[J].台州学院学报,2012(2).

[8]樊萱.借鉴美式教学大纲,创新我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J].科教文汇,2011(6).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互动型教学大纲大纲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亲子互动型玩具设计研究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让学生思绪飞扬
网上网下互动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调育人模式的构建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多元化、互动型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