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清
摘 要:青年教师的阳光心态,对个人成长、学生成长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从阳光的心态看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成长阐述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阳光心态;成绩;心理问题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知识和信息交错纵横的时代,作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和未来教育事业的承接者,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阳光地面对教师职业,让阳光照进自己的心里,找到职业幸福感,阔步走在教育发展改革的大道上。吴维库博士提出的塑造阳光心态的理论,正是引导人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通过个人内心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把钥匙。
一、以阳光的心态看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积极地看待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要性和曲折性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新的学生群体特征都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改革的呼唤。我们首先要积极地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也只有改革才能促进教育的进步,才能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理想。其次,我们还要客观地面对目前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目前的教育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受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教育改革的艰难曲折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正确客观地认识到这一事物发展的规律,看到教育发展的希望。教育部曹志祥主任就说过:“我们正处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初级阶段,我们正走在改革与发展的路上”。
2.勇敢地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的课程文化观,“变知识教学”为“探究体验教学”,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新的课程教学必须向生活世界回归。
面对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我们青年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充分认识到新的改革、新的要求对我们是一次新的机遇,积极融入新时代。我们具有接受新理论、新观念的优势,相对老教师而言,青年教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更贴近改革的情景,更接近改革的前沿,在新理论的学习和新观念的转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现代教学中,青年教师也更具有现代化教学的意识,在现在教学技术和多媒体应用上拥有技术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转变教育观念,抓住机遇,不断学习,丰富实践经验,革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大胆地重塑师生关系,努力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在新课改中对师生关系也重新进行了定义,新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以高尚的师德陪伴学生的成长。所谓“情不通则理不达”,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魅力和亲和力,我们能充分利用自身魅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关注,将学生引入课堂,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伙伴、课外的朋友”,并在课内外教学中,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以良好的师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成长。
(3)勇于自我反思,促进转型升华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是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不能把反思当成负担,而是财富。
二、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成长
1.理性认识学生的成绩
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学生的成绩始终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依然还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局限于成绩的范畴。在强调“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改革中产生了怀疑和困惑,甚至否定改革的成果。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并时刻认識到我们正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事实,不片面地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成长。教学中不把成绩当成唯一的目标,而要全面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与个性特长,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陪伴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2.乐观从容地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伴随着当今社会、家庭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教育已是教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面对这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很多青年教师感到困惑、无措、紧张。其实是我们没有全面正确地看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完全理解心理教育的内涵,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成长的特征。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开发潜能,健康成长,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作为青年教师,面对各种“问题”,首先我们要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要相信在学生群体中真正有很大心理问题的是极少数。
阳光只是把她的光和热看似无所作为的洒向大地,然而,却造就了一个生机盎然、绿意蓬勃的美丽世界。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我愿心怀阳光,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书写一个平凡教师美的辉煌……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