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加梅
摘 要:合作学习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他人共同进步是学生必备的个人素质,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有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氛围;教学评价
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多年来,我对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身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和想法,希望能给其他体育教学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一、根据合作要素,合理组建小组
合理组建小组是我们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优点,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根据自身经验,我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全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摸底,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搭配好三类学生: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每组最好由6人组成。
2.小组组建后,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以领导本组小组活动,如探究学习活动的安排、小组成员的协调沟通、督促小组成员完成活动任务等等。
3.每组选取一个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小组名字,用来鼓舞小组成员志气,提高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正式上课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每个小组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设定时以不同小组组员之间的差异性为依据,以保证全班每位学生的体育能力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采用有效策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合作、探究等活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以指挥者、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并努力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一场篮球比赛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专业球员,整场比赛的进行都要按照标准比赛模式进行,如比赛赛制、评分制度等,并对表现较好的一组给予赞美和奖励,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篮球比赛当中。因此,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既能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每个小组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三、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这对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事情,这时教师就要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公正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我们不要马上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直接的肯定和否定,而是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这样表现好的小组在受到表扬之后,会更加激发出他们合作的欲望和冲动,表现不是很好的合作小组,在受到教师的指导之后,认识到了自己小组中的不足,进而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所以,多对初中体育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加强小组合作,实现小组成员共同提高体育技能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它符合体育新课改的教育精神。当然,有效的体育小组合作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们为此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行动起来,一起为实现初中体育小组合作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雁飞.中学体育教学设计100例:点击课堂 聚焦质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