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柳
(中国传媒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
中国学生韩语初声发音偏误声学评价标准研究
范 柳
(中国传媒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24 )
本文旨在针对中国学生的韩语初声发音偏误提出一套声学评价标准,以弥补实际发音矫正教育中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缺失这一空白。文中把中国学生的韩语初声发音偏误分为松音和送气音的混淆、松音和紧音的混淆、ㅎ发音偏误、ㄹ发音偏误、ㄴ发音偏误等五个类型。对各个偏误类型分别提出与语音的发音语音学特征相对应的声学指标,如vOT值、F0值、发音时长、强度曲线凹度、Formant值等。
发音矫正教育;发音偏误;评价标准;声学指标[1]
在对中国学生的韩语发音偏误实施矫正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发音偏误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在每一阶段的矫正教育结束后,应该评估矫正教育的效果。为了做出客观有效的判断与评价,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本文旨在针对中国学生的韩语初声发音偏误提出一套评价标准,以满足实际发音矫正教育的需要。
韩语发音教育领域的研究比韩语教育的其他领域起步晚,2000年以后才真正开始(정명숙,2011)。而从研究领域上来看,大部分研究着重探讨发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根据本文的调查,目前为止有关韩语发音评价的论文只有김은애(2006), 범류(2010),이향(2013)三篇。其中,김은애(2006)旨在设计对发音偏误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循环模式,文中给出了韩语发音偏误记录表,对偏误记录方法及一些实际的反馈信息提出建议,但是,对于具体的发音偏误没有详实系统地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범류(2010)中综合地论述了针对汉语圈学习者的发音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以ㄹ发音偏误为对象对学生实施发音矫正教育实验课程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文中对ㄹ发音偏误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及评价标准。이향(2013)针对口语能力考试评价中的发音范畴设置了评分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该研究中提出了“正确性”和“可理解性”两个发音评分标准,设置了李克特6级量表。文中建议评分员应该具有韩语教育经验以及口语能力考试评分经验,并根据主观经验来判断偏误,文中没有对具体的发音偏误项目给出特定的评价标准。
不难发现,现阶段韩语发音教育过程中对发音的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的经验以及听力判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判断学生发音的整体水平以及个别发音的偏误与否,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这些听觉判断来从发音语音学的角度阐释偏误形成原因,但这种方式还是不能描述偏误程度,更不能将偏误数据化,进而有效地划分等级。这是因为,将偏误程度划分等级是建立在对各个偏误发音的精密语音分析结果基础上的。양순임(2006)中曾对偏误进行过分类,指出“变型”偏误很难直接单纯通过听觉明确判断①。
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具有相当大的作用(지현숙,2005)②,明确了评价标准,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科学的学生水平评级、提高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将首先以中国学生韩语初声发音偏误为对象,从中韩两种语言的发音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特点出发,提出一系列评价标准,从而使我们在实际发音矫正教学中对学生发音偏误以及发音矫正教育效果实现科学客观的评价③。
(一)松音和送气音的混淆
1. ㄱ. 가[카], 발목[팔목], 자요[차요]④ㄴ. 칼[갈], 토요일[도요일], 파도[바도]
中国学生混淆松音和送气音,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从语音学的角度认识松音和送气音之间的送气程度差别。松音虽然从音位学的角度来讲,在韩语辅音体系中与紧音一样属于不送气音,与送气音形成对立,但从讲究实际发音现象的语音学角度来看,它是 “轻气音”,只不过送气程度弱于送气音。而在汉语的语音体系中,不论是从语音学的角度还是从音位学的角度来看,辅音都是分为送气音和非送气音两种。因此,中国学生由于他们固有的语音观念与习惯,很难正确把握韩语的“轻气音”。有时把松音发成他们所认为的送气音,有时又发成他们所认为的不送气音。也就是说,当学生认为松音为不送气音,就会按照母语中不送气音的发音习惯发音,而这个音就很可能被韩国老师听成紧音,因为韩语中真正的不送气音是紧音;相反,如果学生认识到松音的送气特点,其发音也可能因为母语送气音发音习惯的影响,被韩国老师听成送气音。把松音发成送气音的偏误类型经常出现在句首,把松音发成紧音的偏误经常出现在句中。这是因为,松音在句首位置才会产生送气,成为“轻气音”,而在句中,它会被同化成不送气的浊音。
另一方面,中国学生把送气音发成松音,也可以从汉语语音知识的负迁移中得到解释。박진원(2001)和김길동(2008)中都曾指出汉语送气音的送气程度介于韩语松音和送气音之间。因此,中国学生虽然能通过学习认识到韩语送气音是具备送气特性的,但是如果受到母语“送气音”发音习惯的影响,就很容易造成送气程度不够,从而被韩语教师听为“轻气音”,即松音⑤。
(二)松音和紧音的混淆
2.ㄱ. 관광[꽌꽝], 야구[야꾸], 가까워요[까카워요], 독특해요[똑뜨께요], 바지[빠지],다리[따리], 사다[싸다], 자리[짜리], 가지[까지],달[딸], 당[땅], 사다[싸다], 자식[짜식], 거리[꺼리]
ㄴ. 바빠요[바바요], 맛이 짜요[자요],합니까[합니가], 땀이 나요[taminajo], 김씨 [kimsi],찌개[ʧikɛ], 짜장면[ʧaʧaŋmiʌn], 안녕하십니까[aɲɲʌŋhasimnika], 바쁘다[바브다], 따다[다다],싸다[사다]
中国学生混淆松音和紧音,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发音过程中发音部位“紧张”这一特性,并正确地反映在具体发音中。根据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的紧张与否,韩语塞音、塞擦音、擦音有松紧之分,而汉语中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有送气、不送气之别。因此,中国学生面对韩语塞音、塞擦音、擦音时,有意识无意识间都会把它们二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大类,而后对于同属于不送气音的松音和紧音就无法继续细分。这就导致他们在发音时无法实现发音部位的紧张,再加上母语声调语言的发音习惯影响,在发音中会体现出音长、音高、音强等特性(맹주억 권영실,2007)⑥,这样的发音在韩语教师的耳中有时被听成松音,有时被听成紧音。
(三)ㅎ发音偏误
3.喉擦音→舌面后擦音(ㅎ→[x])
하다[xada] 허리띠[xʌɾi]
ㅎ[h]是喉擦音,与汉语辅音体系中的舌面后擦音h /x/听觉印象十分相似,这种相似使中国学生常常因为母语发音习惯影响把韩语喉音ㅎ[h]发成与h[x]相似的音。
(四)ㄹ发音偏误
4.[ɾ]→[l]
보리[poli], 거리[kəli], 우리[uli], 하나로[hanalo], 사랑[s'alaŋ], 머리[məli], 바람[palam],걸음[kələm], 나라[nala]
初声ㄹ一般为弹音[ɾ],但是中国学生经常把它发成边音[l]。在汉语中,与初声ㄹ相似的音有两个,一个是边音l/l/,另一个是卷舌音r/ɻ/。它们都是声母,只出现在音节起始位置。这两个音虽然与初声ㄹ相似,但从语音学角度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在发音方法上大有不同。初声ㄹ是弹音,同塞音一样,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内被暂时完全阻断,气流要冲破阻碍发声。而卷舌音[ɻ]和边音[l]是共鸣音,在发音过程中口腔内一直保持着不足以引起摩擦的气流通道。并且从发音时长来看,弹音一般十分短促,而汉语的边音和卷舌音则相对持续时间较长。可见,韩语初声ㄹ[ɾ]和汉语r[ɻ]、l [l]虽然在听觉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发音方法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相似与不同导致中国学生遇到初声ㄹ时容易受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出现偏误。
(五)ㄴ发音偏误
5.ㄴ[n]→ n [n]
对于ㄴ发音,很多研究认为中国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偏误(이향,2002:42)。但实际上,正如전원해(2005:30-32)中的调查研究显示,33%的学生将ㄴ发成汉语鼻音声母n[n],且发音过程中鼻音色彩相对于ㄴ更加浓重。偏误产生原因被解释为受到母语鼻音发音习惯影响。这一点可以从문연희(2001:61)和곡향봉(2005:14)的研究中得到印证。这两篇研究中将韩语和汉语齿槽鼻音的差别描述为:n[n]比ㄴ[n]鼻音色彩浓厚且发音时舌的紧张程度更高。최금단(2003:131)中还对这两个鼻音的发音部位差别进行了描述,该文指出n[n]比ㄴ[n]舌位靠后。
以上所列中国学生的初声发音偏误中,松音、紧音、送气音之间的混淆不仅导致交流中音不达意,还会让学生的发音听起来十分不自然。而ㅎ、ㄹ、ㄴ等发音偏误虽然不影响语言交流中信息的正确传达,却会让学生的发音带上明显的“中国味儿”,影响沟通效果。
在矫正教学中可以直接通过听觉来诊断并评价学生的发音偏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如果充分利用语音的声学特性,就可以更加客观而具体地描述偏误,进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在这一章里,我们将针对学生的初声发音偏误,提出一系列的声学评价标准。这些声学评价标准与语音的发音语音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声学分析软件将其比较容易地应用于实际发音矫正教学。
(一)松音和送气音混淆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对于中国学生混淆松音与送气音的发音偏误,要从两种音的发音与声学特点差异来寻求区分它们的标准。松音和送气音与紧音一样同属于塞音,区分这三个音的标准是“送气”和“紧张”。如〈表1〉所示,松音为[-紧张, -送气],紧音为[+紧张,-送气],送气音为[+紧张,+送气]。
表1 韩语塞音、塞擦音、摩擦音的分类
因此,松音与紧音相比是“不紧张”音,和送气音相比是“不紧张”和“不送气”的音。但这是音系学方面的差异,是韩国人在建立韩语语音体系时根据声音在他们的大脑中的听觉印象来进行的分类,实际上松音虽然是“不紧张”音,但它并不是完全的“不送气音”。松音在句首会产生送气是韩语中非常有规律的一种现象(신지영,2003:194)。松音在句首变成送气音对于韩国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是作为外国人的中国学生却经常感知到气流的存在并把它反映在发音中,只是由于不能准确调节送气程度,导致韩国人会认为他们所发的是送气音。因此,我们可以把送气程度作为评价中国学生句首松音偏误的标准。在声学分析软件中,可以通过vOT值来衡量送气程度⑦。图1、图2为韩国发音人和中国学生的句首松音发音语图⑧,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学生CN114的“가지”发音中ㄱ的vOT值为118ms,而韩国发音人的值为103ms。vOT值的差异从侧面说明中国学生的句首松音发音比韩国发音人送气程度强,从而导致他们的发音容易被听为送气音。
图1 中国学生 CN114s3_077 “가지”发音语图
图2 韩国发音人 KR101s3_077 “가지”发音语图
句首松音和送气音之间不仅存在送气程度差异,其所在音节起始部的音高也有所不同(신지영,2003:199)。送气音音节起始部的音高明显高于松音音节起始部,这一点可以通过F0值来确认。图1、图2中的蓝色曲线便是音高曲线,我们可以测量出图1中元音起始部的F0值为153Hz,而图2中元音起始部的F0值则仅为94Hz。中国学生的松音音节起始部F0值比较高,使他们的发音听起来更像“紧张音”。因此,我们可以把音节起始部的 F0值作为判断是否出现松音发音偏误的另一个声学指标。
综上所述,我们在诊断并评价混淆松音和送气音偏误时可以利用vOT值和F0值两个标准。
(二)松音和紧音混淆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中国学生混淆松音和紧音的首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把韩语的松音发成不送气音。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发音过程中不能准确体现“紧张”特性。图3是中国学生的“개미”发音语图,从中可以看出ㄱ部分的送气时长为31ms,而韩国发音人的值为61ms(图4)。如果中国学生按照老师的说明把松音发为名副其实的“不送气音”,就容易导致这个音被听成与紧音更相似的音。
图3 中国学生 CN114s3_103 “개미”的发音语图
图4 韩国发音人 KR101s3_103 “개미”的发音语图
中国学生的松音被听为紧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以从音节起始部的音高来分析。本来松音在发音过程中不存在发音部位的紧张,所以所在音节起始部的F0值不会明显升高。但是,比较图3、图4便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F0曲线明显高于韩国发音人,实际数值也显示中国学生的音节起始部F0值为152Hz,而韩国发音人仅为106Hz,这导致中国学生的发音听起来更接近于紧音。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把vOT值和音节起始部F0值作为诊断并评价中国学生松音、紧音、送气音发音偏误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句中松音、紧音和送气音的初声发音偏误,我们还可以利用持阻时长这个指标,因为紧音和送气音的持阻时长明显长于松音。
(三)ㅎ发音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ㅎ是喉擦音,一般在句首初声位置上表现为[h]。而中国学生经常因为母语舌面后擦音h[x]的发音习惯影响使ㅎ发音听起来很不自然。喉擦音和舌面后擦音是发音部位截然不同的两个音,却因为听觉印象相似而使韩语教师虽然能够感受到学生的发音有问题却很难明确说明其现象,而通过确认发音的声学指标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h]和[x]的发音部位不同,所以发音时口腔内过滤器形状和大小也不相同。正如不同形状的共鸣器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共鸣频率,发音部位不同的两个摩擦音在语图上显示的能量分布也是不同的。신지영(2003:208)中指出,以口腔摩擦点为界,前腔越小,共鸣频率则越高,也就是说噪音能量会集中在语图中的高频区,喉擦音的噪音能量分布情况与元音的共鸣能量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在语图上表现出与元音基本一致的Formant(共鸣频率)分布。因此,可以通过确认中国学生ㅎ发音的Formant值,将其与韩国发音人的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出现偏误。
图5、图6是中国学生和韩国发音人的“허리띠”发音语图,以F2值为例,CN111的最高值为1460Hz,而韩国发音人的最高值为1029Hz。按照신지영(2003:208)的论述,这从一方面说明韩国发音人在发音时的口腔内前腔更大,即,中国学生的发音部位比韩国发音人靠前。本文针对“허리띠”一词分析了7名初级学生和7名韩国发音人的发音文件,两组发音人的Formant值表现出明显差异,特别是中国学生的F2值和F4值明显高于韩国发音人⑨。 据此,本文建议可以在诊断并评价中国学生的ㅎ发音时,利用ㅎ区间的Formant值作为指标。
图5 中国学生 CN111s3_057 “허리띠”发音语图
图6 韩国发音人 KR101s3_057 “허리띠”发音语图
(四)ㄹ发音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前文已经提到,中国学生的初声ㄹ发音偏误主要是因为受到母语卷舌音r[ɻ]和边音l[l]发音习惯的影响。弹音是瞬间音,与共鸣音不同的是在语图上一般会出现由于除阻而产生的冲直条。并且,弹音还具备发音时长特别短的特点。因此,在矫正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确认学生发音语图中冲直条出现与否与发音时长来判断偏误与否。不仅如此,韩国发音人的弹音发音语图上一般出现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凹形音强曲线(如图7),这是因为弹音发音过程中口腔气流通道闭合导致了能量下降。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弹音强度曲线的凹度数值化,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弹音发音做比较直观的描写和判断。因为声音的强度常会受到录音环境、发音人个人特点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更科学的方法是用一个相对值来表现弹音区间的强度曲线凹度。本文给出如下公式:相对音强=(ㄹ区间平均强度-ㄹ区间最高强度)/单词内最高强度×100。通过所得数值的大小来判断曲线的凹度,值越大说明凹度越大,值越小说明凹度越小。这样,对于初声ㄹ发音偏误,本文建议可以使用发音时长、冲直条、凹度三个评价标准。
图7 中国学生 CN112s3_056 “노래”发音语图
图8 韩国发音人 KR101s3_056 “노래”发音语图
(五)ㄴ发音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如前所述,一些研究根据教学观察实践指出,中国学生初声ㄴ发音较韩国发音人鼻音色彩浓厚,并且发音部位上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用声学指标表现出来并应用到发音矫正教育的诊断与评价中去。首先,可以利用发音时长这个指标,범류(2008)中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的初声ㄴ发音时长明显长于韩国发音人。另外,该文中还提出了F1值这一指标,通过对F1值进行发音语音学方面的解释,印证了中国学生的ㄴ发音部位比韩国发音人靠前。所以,在诊断并评价中国学生的初声ㄴ发音偏误时,时长和F1值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图9 中国学生 CN111s3_145 “누나”的发音语图
图10 韩国发音人 KR101s3_145 “누나”的发音语图
本文通过以上论述针对中国学生的初声发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诊断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这些标准都是反映中韩两语辅音发音语音学特点与差异的声学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学生的初声发音偏误做出诊断与评价,实现数据化,进而据此与韩国发音人的标准发音做明了的比较。后续研究中,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量化研究来设定各个声学指标的韩国人发音标准值,以此为根据,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缜密的对比分析,进而精确地记录中国学生韩语发音中间语现象。不仅如此,还要对中声和终声以及超音段音位发音偏误提出评价标准,从而解决发音矫正教育中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缺失这一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发音矫正教育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真正有效。
表2 中国学生初声发音偏误的声学评价标准
注释:
① 양순임(2006)对偏误程度做了如下论述。
“오류에는 여러 단계의 정도성이 있다. (1ㄱ)처럼명백하게 음소를 누락시켜 다른 의미를 나타내는 단어로인식되거나, (1ㄴ)처럼 다른 음소로 대치했거나 (1ㄷ)처럼없어야 할 소리를 첨가하거나 하는 경우는 오류 여부에 대한판단이 좀 쉬울 수 있다. 그러나 ㄹ처럼 ‘직접’의 종성을완전히 누락시킨 것도 아니고, 그렇다고 제대로 발음을 한것도 아닌 불완전한 발음을 한다든지 ‘아버지’의 [ㅂ]을 [ㅂ]도아니고 [ㅃ]도 아닌 중간 발음을 한다든지 ‘달아요’를 음절별로 뚝뚝 끊어 읽는 느낌으로 발음한다든지, ‘형’을 [형]도아니고 [히으ㅇ]도 아닌 중간 발음을 한다든지 하는 경우가허다하다.”
一般情况下,“代替、脱落、添加”等偏误可以通过听觉直接判断,但是“不完全发音”或者“中间音”一般称作“变型”,这类偏误很难直接单纯通过听觉明确判断。
② 지현숙(2005)中总结了评价的四大作用。
(1)전체적인 교육과정을 재편하는 교수요목 관여(curricular) 기능
(2)학습자에게 가르쳐서 목표언어로 의사소통할 수 있도록하는 교수적(instructional) 기능
(3)교사와 학생에게 피드백을 제공하여 등급 판정에 대한타당한 기준을 마련해 줌으로써 교수와 학습의 실제 사례들을관리하는 데 지침이 되는 관리적(managerial) 기능
(4)학생과 교사 모두에게 학습에 대한 열의를 불러일으키는동기 유발(motivational) 기능
③ 本文匿名评审专家建议在评价标准基础上,对矫正方式等问题予以具有操作性的探讨,在此感谢评审专家的中肯建议。然而受篇幅限制,本文暂且将基于发音评价标准的矫正教学方案作为一个新的主题留在后续研究中予以详细讨论。再次感谢评审专家对本文的详细阅读以及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④ [ ]内为中国学生的偏误发音。本文中列举的偏误实例摘自先行研究,本文对发音偏误的标示均遵照先行研究中的标示方法。
⑤ 김길동(2008:86)中根据vOT值把韩语和汉语的塞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理,其结果如下:我们可以看一下김길동(2008)中根据以vOT为代表的送气程度所给出的对应关系,汉语不送气音的送气程度在紧音和松音之间,汉语送气音的送气程度在韩语松音和送气音之间。不仅如此,反过来韩语松音的送气程度在汉语不送气音和送气音之间。可见韩语和汉语辅音的气流程度方面的对应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⑥ 맹주억 권영실(2007)从超音段音位的角度考察了韩语松音、紧音和汉语声母之间的关系。文中结果显示,音高方面,韩语的紧音与汉语阴平和去声音节的声学特性相似,松音与阳平和上声音节的声学特性相似。在音长和音强方面,韩语紧音和汉语去声,韩语松音和汉语上声具备相似的声学特性。但是本文认为汉语声调中所体现的音高、音长、音强的区分仍然模糊,맹주억 권영실 (2007)中所指出的一系列对应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
⑦ 对于送气程度,除了vOT值,还可以通过开口度来衡量,但是现阶段测量塞音发音开口度还有一定的技术困难,所以本文对此暂不作讨论。
⑧ 本文中给出的语图是通过用声学分析软件Praat分析语音语料库L2KSC的发音文件得到的。该语料库由韩国延世大学语言信息研究院语音分析课题组构建完成,是已经结项的韩国学术振兴财团基础学问育成人文社会一般研究课题。
⑨ 分析结果如下: (单位: Hz).
[1] 곡향봉. 2005. 중국인을 위한 한국어 발음 교육 방안[D].부산: 신라대학교 .
[2] 김길동. 2008. 중국어권 학습자를 위한 한국어 발음 교육연구[D]. 경기: 단국대학교.
[3] 김은애. 2006. 한국어 학습자의 발음 오류 진단 및 평가에관한 연구[J]. 한국어교육,(1):71-97.
[4] 맹주억 권영실. 2007. 한·중 파열음의 음성학적 대조연구-한국어‘ㄱ/ㄲ’과 중국어 ‘g’에 대하여[J]. 중국어문학지,25:499-523.
[5] 문연희. 2001. 중국 대학생들을 위한 한국어 발음 교육[D].수원: 경기대학교.
[6] 박진원.2001. 한중 여성화자의 한국어 발음의 실험음성학적대조분석[D]. 서울: 연세대학교.
[7] 범류. 2008. 중국어권 한국어 학습자의 ‘ㄴ’ 발음의 길이와F1값에 대한 연구[J]. 한국어학,38:57-81.
[8] 범류. 2010. 중국어권 학습자를 위한 한국어 발음 교육연구[D]. 서울: 연세대학교.
[9] 신지영. 2003. 말소리의 이해[M]. 서울: 한국문화사.
[10] 양순임. 2006. 중국인 학습자언어에 나타나는 한국어 종성에 대한음향-청취 음성학적 오류분석[J]. 한국어교육,(2):163-183.
[11] 이향.2002. 중국어권 학습자를 위한 발음 교재 개발 방안[D].서울: 이화여자대학교.
[12] 이향. 2013. 한국어 말하기 수행 평가의 발음 범주 채점에대한 타당성 검증[D]. 서울: 이화여자대학교.
[13] 전원해. 2005. 중국 학생들의 한국어 발음 오류 연구: 자음을중심으로[D]. 서울: 성균관대학교.
[14] 정명숙. 2011. 한국어 발음 교육 연구의 성과와 과제[J].이중언어학,47:423-451.
[15] 지현숙. 2005. 평가의 과제와 발전방향[A]. 국제한국어교육학회.한국어교육론 1[C]. 서울: 한국문화사.
[16] 최금단. 2003. 중국어와 한국어의 자음 대조연구[D]. 서울:성균관대학교.
A Study of the Acoustic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Korean Onset Pronunciation Errors of Chinese Learners
This study is aimed to present a set of systematic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the Korean onset pronunciation errors of Chinese Learners so as to establish a pratical set of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the area of correcting training of Korean pronunciation. The pronunciation errors of chinese learners a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confusing lenis and aspirates, confusing lenis and fortis,ㅎpronunciation error, ㄹpronunciation error, andㄴpronunciation error. The study proposes such acoustic index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articulatory phonetic features as vOT value, F0 value, length, relative concavity of the intensity curve and formant value.
pronunciation correction; pronunciation errors; evaluation standards; acoustic indexes
G642
A
2095-4948(2014)01-0033-06
范柳,女,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音学、音系学、基于中韩语音对比的发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