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全托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

2014-07-24 02:35汪征嬗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汪征嬗

摘 要:该文指出,幼教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使家长有效给予全托幼儿家庭教育关怀;幼教战线更应总结、创新教师的教育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获得幼儿的信任,创设自由、宽松的情境,解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不适 ,营造和谐开放的心理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获得信任;创设环境;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引导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35-02

目前留守幼儿的问题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 同时,许多研究显示:大部分留守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都向好的方面转化。例如,有较多全托幼儿的湛江市新世纪幼儿园,他们全托的幼儿,有留守的,有跟随家长流动的,有家长希望锻炼其自立能力,望子女成龙成凤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语言滞后,很难表达出自己的需要,但情感已经发展完全,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因此,许多人在网上反对送幼儿全托,但因一定的社会环境,送全托的幼儿越来越多,如何将不好的事情变成较好甚至好的事情?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更迫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全托幼儿心理健康,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总结了如下促进全托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联络站,连亲情

幼教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使家长有效给予全托幼儿家庭教育关怀:

(一)知根知底,加强沟通

为每一位全托幼儿制作个人档案,详细记载全托幼儿的情况,做到对全托幼儿 “知根知底”。加强对全托幼儿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亲戚)的沟通、培训,让他们明白:如果漠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而言是不可补偿的,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安全依恋”是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并重点进行幼儿安全卫生、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

(二)出谋划策,定期联系

为家长出谋划策,架起父母与子女心灵联系的桥梁,使家长多听幼儿倾诉,多引导。子女也经常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的沟通。故此,为全托幼儿在节假日、双休日约见父母,提供免费视频通话的平台,或用电话每周至少通话一次。

(三)加强交流,共同参与

引导家长周末或假期与幼儿在一起外出游玩、购买音像和图书资料……使亲子交流质量得到提高;重视家园交流,随时跟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教师进行亲子小制作,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幼儿种养植物、动物等。组织一系列家长走进课堂的活动:警察叔叔和幼儿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民警叔叔讲防拐卖、注意安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爱的情感,教师趁热打铁,让幼儿表达对周围亲人和同伴的爱,逐步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临时家长,扶危济困

在获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为焦虑、紧张的全托幼儿安排临时家长, 避免因缺失家庭关爱带来危害。让家长清楚:人生开始的“差之毫厘”,有可能导致人生中后期发展的“谬之千里”。

二、营造氛围,促进发展

我们幼教战线更应总结、创新教师的教育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获得幼儿的信任,创设自由、宽松的情境,解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不适 ,营造和谐开放的心理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建信任,奠基础

真正和幼儿产生共情, 获得幼儿的信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幼儿会倾听是接受教育的前提;解决心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倾诉。因此教师应注意:

(1)如何说幼儿才会听。要用产生共情的语言,心平气和地跟幼儿交流,要说话算话,以身作则。另外用简单的词语回应幼儿的感受,还可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同时我们要恰当地给予赞赏,需切记: 赞赏要谨慎,要讲方法。

(2)如何做幼儿才会说。有的幼儿很少或不肯开口说话, 教师应主动地与他一起玩耍,用恰当的动作、语言表示对幼儿的喜爱、关心;幼儿说话时,教师应安静专心地倾听,重视幼儿的话其中包含的思想;应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解除幼儿心理层面的不适 ,激发幼儿 “讲”的动机;应重视日常语言的教学与运用,培养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习惯,抓住“一日活动”契机,让幼儿体验“讲”的乐趣。交谈时,应多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可以问幼儿:“小花猫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幼儿会说:“小花猫饿了会去捉老鼠吃。”“到哪里去捉?怎么捉呢? ”或引导幼儿多看、多想,让他有话可说;并引导幼儿用礼貌语。

(二)引导和平相处

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让幼儿制作“情绪盒”,把情绪表述出来;对于幼儿们的普通斗嘴,教师可不予理会。另外,教师开设“和平角”,需要解决争端的幼儿可到“和平角”。 教师应教幼儿如何将愤怒的情绪安全化解;做到不偏不倚地对提出要求的幼儿给予支持。 教师的介入只是引导幼儿自己正确处理矛盾。如果幼儿按老样子行事,可让其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 从此努力解决冲突。教师确保冲突本身不会给幼儿:造成生理与心理上的伤害时放手, 做到适当介入并安然抽身。长此以往, 幼儿能自己解决冲突,和平相处,幼儿园温暖如家。

(三)激兴趣,求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应营造和谐开放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1)以语言激趣。交谈时,教师应多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分不清左右脚的鞋子。这时,教师可以编一个童趣十足的小故事:“小朋友们看看,某某的两只鞋子背对着背,都生气了,他们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们在说:‘把我们穿错了,我们要面对面”。随后,教师帮孩子把穿错的两只鞋对换,再说:“瞧,两位好朋友正面对面地点头微笑呢,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因为他们穿对了。”教师还可配上一幅人物化了的两只生气鞋子的卡通漫画和一幅正在微笑的两只鞋子的卡通漫画让孩子们边看边说。这样,孩子不仅很快就能分清左右鞋子,而且以后也会用这么有趣的语言去和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说话。

还可以采用拟人化的语言,发挥幼儿“讲”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拟人化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室的墙壁、图书角,区域活动中的娃娃家、表演区、认知区、自然角……都可以是鼓励幼儿讲得更好, 激发幼儿讲的兴趣的场所。这样,当幼儿发现了大家都未曾发现的新奇点时,那种愉悦,那种急于告诉大家的心情是何等的急切。

(2)以游戏激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人的创造力的5 0 %是在 5 岁前获得的。 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游戏是培养创造力,愉悦身心的好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主要活动,是幼儿对生长过程的一种适应,幼儿的所有学习主要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实践证明:游戏可以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让幼儿参与各种游戏,在游戏中动起来,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3)以活动激趣。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 ,在活动中可利用教具、幻灯机 、 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 将一些童话科普故事进行声像结合。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既掌握知识,语言、思维又能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巧评价,促发展

在中班、大班,以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的方式,从视、听、闻、说、表现等方面,用贴幼儿喜爱的卡通人物对应的器官给予肯定评价,并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将这些评价放入档案中。这将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增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蔡迎旗.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任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4]广东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立项课题《全托幼儿心理健康研究》,2013年10月,粤教思函〔2013〕72号.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策略
方寸田园 语言氧吧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