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午
【摘 要】中学文言文教学已陷入僵化应试的误区,不见语言艺术的品析,远离学生的生命与心智,也远离了“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让文言文教学做得深入一些、本真一些。返本归真,守本务实,走生活化教学之路,通过课堂文言文教与学跟多维“生活”的相融与化通、课文语文知识跟生活情理的相融与化通、学生课内体悟跟课外体悟的相融与化通、课内表达导练跟学生课外历练的相融与化通等路径,教好文也立好人,应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健康发展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误区 生活化 返本归真 健康发展
一个时期以来,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紧跟“中高考指挥棒”,早已异化为词语解释、语句翻译、内容理解、必背篇目背诵等的简单相加。死教死学、死练死考,无限反复,恶性循环。这样的教学,眼光短浅,机械,干巴,肤浅平庸,不见语言艺术的品析,远离学生的生命与心智,也远离了“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不深刻反思,探索能够扭转局面、走出误区、健康发展的路径。鉴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生活化应该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先来描述下“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其关键就在于这个“化”字:化,是指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这个本源,实现课堂语文的教与学跟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教师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生活情理等多维“生活”的相融与化通,实现课文语文知识与生活情理、学生课内体悟与课外体悟的相融与化通,实现学生课内体验、感悟的生活化,学生课外生活化地观察、阅读、思辨、感悟,不断提升体验能力,实现课内表达导练生活化与学生课外生活化的历练表达的相融与化通。其根本宗旨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牢固树立以生活为中心的知识观、教育观和价值观,建构生活化体系,做实语文教学,让学生自觉过上一种课内外高度对接、有机融合的语文学习生活,积极努力地学好文、立好人。
在这样的理念观照下,走生活化之路,促进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实现课堂文言文教与学跟多维“生活”的相融与化通
实现课堂文言文教与学跟多维“生活”的相融与化通,主要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先深入地读懂课文,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涵与主旨;二是再反观语言文字,探究作者到底是怎么写的且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深透地品析课文的语言艺术,真正享受到语言艺术之美,教学生学好母语。
先说第一件事。学生要想能够真的读深读透课文的内涵和主旨之类,就必须得先深入走进作者生活,与他进行心灵对话,真正读懂他的理想、愿望、情感和主张,比较深入地了解他的写作意图。不仅如此,学生还要深入课文生活,走进课文的情节、情境、环境,与课文主人公进行心灵对话。比如《兰亭集序》《前后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春江花月夜》《醉翁亭记》等课文的教读,师生就都该先在深入作者生活和作品生活上下些真功夫。
再说第二件事。文言课文都是千百年淘漉下来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等方面往往做得更到位和出色,因而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品析、探究作者到底是怎么写的且又为什么要这样写。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几句诗,突然由六言转为四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之后又转回六言。试想想,这样的语言节奏与诗人归家急迫、到家喜极的心情不正合拍吗?此外,“松菊犹存”一句中的“松菊”,更是一种高洁人格的隐喻和象征。再如,李密《陈情表》的精心布局和得体语言,使他最终说服了晋武帝,达到了归养祖母的目的。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几乎已见不到这种活生生的品析和探究,而是清一色的干巴解词和翻译,似乎与这多维的“生活”彻底绝缘了。这对母语教育和语文审美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实现课文语文知识跟生活情理的相融与化通
语文知识一般包括语法、写法、修辞、作家作品等方面的知识。由于语文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因而教师必须回归生活“活教”和“教活”,以使学生能够做到“活学”和“学活”。
比如,语法知识方面,文言文常会涉及一些词类活用、倒装结构(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之类的语法现象。其实,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比比皆是,如“比赵本山还赵本山”中的后一个“赵本山”是名词作形容词;“美丽我的家乡”中的“美丽”是形容词作动词,表使动,客观上有一种“将要或已经使家乡变得美丽”之意味。还有倒装结构,往往也不是为倒装而倒装,都是有其特殊的表意功能的。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甚矣”这个谓语前置,是为了突出“你这个人愚蠢的程度”;“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中“烧溺死者”这个定语后置,是为了强调“都是烧死和淹死的呀,太惨了”之意;“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中“于晋”这个状语后置,则是为了突出“对晋国无礼”之意。事实上,文言语句的语法结构也不都是倒装的,只是为了强调或突出某种意味的时候才倒装。由此可见,仅仅把为文言倒装句归类(或指明标识),把倒装的文言句翻译成归回原位的现代汉语等作为教学任务,这离教学生活学、学好母语、掌握运用母语的本领这一教学本务的要求相差实在太远了!为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和生活情理,并深入语言环境和生活情理去用心体味和琢磨,进而真正学透古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和方法。
再比如,写法和修辞知识教学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情理去用心琢磨、探究。如,“娶媳妇放鞭炮”是烘托,“人家娶媳妇你去演奏《二泉映月》”叫反衬,“下雨前往往铺云刮风”是铺垫,“生动、形象、含蓄地把话说好”需要比喻,“一桩桩一件件地数落”就构成了排比等。文言文中的写法和修辞等知识也要这样回归生活地活教,才能使学生真正活学、学活和学会。此外,就是最需要记忆的作家作品知识,也要在深入切准作家思想和情感脉搏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记忆。
三、实现学生课内体悟跟课外体悟的相融与化通
所谓学生课内体悟跟课外体悟的相融与化通,主要是指课内师生教与学的生活跟学生课外的语文学习生活的相融与化通。具体点儿讲,就是课内教师教学生“多维”生活融通地体验、感受、思辨、感悟课文何以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门道;再指导学生课外在阅读、听闻和观察中感悟这种为文之道,进而真正把语言表达艺术学活学透。
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就是按照宫女们开妆镜、梳晓鬟、弃脂水、焚椒兰,等待皇帝垂幸的现实生活的时间顺序写的。之后的“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这几句总结性描述又是因前面的描写而生发的。假如把“一肌一容,……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置前,其表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再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其中“明月不谙离恨苦”不仅仅是拟人修辞,更是思妇的一种哀怨,哀自己的青春就像春红一样在凋谢,怨那轮明月不懂得自己的心思。试想,“明月”本来就不会懂得“离恨苦”的,词人这样写,就是为了突出思妇焦渴、无奈、哀怨的内心的,诗味尽在这无理的“疯话”之中呢。“斜光到晓穿朱户”中的“穿”字也不仅仅是炼字多么高妙,更是思妇万箭穿心般难熬的思念的生动写照。
课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情理来体验、感受、思考、品味和感悟。课外,学生也长期到生活中去这样阅读、观察、体验、思考、品味和感悟,做到课内跟课外的相融与化通。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体悟力的课内外互哺共生、良性循环,还有益于学生的语言和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发育和提升。
四、实现课内表达导练跟学生课外历练的相融与化通
生活化理念主张要实现课内表达导练与学生课外历练的相融与化通。课内,教师在课文教学过程中适时教学生或依文仿写、扩写、续写、补写、改写、感评等,或依特定语境练写祝福语、主持语、实用文(包括启事、通知、计划、总结、楹联、假条、借条等)、点评、微报道、发言稿等,或自主发现课文内容的可思辨点并积极进行独立的思辨。
如教读《五人墓碑记》,引发学生依文为“五人”写挽联、点评、颁奖词,纪念会主持语,把课文改写成剧本等;再如教读《季氏将伐颛臾》,引发学生扩写人物心理活动、补写必要的对话场景,思辨、点评孔子“只要高树仁德就会实现天下和谐”的观点;等等。课内如此,课外学生读经典文言文时也着意这样历练,尤其是长期坚持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思潮、认识等进行拓展性思辨。这不仅有利于写作素材积累的人格化和个性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他们自主、独立而又健全的灵魂的发育。
当然,文言文教学领域内生活化相融与化通的途径绝不止上述四点,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教学及其评价的极端应试化和功利化等似乎也不能一下子就得到根治。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文言文教学做得深入一些、本真一些、生活化一些,以更有益于教文立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返本归真,守本务实,走生活化教学之路,教好文也立好人,注定应该是中学文言文教学健康发展的理想选择。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