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摘 要:科学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及其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在内容构建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随着其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创新内容,体现时代的发展。
一、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必有的精神支柱,它以其特有的灵魂力量凝聚着绵绵不息的生命力。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适应时代的呼唤,积极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积极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纳入全民教育的过程中,这不但是要将民族精神带入到学校教育中,而且要重视少年儿童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做到从娃娃抓起,还要运用社会教育对全体国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渗透到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之中。要吸收和借鉴他国人民取得的“精华成果”,不断创新、丰富、充实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时代精神教育
时代精神是反映某个时代所独有的、带动社会进步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同时,它也积极地推动着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改革的矛盾将更加凸显,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应成为当代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因此,必须树立与改革相适应、与时代相契合的思想观念。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高级殿堂。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尤其是要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创新进取精神,使他们具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顽强而刚毅的意志;具有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失败的勇气与精神。
三、和谐社会思想教育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任重而道远。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定带来问题和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必然影响社会的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和谐社会思想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中所反映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各种有害社会稳定与群众利益的鼓动、挑衅与诱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
[2]陈清华,雷随斌.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要求[J].理论导刊,2008.(11).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C204]的阶段性成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