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亮+葛欣+杨志全+彭文胜+陆俊龙
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对公安院校育人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院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学生行为修正及行为塑造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遵循高等教育、公安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切实研究新时期公安院校办学发展过程中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行为修正及行为塑造的实际影响,着重探寻学生培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进行管理创新,培养合格的公安人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含义
行为文化的涵盖面较广,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交往方式、民俗民风等,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都属于行为文化的范畴。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公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校园氛围,突出体现培养训练公安民警重要基地的性质,从而使公安院校师生的作风、品质以及校园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得到充分显现。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好坏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二、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与行为修正和行为塑造的关系
在社会文化大环境决定校园行为小环境形成的同时,公安校园的行为文化建设对校园内大学生的行为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严治校,从严治警”是公安院校一贯的育人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上沿袭了军队管理模式。公安教育属于部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公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民警察和公安院校在校学生。根据公安部作出的规定,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将作为公安机关进人的主渠道,公安院校是实施公安部门教育的主要基地,因此,公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行为模式的修正与塑造,是公安系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道工序,为其今后进入公安队伍,顺利适应基层的实战环境有着现实的作用与意义。
三、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特点
1.政治性
“政治建警”是公安院校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一贯办学理念,采取“政治育警”的培养方针,是在遵循教育训练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与警察职业精神文化建设并重,把政治标准和思想品德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
2.职业性
公安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为核心,以服务警务实战为导向,以加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长远发展目标,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公安院校更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性。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应该着重突出政治素质与职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教育与警务实战训练为主的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训以致用、战训互促”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今后公安队伍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时代性
当前,在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多元变化,公安教育理念向人本化发展,在校学生个性特征越加明显等新情况、新变化下,公安院校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正走在机遇与挑战的交叉口,公安院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充分反映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应始终保持同时代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与时俱进;以培养卓越警官为己任,不断推陈出新;使校园文化由单调到丰富,由落后到领先。
四、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对学生行为修正和行为塑造的功能作用
1.导向功能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强调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帮助学员不断优化符合卓越警官要求的价值结构、思维结构、能力结构与心理结构,引导学员逐步树立为公安事业奋斗终生的职业目标。
2.约束功能
校园行为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可以通过严格校纪校规、执行奖惩等措施集中体现制度文化,利用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强化学员的自我约束和行为控制。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性,通过警务化管理,严肃警容风纪,严格日常规范,使学员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生活秩序, 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3.凝聚功能
校园行为文化作为一种“黏合剂”,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充分展现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员产生强烈的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团队向心力。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以各类竞赛、娱乐、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团结奋进的学习氛围,吸引学员广泛参与,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意识,将学员自身能力的提升与学校总体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强烈的凝聚力量和持久的内驱动力,实现理论育警与实践育警的有机结合。
4.辐射功能
校园行为文化作为一种“活品牌”,既可以通过在校内弘扬优良传统实现代际传承,也可以通过向社会输送人才实现文化营销,向社会传递具有时代特征、充满理性思考的行为信息,促进社会文化进一步发展。公安院校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新时代人民警察,通过长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形成了适应时代主题的行为文化。随着毕业学员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地公安战线上,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并对公安事业发展产生了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化辐射。
五、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行为修正和行为塑造的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
1.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筑牢校园行为文化根基
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忠诚为灵魂,以为民为主题,以公正为精髓,以廉洁为基础,以奉献为本质,是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反映着人民警察的价值追求、使命任务和职业特性。建设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寓教于校园活动和行为规范,引导学员自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培养党和国家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警察后备队伍。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增强校园行为文化活力
人本理论就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在事物发展中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需要凝聚全员力量,积极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设良好的校风,要大力强化管理者的引领作用,明确总体规划,结合办学定位,紧跟时代发展;建设良好的教风,要真正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其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活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建设良好的学风,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学习训练热情,并加强沟通交流,理解学员诉求,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
3.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发展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加强公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训练设备,美化校园风貌,营造现代、文明、专业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提升院校师生精气神;制度文化是各项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规范和保障,健全完善科学系统的公安院校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把握院校师生的政治导向;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公安院校培养“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集体思维,营造尽职履则、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有助于行为文化的广泛认知和深度认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