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熠
【摘要】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既有客观的高校持续扩招、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体系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等客观原因,又有大学生缺乏就业意识、综合素质能力不强以及家庭经济因素等主观原因。通过对所在学院工科大学生的研究,分析探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指导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分析 指导对策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在扩大,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成功的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将其归结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方面。
1.客观原因
(1)高校持续扩招与社会用人需求量矛盾
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较2001年增长了417.8%。大学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岗位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2)人才培养模式和素质教育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体系仍采用几十年前的老方法,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满足社会需求。
(3)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职业指导制度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少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仅限于开设职业指导相关课程或者培训,从事这些工作的老师大多是由就业部门或辅导员兼任,不是通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指导老师担任。
2.主观原因
(1)大学生缺乏就业意识
大学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多数学生都期望毕业后到发达城市、国家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待遇丰厚的单位工作,对于回生源地、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工作容易产生排斥的心理。
(2)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就业条件
就业困难主要出现在缺乏就业竞争力、就业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当中。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欠佳,面试技巧欠缺等原因导致求职困难重重。
(3)地域、家庭经济文化差异造成就业困难
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部分大学生本身在完成大学四年学习都存在经济困难的现象,找工作所需要承担的额外经济负担,使其被迫缩减找工作的次数。在现在双向选择的大形势下,找工作的次数少就意味着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减少。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笔者作为汕头大学工学院的政治辅导员,以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汕头大学工学院的教育模式改革及其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案例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对策。
1.针对客观原因的指导对策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在高等教育资源不能大幅增长以及社会用人需求量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相适应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稳定当前的招生规模,暂缓扩招的速度。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关键。
(2)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更好地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目标,在国际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汕头大学工学院创新性地提出建立EIP-CDIO培养模式:即注重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并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将职业道德和诚信(EIP),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培养出的工程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富有责任感。
(3)建立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
高校应该加强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针对性的指导其专业学习。同时,高校应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最终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到“双赢”的效果。积极引进用人单位到校开设专场招聘会,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
2.针对主观原因的指导对策
(1)认清社会需求与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应该了解社会需求,正确评价自我,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笔者针对2009届工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召开毕业生班会,与大学生一起分析调查结果,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就业形势,适当调整就业期望。
(2)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针对部分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笔者所在的学院专门开设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营,训练营由职业专题讲座《大学生的人生规划与实践》、视频工作坊、成功校友经验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策划并执行户外素质拓展项目以及其相关的小组讨论、总结、汇报等项目组成,通过参与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营,很多学生都认为了解和认识了企业对用人的要求,培养了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47%的同学认为通过此次训练营的学习,其收获大大超出期望值;99%的同学表示热心参与到今后训练营的志愿者工作;100%的同学表示很愿意推荐其他同学参加以后的训练营活动。
(3)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做好帮扶工作
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正确面对困难,消除自卑和恐惧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并勇敢寻求帮助。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碰到一名2009届应届毕业生张某的案例。该生家庭经济困难,由于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导致成绩多门不及格而不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年都为筹集学费而烦恼。由于张某成绩不突出,自身就业能力不强,家庭经济困难,难以负荷多次前往珠三角找工作的经济压力。笔者认真分析张某的情况,为张某提供了适当的解决途径和建议。首先,针对经济困难这一问题,鼓励张某积极申请学校针对毕业生的助学金支持;针对成绩和自身就业能力的问题,鼓励其积极参加学院开设的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营,合理利用大四的时间修读掌握不到位的专业知识。推荐其积极申请学校的就业流动岗位。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设置就业流动岗位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需要结合多方的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高校、职业指导员和大学生的相互配合,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靖鑫.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改革与开放,2009,(05):10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