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王静远等学者联名在2014年第2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上发表了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一文,认为城市是人们生活的空间,关注城市科学的科研人员也身处其中,因此在进行智慧城市研究时,科研人员受到自身知识感受环境和数据项目来源的影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首先选择自己身处或离自己较近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这就导致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美国的科研人员会优先选择纽约、洛杉矶等大型发达城市进行研究,欧洲的科研工作者更多的集中在欧洲中小城市的范围内,而中国和华裔的科学家更加关注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发展中城市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研究的这种区域性特点为中国的科研人员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城市资源。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2.57%,全球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21%位于中国。丰富的城市资源为我国学者提供了充分且熟悉的研究样本。其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程度有了长足的进步。物联网、GPS终端、智能手机、市政信息化等城市数据采集设施与渠道日渐普及与畅通,使得我国学者可以相对较容易地获得丰富的城市数据。除此之外,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拥堵污染等城市病、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智慧城市方面,我国从政府到民间均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实际投入,这使得我国的科研人员可以得到充足的研究条件的支持。上述3个方面的优势使得我国科研人员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领域中有可能率先实现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从而引领世界智慧城市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