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光荣在2014年第3期《城市》上发表题为“城市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实践效应与支持体系”一文,认为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是以控制车牌和上路车辆数量等方式来控制小客车拥有量和使用量的政策,宗旨是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随着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和雾霾天气日趋严重,实施这一政策的城市正在增多。不过分析表明,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有助于减缓交通拥堵和改善空气质量,但是它的作用是有限的、短期的。只有建立与调控政策配套的支持体系,才能保证政策的順利实施,扩大政策的正效应。
为此作者提出三大建议。一是扩大公共交通运能,应对出行结构变化。在实施限行措施的同时,必须扩大公共交通的运能,提供多样性的公共交通服务,满足因限行而放弃驾车的人群的出行需求。有些小汽车出行者居住地与就业地严重分离,公交暂时不能通达,可以开通定制公交车服务来满足这种远距离通勤需求。二是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缓冲购车压力。政府应建立票价管理、燃油费补贴、公交亏损补助的协同机制,规范公共交通成本费用和评估政策性亏损,在此基础上给予公共交通财政补贴,从而降低公共交通票价,取消公交卡成本费等不合理收费,进一步降低居民公交出行成本。三是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扩大调控政策正效应。既要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和推进公交优先,提高公交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又要通过换乘枢纽建设和智能管理技术应用,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要从总体上推动城市从单中心空间向多中心空间发展,从单一功能区模式向综合功能区模式发展,从而促进职住平衡,缩短上下班刚性交通的通勤距离,减少交通需求总量和小汽车依赖。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