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来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指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为非公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强调,要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较快发展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成为投资、税收和就业的主渠道,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与区外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还是从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产值来看,我区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较弱,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发展中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因此,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动力,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公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非公经济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也逐渐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发展规模迅速壮大的发展态势,非公经济发展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促进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经济天生具有灵活性,为市场提供了多种主体,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是促进县域的工业化发展。县域中工业的发展居于核心地位,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是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非公经济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投资主体,也是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2012年,准格尔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14户、产值为1151.07亿元,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01户、产值为885.17亿元;煤炭企业数为74户、产值为1017.03亿元,其中非公有制企业68户、产值为783.75亿元;地区年产千万吨级企业数为8户、百万吨级企业数为33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千万吨级6户(不包括伊泰集团),产值517.9亿元;百万吨级企业31户,产值739.79亿元。全旗地区纳税上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有8个。
三是带动县域的就业增长。内蒙古非公经济中就业人员逐年增多,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领域,极大地缓解了县域乃至全区的就业压力。
二、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局限。国家及自治区制定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中,一些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有些部门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导致政策“悬空”。由于市政事业、教科文卫体、住房保障等社会性公益性行业收益低、风险大,能源、金融、交通通信高利润行业门槛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在这些行业涉足较少,甚至在一些领域仍为空白。在对非公经济的社会服务方面,许多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强大合力,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尚未建立。在经济形势遇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上升,市场销路受困,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应支持。
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层次较低,多数非公企业集中于第二产业,从事资源型产业开发,且大多处于资源开发的粗加工阶段,资源消耗大、高附加值产品少、竞争力弱;从事第一产业的非公企业较少,从事第三产业的非公企业虽然较多,但是规模小、产值小、利润低。非公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对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从全区100强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布看,前4大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数量占100强企业的三分之一,经营规模占60%。另外,80%的非公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1%,企业竞争力不足,“破门”、“入门”的能力低。
三是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多、门槛高、程序繁、难度大;非公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银行与企业交流合作少、互信度低,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常常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水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差、管理水平低。我区非公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人才、技术、信息缺乏,对外依存度高,经营理念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部分企业存在着盲目投资、盲目竞争等现象。虽然区内非公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较少为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我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人数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的一半。
三、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非公经济的重视,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和配套制度。各旗县应尽快出台与国家、自治区和地方政策相配套的促进当地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部署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完善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服务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提升发展档次。应该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风险相对较低、市场需求较大的领域入手,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围绕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房建设、市政公用事业、民办教育、医疗养老、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加工、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的比重。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与非公企业的沟通机制,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为非公企业发展的服务平台。要及时对非公企业给予正确引导,大力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并准确地提供给非公有制企业各类招商引资的信息。
二是促进非公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产业转型。要促进非公经济在第一产业中的发展,扩大非公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规模;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本土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上的双跨越。一方面努力帮助非公企业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的困境;另一方面着手规划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路径,支持非公企业在农牧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
三是发展特色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自治区各个旗县受区位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要发展县域经济,各旗县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也应对具有发展潜力和本土特色的中小企业予以重视。比如,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资金上的支持,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帮助其健康成长。
四是搭建融资平台。针对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2013年6月,我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从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水平、努力增加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服务、创新保险服务和进一步促进担保业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的办法,期待该意见在运行中发挥出切实效果。
五是积极引导非公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非公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应保护好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财产权;坚持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在观念、办事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隐形壁垒;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不同阶段的扶持方式方法,引导它们积极发展先进产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非政府组织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