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考察

2014-07-22 07:12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赤峰市棚户区药材

3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赤峰市红山区、翁牛特旗和喀喇沁旗,考察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李克强强调,改革是根本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倾情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千方百计地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棚户区改造是解决新型城镇化中三个“一亿人”问题的必然要求,是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7日上午,李克强一下飞机,就驱车20多公里,来到红山区铁南棚户区。一下车,李克强健步走上陡峭的沙土坡,查看铁南棚户区全貌。站在山坡上,极目远眺,远处是林立的高楼,近处是成片的棚户区,李克强神情凝重。

沙土坡上,大幅展示图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出自治区、包头市、赤峰市和红山区、铁南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情况。赤峰市红山区委书记姜宏介绍说,红山区最集中的棚户区有两大片区,一个是城区北部的桥北棚户区,2008年底启动了改造工程,目前基本改造完成。另外一个大的片区就是铁南棚户区,这一区域4.5平方公里,居住着4585户、1.6万人,其中30%以上的居民没有固定收入,户均居住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的占到30%以上。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铁南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市、区两级的重点民生项目,目前已经启动,前期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包括回迁房的前期准备都已经完成,今年将投入9.2个亿,建设主干路网和部分支线路网,建设27万平方米回迁房。李克强详细询问了棚户区的面积、形成的原因、基础设施现状、改造资金的来源以及全自治区和赤峰市的棚户区改造情况。

走出崎岖狭窄的小巷,居民们围上来。李克强一边和大家握手一边说:“大家的房子都不结实,不光是怕进水,还怕被泡了、倒了。你们有没有改造的想法?愿不愿意改造?”周围的群众一齐说:“有!愿意!盼望政府早日改造。”李克强抬高嗓音说,“我们很体谅你们的困难、疾苦。你们的窘境和期盼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政府会和大家一起努力,下决心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国家今年将进一步增加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模,各地要确保建设进度,注重设施配套和公平分配,为群众住有所居等基本民生托好底。希望我下次再来时,你们已经住上新房了,我要到你们新家去看看!”

在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村卫生所,李克强边查看医疗设施,边询问两位父子村医:开药加价吗?收不收服务费?国家津贴够生活吗?李克强说,你们让乡亲们不出村就看上病,地方近、花钱少,按群众的话说是方便实惠,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卫士。诊所虽然小,却解决了大问题!

28日上午,李克强来到翁牛特旗政务服务中心考察。他向地税、工商、民政、户籍等窗口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勉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把服务工作做好。李克强对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市场有巨大的潜力,老百姓当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我们要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推动民生改善,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28日下午,久旱的喀喇沁旗迎来今年的第一场春雨。牵挂着春耕墒情的李克强,冒雨来到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种植基地。

近年来,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6.5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多,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25万亩,形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的中蒙药材种植基地和流通集散地,年产值近30亿元,全镇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中蒙药材产业。

踩着泥泞的地垄,李克强抄起铁锹翻起泥土,蹲下身子抓起土块仔细察看。他说,要抢抓农时春耕备耕,争取今年再获好收成。农业是基础,农民是顶梁柱,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适应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多渠道保障农产品供应,使13亿中国人不仅吃饱还要吃好。

闻问皆民生,俯仰总关情。一路轻车简从,一路亲民务实,一路深情寄语。两天的密集行程中,李克强总理的殷殷牵挂和谆谆嘱咐,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温暖着2500万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心田。

责任编辑:王 丹

猜你喜欢
赤峰市棚户区药材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阳光照进棚户区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萦环回绕 气韵生动
美国兴起“棚户区”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