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玲
【摘要】当前,活力课堂、智慧课堂等说法言人人殊,但是其目的和指向都非常的一致,那就是有效。而合理地切割课时,安排好课时内容,是取得有效课堂的最基本保证。本文拟从“课文重点—情感发展—学情实际”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合理切割课时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时切割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20-02
“黄金分割”一词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这里所指的“黄金分割”是从本义引申开来,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一篇课文进行合理的课时切割,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课时效益。
新课标指出:课时的划分,要着眼于全文,着眼于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着眼于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密度。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体现层次,循序渐进。当然,由于课文篇幅的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的不同,老师们很难能够科学地进行课时切割。那么,黄金分割点如何确定更加完美,课时如何切割更趋合理呢?
一、依课文重点来切割
课文中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或凝聚着作者的情感……这一重要的信息还有助于我们找到切割课时的最佳点。起到提纲挈领,串联全文,教活整篇课文的作用。
《中彩那天》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细读文本,有了惊喜的发现。《中彩那天》充满了“矛盾性”, “得到”与“失去”的矛盾, “富有”与“贫穷”的矛盾,“正常”与“不正常”的矛盾,“说”与“不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冲突又集合在“道德难题”这一课文重点上。如果从“道德难题”展开,学生则能很快进入父亲矛盾的内心世界,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矛盾、可敬的父亲,如此一来,父亲的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起来,真切起来。
根据以上思考,我这样划分课时内容: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道德难题”指什么,体会“道德难题”难在何处。这为的是从侧面来提升奔驰轿车对父亲的诱惑力,对我家的重要性。第二课时主要围绕“道德难题”为什么能解决来展开。使学生在留车理由很充足的基础上对父亲内心的矛盾有更丰满、更感性的认知,并从“道德难题”解决后的幸福感中去体会更深层的东西。
这样围绕“道德难题”切割课时,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在情感及逻辑上有一种层层递进的效果。
二、依情感发展来切割
韩愈说:“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每一篇文章都是情感的载体,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再加上文章篇幅较长,该如何安排课时内容?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我从作者的角度,也就是从女儿李星华的角度进入文本。在一遍又一遍与文本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首先,李大釗是孩子眼中的好父亲,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他是平凡的、可亲的。可他对待革命工作高度负责,面对敌人的野蛮暴行,毫不动摇、坚贞不屈,他又是不平凡的。如此依情感发展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集中”,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超越,有效地避免了情节分析。
第一课时,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后,以“在作者李星华眼中,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李大钊作为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内心世界。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走进李大钊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深入李大钊作为一个伟大的战士的内心世界。这样安排课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浅层感知达到了深层理解:李大钊不仅是一个可敬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这样的课时切割,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又使课文教学在减少说教意味的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真是一举三得。
三、依学情实际来切割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里的“彼”指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状况。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深入了解学情、用心解读学情,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切割教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虽然各年段教学目标不同,课时重点也不一样,但每一课时都有着各自的“责任田”。我们语文老师只有细读文本,深入钻研教材,才能找到最佳的课时切割点,合理地安排课时内容;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参考文献:
[1]宋平沙.《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评论,2005年
[2]陈霞.《小学语文课时安排管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10年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乐萌.《把握课时特点合理安排课时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