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玲 郭中华
书法作品的品位是评价具体作品艺术价值内涵的等级标准。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出能品、妙品、神品三分法,清人包世臣对其阐述如下:
“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简而论之,法有所依,运用精熟,就是能品。它昭显人以功力,而缺少的是个性和审美意蕴。“能品”使人联想到循规蹈矩的塾师学子,或秩序井然的仪仗队。钟绍京楷书和孙过庭草书可列为此类。
“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以“精”、“奇”、“险”为妙品的基本特点,就是说作品的功力深厚而又能灵活多变,巧于布置,运用技法精熟,善于造险、善于破险,于结体篇章每有出人意料的匠心,虽以法胜而又不伤书意。这些作品能使人联想起奇境迭出的杂技表演,或令人目不暇接的景泰蓝制品。欧阳询行书和柳公权楷书当会对其中妙趣有更深的理解。
“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张怀瓘评由他列为神品的王羲之书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强调作品的笔墨如从心中自然流出,全无法度的矜持和造作。“从心所欲不逾矩”,它遵法则而了无痕迹,处处平淡无奇,无视觉的强烈冲击,似无惊人之笔,却往往让人意犹未尽。此类作品常使人想起历经世路、心境平静、淡泊旷达的智者。王羲之行书和颜真卿当可列为神品。
与书法品位异曲同工,紫砂意韵从内涵上亦可分为能品、妙品、神品三种境界:
紫砂能品主要体现出“功”。这类作品做工严谨,出水流畅,壶体部局工整,款落大方,明针细腻,或外加之刻文绘画、描金嵌银等修饰,严格循规古法师训。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很多名家紫砂壶可属此类,市场价值主要随工艺师本人的职称级别高低和市场认知度而论。此类名家壶均可以称之为好壶,为多数技能型的紫砂爱好者所欣赏和把玩,但较欠缺气韵和意境,难以给人抽象遐想的空间。
紫砂妙品体现出“韵”。这类作品主要体现在气韵非凡,妙不可言,既遵循古法却又匠心独具。作者需有独到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自身风格,经过深思熟虑,精巧设计,惟有数十年的功底酝酿沉淀方可垂成。如朱可心大师的报春壶,蒋蓉的荷花青蛙和芒果,周桂珍的扭竹提梁,王小龙的龙头一捆竹、梅花周盘等,都具此意韵,作品绝妙之处自可意会不可言传。
紫砂神品需有“意”。这类作品遒丽天成,巧夺天工,简和平静,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臆想遐思,余味绵绵。透过作品的形象层,把握作品的整体节奏感和内蕴,能够与宇宙、自然、人生等哲理相共鸣!如顾景舟的雨露天星和提壁壶,汪寅仙的曲壶,高丽君的三花烂漫,王寅春的孤品高瓜等,分别流淌出音律美、思律美、线律美、诗律美、气律美,阐释了这五种美的最高意境!
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作品被称为“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该壶由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于1988年,制成后即参加香港紫砂展览,为当代紫砂茗壶旷世之作。顾景舟作品精湛绝伦,晚年每年制造一两把茶壶,极为珍贵,后与韩美林合作制壶,将诗、书、画、篆、艺、烧集于一身。此壶刻有篆字“两三点云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远观此壶,仿佛飞鸟于天。
本人臆评:雨露天星汲取浩瀚苍穹之精华,仿佛沉醉在鸟语花香中,一片盎然生机。仿佛一只展翅的海鸥,正翱翔于蓝天、白云、碧海之间,刚刚被春雨洗涤后的空气散发出泥土的气息,明澈清香,海鸥翅膀上还残余几滴被雨水溅上的泥点,可聆听大自然演奏着最美妙和谐的天籁之音,可谓音律美!
该壶身作扁圆柱形,近底微外撇,折收成圆底,浅挖足。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壶嘴从壶腹下部伸出,造型线直中寓圆、柔中见刚,工艺十分精湛。
由顾景舟精心设计(高庄共同参与设计)、精心制作、精心修改的“国之瑰宝”提璧壶,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耗费时间最长、制作工艺最精湛的经典代表作。提璧壶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为当代紫砂壶艺术珍品。吴山先生编著的《中国紫砂辞典》中如是论断:“因壶作提梁,盖面似古代玉璧,故取名‘提璧壶’。色泽紫中泛红。提璧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每根线的起始与消失,每一边线的转折,每一结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经过刻意经营。壶盖严密合缝,壶纽大小得体,壶嘴舒出自然,提梁贯气有力,壶身雍容大度,壶底稳妥安适。整个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于一体,五美齐备,神气韵皆具,堪称壶中一绝。”此作不仅是顾景舟精湛技艺的表现,而且融合了高庄的艺术风貌和精神风韵,成为顾氏的重要代表作。
本人臆评:顾老的提璧壶荡气回肠,悠扬震撼,诠释了宇宙和大自然演化过程中各种生命交织辉映、相互影响的哲理与力量,更可感悟宇宙大爆炸后的137亿年过程中,能量与物质的相互演化转变。此壶蕴育了无穷无尽的能量,凝聚着人类几万年与大自然抗争中逐步积蓄的哲学思想,可谓思律美!
“曲壶”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于1990年设计,突破了紫砂壶艺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作品的形象来源于蜗牛的栩栩生态,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壶身与壶嘴、壶鋬结合,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动,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本人臆评:曲壶凝思深邃,仿佛时间与思维同时停滞,以线律美演绎着大自然生命轮回循环之哲理!
高丽君的三花烂漫,也作山花烂漫。此壶艺术构思理念处处体现“三”的元素,隐含了对王寅春、朱可心、蒋蓉三位老恩师的敬意与怀念:(1)集筋纹器、仿真象形器、花器于一体;(2)采用深沉似水的优质紫泥、龙君朱泥、本山绿泥三种泥料;(3)壶体型如茶果,壶把和壶嘴型如茶枝,傲骨清风,铿锵劲拔,壶盖塑三朵茶花,艳而不媚,秀丽淡雅。
从高丽君老师作品风格中可以看出一位女性热爱生活、对大自然景物的体察入微,透出一股细腻、逼真、清新、自然的气息。她素以花塑器见长,仿真象形器作品,其造型有一种雍容大度的气势,形态富有神韵、清丽怡人,朴雅深邃。
此壶可谓达到“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意境,外观形象看似平淡无奇,透过作品节律却让人意犹未尽,余味绵绵。看上去宛如深秋时节,万物寂籁,多少千古英雄人物已随滚滚江水流逝;又如夜幕下遥望江面,唯有三朵茶花在红尘中烂漫绽放,更可臆想提灯归来的仙子在江雾中踏浪行歌,翩翩起舞!特为此壶意境赋诗如下:
秋望
十里长堤易水寒,百柳垂哭雁思迁。千帆离畔风流尽,万家渔火灯熄岸。回眸相望江心处,山花烂漫云雾间,踏浪寻歌三百里,疑是仙子舞翩翩!
此壶是文人与艺人合作的产物。江苏著名画家亚明曾在江苏宜兴分水乡体验生活,他酷爱紫砂工艺,遂与紫砂艺人王寅春老师合作了一件“亚明方壶”和这件“高瓜型壶”。“瓜”型本不起眼,二位名家“遐想妙得”之后,借它创造了一件艺术品。真可谓:点土成金,别有会心。(摘自顾景舟编撰《宜兴紫砂珍赏》)
有壶友对孤品高瓜的气律美评论如下——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