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90后高中生中扮演好班主任角色

2014-07-19 00:56欧卫强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智育灌输纪律

欧卫强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在1995年之后出生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心理承受力弱,价值观多元化,功利性行为增多,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等。我们且不讨论这些特点的“来源”,我们探讨的是:高中班主任尤其是高一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建立班风优、学风浓的班集体。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学生思想的引导者

高中起始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的重要的一环是要知道和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主流。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在开学第一课上,笔者所灌输的理念是“理解和成熟”。所谓“理解”,即能理解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的言行,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批评教育。所谓“成熟”,是要学生全方位地“成长”,不仅仅指身体上的成熟,而且是指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看法等都要有质的提升。

高中学习需要自觉和主动,对此,笔者所灌输的理念是:“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是你们通过拼搏换来的。”笔者和学生签订了《自主学习承诺书》,让学生明确是自己要学习,把自愿学习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埋下伏笔。

在考试前期,笔者所灌输的思想是:“不能指望教师复习,自己要早做准备。”高一学生大多不会复习,考前指望教师帮复习、划重点。笔者通过考前思想的灌输让学生提前进入复习状态,与此同时加以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样学生复习效率提高了,复习的热情也提升了。在考后的反思中,笔者灌输的理念是:“成功者,表扬先进,强化危机意识;失败者,分析失败原因,行方法的指引,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重新激发斗志。”

以上是笔者在不同时期,对学生理念和思想的引导。除此之外,笔者也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机会。如在“早恋”问题上,给女学生灌输的思想是:“你是主导者,只要坚持立场,任何‘暴风雨也不能打开心灵之门。”

笔者认为班主任对班级要有预判性,对将要出现的事件和问题要有预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在“事之前”,而不是在“事之后”。

二、学生行为的规范者

有句话是“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好习惯将受益三年,赢得高考”。高一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年,针对90后学生张扬个性、自我中心、缺乏团队意识不强等问题,班主任对待细节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精神将影响学生。笔者非常重视第一个月行为规范的养成,明确相关制度,树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东山高级中学一日常规》以及《班级公约》的权威性,让学生心中有制度,在行为中贯彻制度。在此过程中,笔者时常对学生予以指导,做到要求具体明确,这样更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良好班风和学风形成的关键是纪律约束,良好的纪律养成了,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习惯。因此,在开学初,笔者会花很大的功夫做以下工作:制定班级纪律细则;强化班干部队伍的纪律观念;坚持各个时间段的巡查;表扬先进,教育落后;班长与值日班长考核制。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

另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强,若教师一味强调常规管理的纪律性,容易形成师生对立的尴尬局面。教师除了管理,还要学会倾听,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智育工作的组织者

高中生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其特殊地位决定了智育工作才是班级工作的重心。学生是智育的主体,这种地位决定了班主任在智育工作中主要起辅助与引导的作用。笔者认为,班主任的角色是在引导与约束之间,长辈和朋友之间,时近时远,时亲近时严肃。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班主任要及时转化角色,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学习形式的组织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上,从而妥善地解决好智育工作。

刚开学一个月,笔者发现学生很不适应高中的生活节奏,“坐不住,易分心”,自习时间不将精力放在作业和复习上,取而代之的是讲话、吃东西或者是带违反校规的物品等。对此,笔者较为“头疼”,几次强调后,纪律仍无起色。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网上看到有些学校的班会课上开展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应考研讨会等活动,深受启发,于是结合班级情况,组织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纪律大考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笔者发现学生纪律观念强了,学习主动性高了,作业的质量也有明显好转,在随后的考试中,有几门学科的成绩跃居年级的前列。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学习组织形式方面要不断追求新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为学生创造和谐、浓烈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班主任作为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和规划者,其中心工作是要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班主任务必要正确、合理地定位自身的角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工作上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做得有声有色,也不是按部就班就能尽善尽美。班主任只有正确地定位角色,在各个环节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建立班风优、学风浓的优秀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肖川.成为有思想的教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万祥,席永梅.破解班主任难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郑学志.班主任工作招招鲜[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智育灌输纪律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纪律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也要注意一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