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2014-07-19 19:32王立勇程远义张英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锅庄民族传统

王立勇+程远义+张英

摘要锅庄舞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开发,相比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课程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群众基础广泛、内容丰富性强、娱乐性较强、身心锻炼价值较高;动作入门简单,易于普及;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便于组织教学;内容创新空间大;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同时,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分析其优势的存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锅庄舞,为其在学校体育中的进一步开展作一定参考。

关键词锅庄舞学校体育课程优势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及经济价值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一的锅庄舞文化正逐渐进入校园体育文化阵营,她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以燎原之势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进入各民族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然而,在西方体育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似乎还显得羸弱。为保护和传承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探讨将锅庄作为民族特色课程引入学校体育所具备的条件和优势进行分析,进而对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锅庄舞的历史由来

锅庄舞在藏语中称“卓”舞,汉语称“锅庄”,“锅庄”就是“圆圈”歌舞的意思。主要在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以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地区。据史料记载和藏学专家的推论,锅庄的起源可上溯到公元七世纪之前,早期与西藏的奴隶社会时期的猛士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锅庄舞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在2006年6月7日进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三、对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一)锅庄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锅庄舞以独特的地域风情和良好的锻炼健身价值,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场地、参加人数不受限制,因此,锅庄舞不仅在藏族地区广泛开展,近年来在西北地区一些城市如兰州、西宁、格尔木、酒泉、张掖、定西、宝鸡、成都等地区或只要有藏族同胞存在的非藏族区也逐步流行起来。

锅庄舞在民族地区及各地各级学校都有比较广泛地开展。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及电话咨询了解到,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师大、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各地区许多高等院校都有锅庄活动的开展;到2007年,西宁市所辖四区三县的中小学已全部开展了锅庄活动[2]。有记者从西藏教育厅获悉,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将广泛探索适应高原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和活动形式,将民族锅庄舞、校园集体舞等融入学校体育活动;四川金川县马奈乡已把锅庄舞纳入学校课程,编撰专门教材,学习这门传统技艺已成为当地学生的一门必修课[3]。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锅庄舞在学校、社区等地方都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从锅庄舞的动作特点分析其健身娱乐优势

锅庄舞有显著的民族传统性、整体艺术性和大众娱乐性。在跟着音乐节拍跳动的过程中,不但愉悦了自己,音乐和舞姿非常具有感染力,很容易吸引观众,引起共鸣。

锅庄舞的动作类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节奏较为缓慢:舞姿优美、舒展;另一种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4]。因此,动作节奏上既有有氧运动成分也有无氧运动成分,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锅庄舞在动作形态上,有上身的前俯后拧、下肢的前靠后蹲,双膝下颤、开关胯部以及双脚点踏、小腿内外划圈、前后悠动,身体各环节有节奏、有规律的变化。既有身体运动幅度大的跨、跳,也有相对幅度较小的小跳、碎步,还有立、走、跑、转、蹲、的变化和髋关节、四肢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运动[5]。锅庄舞的教学和练习在羌藏民歌的伴奏下进行,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动作的节奏、速度和强度的变化,促使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在进行练习时需要全身各部分肌肉的协调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这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素质、协调性、柔韧性以及关节灵活性,培养良好的动作节奏感,而且对克服身体的不良姿势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练习可以提高人体机能,改善体质状况,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锅庄舞不像竞技体育如篮球、足球等那样具有激烈的对抗性,也不像现代体育舞蹈那样对练习者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它的动作组合和路线都相对简单,娱乐性较强,运动量适中,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较大的影响的同时,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伤害。

锅庄舞动作技术特点受时间和场地器材的影响不大,便于开展。一段音乐一块地便可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很多学校场地器材的不足;同时,参加的人数不管多少,人少可围成小圈,人多可围成大圈或者围成几个圆圈重叠的同心圆等,便于组织教学。

锅庄舞动作富于技术性、创造性。虽然从几岁的小孩就可以从事跳锅庄舞的运动,但是也有连跳锅庄舞高手终其一生亦无法突破的技术,即使再怎么研究,仍有许多尚未发现的技术存在。因此,锅庄舞动作技术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三)锅庄舞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是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紧密地衔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连续性,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意识习惯和能力,树立健康第一观念的重要环节。现实中,学校体育课的内容仍然主要沿袭传统的西方现代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受场地器材限制较多,练习方法的单一性和重复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基于锅庄舞的广泛开展,它能很好地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以及走向社会成为全民健身的骨干分子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优势作用,是实现终身体育的良好途径。

(四)从传统社会功能探讨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优势

1.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6]。因此,中华文化的复兴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锅庄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中华文化复兴的责任和使命。锅庄舞的舞蹈语汇极其丰富,它融合了藏区先民们创造的原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原始文化内涵,具备了较多的社会功能。它悠远的历史,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因此,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必须得以弘扬和传承。而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载体优势,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群体认知作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在文化传承方面,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课程尤为不足,因此,锅庄舞承载着中华文化复兴的重任,学校体育应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开发以锅庄舞为重要内容的体育课程。

2.锅庄舞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

锅庄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民间舞蹈,在古代是部落号召力的一种体现,是民族团结友爱和互助的体现;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具有很强的凝聚力[7]。它强调共同协作、共同感受、注重和谐、营造团体气氛。由于舞蹈动作的需要,参与者围成圆圈,或手拉手,或相互之间用手搭在肩上、或腰间。通过这些舞蹈动作或肢体语言加强彼此的交流,使自己得到社会承认,从而强调自己的群体性和归属感。

锅庄舞的活动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通过校园锅庄舞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对增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日益重视,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为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由于锅庄舞编排合理、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群众基础好、运动量适中等优点,能使其迅速成为满足群众全民健身需求的特色体育项目。

2002年8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国家对高校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中明确指出,在确定体育课程内容时,要注重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体育课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的特点。锅庄舞作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又能愉悦身心,激发兴趣,社会群体基础广泛。高校应承担起发展和发扬锅庄舞的历史使命,以推广以和提高群体的锻炼意识和锻炼思维为己任。

因此,在相关行政部门和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领下,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将应运而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结论

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把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进行开发。其相比传统的学校体育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一)锅庄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动作特点和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和愉悦身心

(二)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三)可更好地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锅庄舞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同时,学校体育为锅庄舞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锅庄舞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巨大的优势;而锅庄舞在学校体育的开展打破西方传统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校体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DFWH010-4。

参考文献:

[1] 黄优强.藏族锅庄舞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2).

[2]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7-11/22/content_7128968.htm.

[3] http://ent.25xz.com/kb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4.

[4] http://www.tibet3.com/tibetcul/content/2009-06/15/content_53324.htm.

[5] 刘伟,秀花.藏羌锅庄对民族地区高师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73-74.

[6] 王京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上)[J].中国文化报.2012(7).

[7] 达尼•俄玛塔.浅析嘉绒锅庄舞的社会功能及现实意义[J].嘉绒文化研究.2011(12).

猜你喜欢
锅庄民族传统
口述史视域下的乡城锅庄研究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