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型研究

2014-07-19 17:22王忠伟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技击价值体系太极拳

王忠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史学的方法,通过对太极拳理论研究的总结,把太极拳价值体系的演变分为明末清初的形成期、民国时期的初步转型期、现代价值体系的初步探索与初步形成期几个方面,认为当前太极拳的价值体系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太极拳价值体系现代转型

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从产生、发展至形成完整的体系,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太极拳“理根太极”,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兼收并蓄道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于《易经》核心价值理念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缩影,其价值取向也随文化的兴衰而跌宕,随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一、明末清初太极拳价值体系的形成

明末清初是中国武术各门各派悉数完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太极拳也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理论和技术内涵。为什么武术拳种或流派在这个时期定型了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明王朝的灭亡改变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认同;二是军事斗争使得数以万计的将领和士兵化整为零,客观上促进了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直接导致了太极拳理论和运动方式的形成。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统治并没有给太极拳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相反,却被当作一种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加以限制,经济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双重挤压更加缩小了太极拳的发展空间,成为两股控制和左右太极拳发展的外部力量,太极拳在艰难的环境中摸索着前行。

杨露禅之前太极拳这一拳种还称之为“绵拳”、“柔拳”,但这一时期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已经成熟,由于受到社会条件的局限,太极拳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其价值取向只能定位于对内安身立命,对外建功。陈王庭作为保镖行走江湖,陈长兴作为拳师看家护院,突出了其作为格斗术技击的功能。陈王廷以武技为价值取向、强调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的思想,突出地反映在他的拳论著作中,并为陈氏后人所继承,陈长兴以武技为价值取向更是开启了太极拳向外传播的先河。整个清朝近300年的时间,太极拳都在缓慢而谨慎地发展着,传播理念的解放虽然促使了六大门派的形成,但其价值取向并没有发生变化。

二、太极拳价值体系的初步转型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针对社会的剧烈震荡和外敌入侵,有识之士提出了强国强种的口号,国术馆应运而生,他们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精髓,并在兵式体操中进行尝试,为太极拳运动方式的改良和理论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响应政府的号召和抵御列强的需要,太极拳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强身健体和技击并行发展的局面。而理论研究和著作开始公开发行,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太极拳发挥了助推作用,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出现了一次良好的态势。但由于当时国际战争频繁、国内军阀混战,太极拳的发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价值体系的转变并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依然停留在初创时期的观点上。

三、太极拳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型

(一)现代太极拳价值体系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政治运动和发展经济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主旋律。太极拳作为一个民族体育项目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家体委重视,太极拳的现代化转型真正拉开了序幕。

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1954年在国家体育运动司的主持下,会聚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同时还修订了太极拳、剑和推手法,这是第一次由政府出面对太极拳的推广进行战略制定;1958年,国家体委又组织编订了《武术竞赛规则》,将太极拳列为武术比赛项目之一,随后又将太极拳剑编入体育学院的《武术》教材,成为全国各体育院校武术课的必修内容。从此,太极拳告别了“单腿走路”的自由发展模式,迎来了民间发展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新局面,太极拳的价值取向由一种技艺的传承上升为提高国民素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来。

1959年10月1日,周总理会见日本自民党顾问松村谦一时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学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修生养性。松村先生即渴求学练,后由国家体委指派专家李天骥给松村传授24式太极拳,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极拳正式传入日本之始。时隔20年后,1978年11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的邓小平应日本友人邀请,亲笔题写“太极拳好”。两代国家领导人对太极拳的肯定和支持,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心声,更是太极拳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现代太极拳价值体系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太极拳也走向了规范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跨学科研究也在进行,科学解秘正在加强,技术改良方兴未艾,社会推广如火如荼。太极拳的推广,正好适应现代工作节奏紧张的人群,和中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太极拳成了街头公园、健身场地千百万群众的主要健身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太极拳的价值体系进一步向着健身、养生、技击、娱乐、保健等多元的价值体系转变,在这种价值的引导下,如今太极拳不仅有众多的老年人参与群体,许多青少年、中年等也把其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祥全.现代武术史[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7:36.

[2]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367.

猜你喜欢
技击价值体系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