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奎忠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要很多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在逐渐下降,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需要教高校教育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此,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接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体质健康影响因素高等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逐年下降,我们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深刻的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所在。通过宣传教育,我们要使大学生们多途径地学习健身的知识,从而培养起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更加科学的锻炼和运动方法,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这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众所周知,每天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锻炼意识的养成对一个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很多大学生觉得自己年富力强,所以很容易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对健康的追求。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如雨后竹笋遍布校园内外,甚至潜入学生宿舍之中。我们不可否认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以及便利的条件,然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生,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沉迷网络游戏而无可自拔,这对他们的体制健康状况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因素
在决定学生对体育态度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提供的体育条件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器材设施或运动场地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其次,在体育课程的开设上,很多高校只是面向大一、大二层次的学生开设,大三、大四只能在课外进行自主活动或锻炼,而学校由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这就造成了学生体育活动量的不断下降。再者,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表面上虽然有很多,足球、篮球、羽毛球、棒球、乒乓球、田径、体育舞蹈等样样尽有,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没有达到要求,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社会因素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人们在关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对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却在下降。尤其是在大学扩招之后,高学历人才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综合素质却在逐渐下降,这就导致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择业困难越来越大,使就业压力愈加严峻。对此,部分学生会选择考研考博这一条路,为了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会把所有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更加没有多余的时间供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就使他们的健康水平日趋下降。
二、改善大学生体质的健康策略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使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更加普及化、大众化,真正热爱体育运动,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改革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不断调整,依据同学们体质健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使大学生们得体质健康评价机制趋于完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对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进行调整,使同学们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作为高校体育老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非常关键。老师们应该在保证体育课堂上运动负荷适度的同时,加强培养同学们的终生锻炼意识和持久锻炼的体育理念。
(二)开设俱乐部,使大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体育文化,体育俱乐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拓展,是我们体育文明发展的关键过程。但是,针对体育俱乐部,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开设合适的试点,避免盲目性,这样可以让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学生自主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提高锻炼身体的热情。
(三)合理分配和使用体育场地与器材
一所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在2到4万之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体育场却只有两三个,器材也少的可怜,远远满足不了同学们的需要,这是中国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状况。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同学们的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体育健身事业发展中的老大难。为了改善体育场地和器材缺少的状况,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首先,要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率,对这些硬件设施进行合理地安排和使用。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将具体的使用时间划分开,依据实际情况将使用时间具体分配给各个院系,院系再具体分配给各个年级和班级。同时,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立俱乐部,并根据俱乐部中的使用时间模式分配硬件设施。
其次,要延长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时间。针对这一点,各个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在体育场地上及周边安装节能灯等照明设施,使同学们获得更长的体育锻炼时间。
再次,要增加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适当扩大体育场地,利用校园现有的条件,尽量多地安装临时羽毛球网、网球网、乒乓球台、休闲健身器材等体育锻炼设施,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同时享受体育锻炼的快乐。
三、结语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寻求更多的宣传教育措施,拓宽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途径和形式,增强他们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秦德平.大学生健康及其生活方式促进的优势因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2] 陈晖,卢言瑶,马海燕.浙江省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