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杨
摘要:设计与形态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形态语言使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有了最基本的出发点,并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着多种语言的改变。设计艺术是具有强烈创新性的艺术活动,设计师必须坚守民族地域文化根基,认清现代设计艺术形态语言流变的丰富性,用开放和发展的观念和眼光来运用形态元素,使设计展现其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设计艺术;形态语言;影响因素;流变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艺术中的形态语言
设计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形态媒介来进行,其形态语言的基础元素不外乎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体元素和空间元素、色彩元素等等。对设计形态的研究应该有两个层面,“一层是形态表象的感性认识,主要针对形状、材料、肌理、色彩和点、线、面、体等设计元素组成的表现形式,是客观认识的反映,还有一层是观察构成形态美感的形式法则,如比例与尺寸、结构与功能、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平衡与对称、主从与重点、过渡与传递、融合与连通、节奏与韵律等,这是人们主观认识的反映,是人们审美经验的总结。”①点元素是最基础的形态单元,无论其大小、方圆、厚薄、位置都具有强烈的聚集力和生命力,在视觉效应上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线元素产生长短、横竖、曲直等形态,并给人以动静、强弱、软硬等感受,从而产生欢快、舒展、刚毅、温润等美感。面元素的形态有曲面、直面、波浪面、折面等等,它们可能是规则的几何形态,也可能是偶发的不规则面,它们形态都暗含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暗示和信息表达,给人以辽阔、激荡、秩序等形式美感。体元素建构了空间的形态样式。有规则的几何形态如球、立方、柱、锥等等,有不规则的偶发体,往往给人以坚实、分量、沉稳等形式美感。此外,色彩、肌理等元素都会给人丰富的心灵感应。原态形态是没有经过人为处理的形态,后加工形态是对原态形态的加工处理,提炼出人类对美的追求。设计与形态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形态使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有了最基本的出发点,设计作为现代人类具有强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必须用开放和发展的观念来运用形态元素。
二、现代设计艺术形态语言的影响因素及其流变
设计师所创造的形态是人为形态,“人为形态是人类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印刻着人类文明烙印的形态,表现出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无论何种人造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受时代的生产力、审美趋向、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②由于现代设计艺术身处科技、艺术观念和文化理念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之中,设计形态语言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形态演变。
首先,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超想象的数字化形态语言的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参与对形态语言的创意和呈现,不仅使设计方式和手段更加有效、便捷,而且应用软件对形态语言的处理更加独特。20世纪60年代开始,数字图形便成为艺术研究的重要载体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图形逐步渗透到设计艺术的方方面面,进而完善的数字图形技术和计算机个人平台被广泛运用,数字形态语言在设计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个人计算机操作平台功能空前提升,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更加兼容和高速快捷,各种人性化、易操作的辅助工具被广泛地运用到二维、三维等数字媒体的形态设计中。在硬件得到快速提升的同时,各种形态绘制软件不断被研发,并得到快速升级。其使得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得到快速、逼真的展现,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形态效果,使设计形态语言有了独特的形式流变。“设计美的实践者正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工艺中发现抽象的形式美,正是通过种种设计产品的形式结构规律的发现和把握,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力量,进而呈现为技术美和设计美。”③当下设计领域从二维空间到多维空间,从静止到运动等设计的方方面面都无法脱离数字技术形态语言。
其次,符号化的形态语言形成。“元素符号在现代设计受到如此青睐,源于人们对精神于文化的渴望,是文明进步与商业成熟的体现,识别性符号已不仅仅只是以外在视觉形象来哗众取宠,而更应主动巧妙地承担起传播主题内涵的任务。”④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够对视觉形态进行图像化处理,从而进行符号化的归纳和整理以达到心理的特定感应。符号化设计从自然生活中汲取了形态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归纳整合,并为设计艺术服务,最终在人们需求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得到完美的实现。在当下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符号化形态传达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复杂。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就是一种符号化的创意思维进程,经历着对形态元素的筛选、解构、整合等一系列的创意过程。因此,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说,设计师就是以符号化思维进行人性化创造,将符号化的构建方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设计的构思和表现通过形态语言的符号化特征刺激人们的心理,并产生期待的设计效应。设计艺术的形态语言从自然形态的简单再现性运用逐步发展到艺术性形态、符号化形态,是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形态渐进过程。现代符号化的形态设计使设计艺术的信息传递量更大,内容更丰富,速度更快,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精神享受。
再次,抽象性的形态语言产生,艺术家强调形态语言的内在精神的感悟与表现,原本用于表现自然性形象的形态元素,一条线、一个点、一块面已经不是原先塑像意义的经验所能解读的了。抽象形态元素被艺术家精心组织构建出更具情感意味和深刻的思想观念。它脱离了形象因素的禁锢,充分发挥形态元素自身的表现力,调动色彩的迷幻与张扬、对比与和谐,发挥点、线、面的流动与静止、长短与大小、曲与直、藏与露等变化,促发受众无尽的情感共鸣和情绪牵领。抽象形态语言形态简约、直接,同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以及玄妙独具的审美意味。其消除了形象的辨识要求,使抽象形态语言的信息传达更加简洁明炼,可以让观赏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美的享受,丰富的想象力不会被羁绊。在设计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设计家学习抽象艺术的形态形式语言方式,在形态无尽的抽象的变化中,摒弃传统的表现方式,运用抽象化的设计形态给人们无限的艺术意境和共鸣。抽象形态的艺术意境是通过具有生命力的律动形式进行情感空间的构建,以达到意境空间的艺术构成,从而表达设计师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诉求,并使受众得到神奇、迷幻的审美意境享受和多样的视觉想象。
此外,民族地域形态语言的追求,本土地域形态语言是以自身独特的生存渊源、文化内涵、繁衍域境和民间艺术等综合元素为根本,进而完成的本土视觉形态形式的形成。中国的本土设计艺术领域需要建构自己的设计形态语言及其理论,本土设计艺术理念的传递必须以地域的设计艺术形态语言为载体,得心应手的本土设计形态语言符合民族信息传达习惯,并能准确传达本土设计师的艺术取向,是设计师创意设计的正确探寻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设计师把本土形态语言的发掘作为己任,以本土形态语言的运用为前导,在设计中不断丰富设计语言,使本土设计形态语言与时俱进,成为本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当下国际设计界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语言和更加睿智、多样的想象空间。本土形态语言具有恰当、直接、生动的艺术魅力,它可以巧妙地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并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设计艺术的服务对象是人本身,是具有一定文化和地域烙印的人,全球化并没有消解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个性,本土设计师正是以民族地域文化为根基,坚守着自己设计的独特文化魅力。
三、艺术设计形态语言准确性的把握
设计艺术的创意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就在于设计形态语言的准确把握,设计语言应突出其强烈的人性化、合理性和大众性,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展现设计艺术高、新、准的艺术魅力,并参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环保、生态和绿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完善和构建。设计艺术形态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遵循艺术审美的需求,更应有一定的形式构建风格与创新,设计创新的要求是设计形态元素的新奇组合的根源,恰当的设计形态语言完成了设计作品的创新,并以设计作品为载体。要准确把握设计形态语言就必须理解人类视觉艺术形象感知的规律,随着人类对于社会生活感悟的不断变化,设计艺术的表达内容将产生变化和更新,同样,设计艺术的形态语言形式也必然会随之有新的演变和突破,以适应人类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递。现代社会中,设计艺术形态在早期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形成风格各异的设计形态语言风格,凝练成为具有思想感情的传达方式,通过精心构建出其特殊的艺术特色。设计艺术形态语言的新奇会给受众迥异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应,从而达到设计师的设计目的。设计的服务目的和独特的形式美的艺术追求体现了设计艺术特有的价值,设计艺术的目的和形式效果必须有其自身的形态语言的支撑,恰当运用设计形态语言以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完美和谐发展。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艺术的形态语言的准确运用应该从设计的创意出发,把握设计形态的大方向,恰当表达出设计主旨的意向。设计内容是形态语言运用的另一个依据,设计内容的总体架构、各表现要素及技艺材料等环节都是不可忽略的方面。
毋庸置疑,设计艺术的形态语言是设计的重要因素,随科技、艺术观念及文化理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流变,形成了符合时代和人类思想情感需求的全新的形态方式。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师依据设计的创意方向、设计内容,巧妙运用恰当的设计形态语言形式,可以更好地完成设计目的,更好地为人类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责任编辑:帅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