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以前,我们都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兴趣。现在不但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曲教材,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供给幼儿发展这种潜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就歌曲的选材来说,既要选择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深受幼儿喜爱的儿童作品,如《小鸡出壳》这首歌的歌词诙谐幽默:“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毛茸茸呀胖乎乎,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跳出来……”幼儿初次接触这首歌时,就被它形象生动、富有韵味的歌词所吸引,产生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要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韵味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特别爱唱流行歌曲,而且唱得有模有样。像《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幼儿都会哼上几句。这些歌曲的确非常动听,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唱,但幼儿其实对歌词并不是很理解。受周围成人及媒体的影响幼儿会唱这些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因此,我经常利用晨间活动、课后休息、等待进餐等的时间为幼儿播放一些流行歌曲,在不经意间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就教师的范唱来讲,每首歌曲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情感和创作背景,它们或欢快激烈,或缓慢优美,如何让孩子感知到这些呢?
我认为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若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就会很自然地感染到身边的幼儿,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唱积极性。反之,就会在幼儿脑海中留下错误的概念,影响演唱效果。所以,教师的范唱一定要规范。
就歌唱的形式来说,歌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独唱、齐唱、领唱与齐唱、接唱、对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
例如:在歌曲《大马大马告诉我》中我采用领唱、接唱和对唱的方法。一方面,教师领唱“大马大马告诉我”,然后让全体幼儿接唱“艾格隆咚哟”,以此类推,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便于幼儿掌握歌词。另一方面,在孩子们掌握了歌词后,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又采用了对唱的方法进行演唱。这样既激发了幼儿歌唱的兴趣,又促进了幼儿整体歌唱水平的提高。
当然,我发现在歌唱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能力的退化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各个幼儿园都为每个年龄班配备了VCD、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大大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和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发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就是教师能力的退化,教师不再积极练习琴法、唱歌、舞蹈等基本的音乐素养,而是一味地依靠视频、音频等现成资料。
2.学唱前的铺垫不足
教师为了完成领导的考核任务,在幼儿没有倾听音乐,不理解歌曲内容的情况下,就已经被迫开始学唱歌曲,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给幼儿造成很大负担,大大降低了他们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们可以借助故事、情景表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景,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如:在教唱歌曲《卖报歌》时,我通过讲故事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再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这样,幼儿在听听、看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为更好地学唱歌曲打下了良好基础。
3.没有音乐伴奏,教师清唱教学
在歌唱教学活动时,教师不用音乐去引领孩子,而是采用清唱的方式教唱,这是非常错误的,清唱这种歌唱方法需要演唱者有较强的音乐素养和较高的演唱技巧,而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还没有达到这个能力。所以,这就可能会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孩子,应当予以制止。
4.没有前奏的引领,幼儿心理准备不足,影响演唱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简单说个“唱”字,然后直接让孩子跟音乐进行歌唱,前奏音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孩子们在没有认真倾听前奏音乐的情况下,突然听到指令就开始歌唱,心理准备不足,不能准确地按节奏演唱,影响歌唱效果,教师应重视前奏音乐,让幼儿学会倾听,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5.没有教师的教唱过程
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教唱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但有些教师往往忽略它,没有去认真地一句一句教给孩子怎样唱,只是让孩子不停地欣赏和听唱。甚至在有的教学活动中,孩子自始至终都没有从教师那里听到一次明确的教唱。
在幼儿园唱歌教学改革中,我始终从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让孩子在音乐的海洋自由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