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社会就业率低反思高等音乐教育改革

2014-07-17 22:05于洪浩
教育界·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就业率改革

于洪浩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这种社会现象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学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人才供方,在就业中所处的环境,以此探讨高等音乐教育改革方案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就业率 高等音乐教育 改革

一、供需双方的主体状况导致就业率低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致使大学生作为供方主体人数逐年增加,增存量急剧攀升。由于大学生源的扩大导致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下降、缺乏竞争力。音乐专业学生在这次扩招中也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招生数量的上升严重的超过了培养能力,致使教育资源更加紧张,人才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过高的期望值导致过于注重环境、待遇看不上基层单位和偏远的小城市,导致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和起点高的工作环境,而那些偏远的小城市则无人问津这种极端化现象。这种现象一年加一年的累计导致供方人数汇集从而加剧就业形势。

由于受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企业纷纷减员,政府机构也提倡机构精简,事业单位则更是下岗分流政策,致使社会需求量逐年下降。由于社会需求量的降低导致一些企业、机构重新建立企业制度,时间上的仓促致使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在择优录取上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在需求结构上,我国的音乐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带来的培养模式,大部分是理论性人才,而相对灵活的技术型人才比较少,还有一部分是可上可下的专业人才。当这样一种体制面对市场经济偏向经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时,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状况就难以胜任。为此针对于以上供需状况的现状不得不在教育体制上进行适应型改革。

二、新就业形势下的高等音乐教育改革

由于近年来的高校的扩大招生,办学规模不断增加,致使音乐专业学生比重过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就更大的加重的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为此,为了改变目前限制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势必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正确梳理学生就业能力与高等音乐教育改革成为高校教育发展之所在。

(一)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1.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就业市场需求方向转变,就业单位在聘用人才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学生除了保持现有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加强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此,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当前的教育方式是否和大学生的就业紧密相连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势必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式必然要应对就业市场人才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以就业需求为中心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作为首要任务。而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在授课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过度的重视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音乐专业应充分的考虑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式教育,拓宽培养人的知识结构、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专业人才,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大其他学科课程的比重,多开设能适应新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打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性。只有大胆地开设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课程,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变迁、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重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需要方向,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育委员会”,根据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信息反馈,重新设计音乐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培养,重新调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并且积极开展社会需求调查,根据市场的需求方向,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要来制定培养专业人才的原则发展学科建设。并且“教育委员会”机构应按照计划主动地开展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人员就业情况调查,构建专业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建立专业就业信息预警机制,根据社会需求走势和社会经济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在没有稳固的师资力量的保障前提下不要盲目的发展和建设学科,应保持现有专业的基础上实施专业结构调整,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培养的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模块,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新的就业理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专业设置成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技能课和其他相关课程为辅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 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广泛的涉猎综合知识的同时更加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加强。专业素质作为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在将来的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学校应在加强学生自身专业的同时要与社会接轨,提高自身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度。为此应增设一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给学生营造专业教育与就业技能相结合的氛围,拓展专业服务范围。在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同时要注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这必须要在学生的专业素质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此,作为大学生要想快速地融入社会,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进行角色的转变,而能最快的改变这一转变过程的只有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加速角色的转变。通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解社会状况、自身使命等。因此,只有在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才可以缩短从学生到就业人员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

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有三种:一、指在我国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方面的人员构成。二、指学院(系部)各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方面的人员构成(包括兼职教师)。三、指教师个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能力构成。所以针对高校发展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来说,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于发展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由于音乐专业有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点,那么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因此,学生在经过四年的专业训练后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展示和音乐教学两项基本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更为高超的技能展示能力和全面的音乐教学双重能力。而“双师型”教师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可以有效地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说培养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产物。针对于目前的就业率低下,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下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致使大量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目前的工作种类,继而纷纷转变择业方向。那么这样一种状况不仅仅会造成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有专业人才的损失,更加严重的是用人单位的择优录取原则加深的就业难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则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古语有云“解铃还需系铃人”,想要解决这种问题还是要专业教师来完成这项使命。教师作为“授业者”其自身的技能必须要有较高的造诣才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那么也就是说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能授予学生技能的音乐教学能力,也就是我们的“双师型”教师。以此才能帮助学生达到双向技能同时学习,使之可以游刃于“舞台”和“讲台。”为此,培养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可谓是改变目前学生就业状况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剂良药。

(三)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指专业的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目前多数的高校都有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下,还须从以下几方面作进一步调整。

1.建立科学的指导机构

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配备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化工作团队。要求就业指导人员要精通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素质。并且可以根据市场供需走势及时分析就业发展状况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研究,从中提高专业能力水平。

2.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要多方面的了解市场需求现状,系统的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在教材的编写上根据市场状况和应对措施科学合理的编写,内容既包含有专业知识,还应包括职业素质、生存技巧、心理素质等内容,并且有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讲授的就业中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就业制度及求职技巧等。

3.收集整理就业信息

建立毕业生求职信息库,设立专业人才储备制度。充分地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建立适合毕业生求职所需的信息库,为毕业生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整合社会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再就是组织大型的招聘会,就业指导人员根据学生专业方向邀请相关的用人单位协同开展就业服务,第一时间了解需求方和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努力抢占就业先机提高就业率。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毕业生要清楚的了解社会状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低姿态参与就业竞争,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挖掘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转变原有的狭隘的就业观,增强自立意识,正视现实状况。

结语

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人才保障。所以针对目前的就业情况,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又要符合毕业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展示,作为高校教师这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性问题。面对音乐专业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状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市场需求状况,认真的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针对现有状况调整培养模式,并正确地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为基础,广泛的涉猎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叶飞燕.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师专学报,2004(1).

[2] 贺亚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3] 房欲飞. 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江苏高教,2003(2).

猜你喜欢
就业率改革
改革之路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下降6.9% 巴西今年8月工业就业率同比下降6.9%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