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芬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穿插,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又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深,记得更牢,更能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追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讨穿插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穿插 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穿插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伴随教学主线有意识地引进与课文相关的某些知识内容,或有机地增加一些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有关的教学内容或活动片断,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延伸并深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技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穿插,可以使课堂化平庸为神奇,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学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和创造。穿插就像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根据穿插艺术运用目的、穿插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特点,通过几年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我认为,穿插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形式。
1.背景穿插,读深文本
文学作品离不开特定的生存时空和历史背景,对一些较为久远的、复杂的篇目,必须向学生交代当时特定的背景。根据阅读经验,阅读一篇文章,一般先读作品本身,当遇到不容易读懂的地方时,才会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帮助理解文章意思,弄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所以,穿插背景资料的时机就应该选择在对文章的内容和感情大致有了了解之后。如《地下森林断想》,学生在充分读了文章,对地下森林这一形象有个清晰的认识后,教师顺势提问:“作者张抗抗的写作目的难道就只是在歌颂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吗?你能说说她真正的目的吗?”这时教师出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境遇。这样,学生立即就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穿插可谓画龙点睛,达到了介绍背景资料的真正目的,即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的感情。不仅如此,这个背景穿插还自然地将学生引导到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中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思想烙印。真可谓一举两得:实在、有效。
2.知识穿插,读透文本
语文课堂不应是封闭、单一的,而应是一个形式开放、内容丰富的课堂。在教学中应能围绕主线,旁征博引,纵横迁移。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能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喜鹊兆喜,乌鸦示凶”,这两句谚语学生不明白原因。教师通过穿插告诉学生:喜鹊恶湿,晴则噪,鹊鸣是晴天征兆,古时省亲访友一般选择晴天,故有“鹊鸣兆人至”的观念产生。正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里相送》中祝英台说的:“喜鹊满枝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嗜好吞食腐臭动物,它与尸体有此种缘分,就形成了“鸦鸣兆人亡”的观念。如此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穿插,既道出了民间俗语的来龙去脉,又深入理解了基本原理,学生更信服了,同时增加了一些科普知识。
讲到《陈涉世家》中陈涉吴广为发动起义为什么要“鱼腹中书”、“篝火狐鸣”时,教师穿插《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记叙:元至正四年,黄河泛滥,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皇帝拨发修河工钱,但各级官员层层克扣,灾民苦不堪言。“当民工们挖到山东时,从河道下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睛石人,背部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工们突然发现,这正是他们在工地上传唱了几年的歌词。于是人心思动。”还可穿插《水浒传》中宋江用九天玄女一节、梁山石偈文一节,借神幻事点明招安的势所必然,不是人事而是神意。由此可见,在起义或招安之前,那些谋划者们总要搞点封建迷信,做一些舆论上的准备,让人确信天意如此,天命难违,以树立威信。虽然这些都是老把戏,但在当时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老百姓就吃这一套,就信那个理。分析《出师表》,为了使学生对“引喻失义”有透彻理解,教师可穿插与刘禅说话不得体有关的成语故事——乐不思蜀;从诸葛亮自称“愚”,穿插古人说话很注意谦虚,对别人非常注意礼貌,如“足下”、“令尊”、“家父”、“家慈”,等等,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将这些与课文相关的有趣的、较新鲜的、奇特的知识有机地融入课堂,通过多角度的穿插,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透过语文课看到了更广阔、更深刻的世界,从而获得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3.活动穿插,读活文本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学生活动,能调整教学节奏,挖掘学生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学习《核舟记》时,因文章中有较多的内容涉及空间位置和人物情态,所以教师可课前事先准备好高低不同的两个帽子、佛珠一串、核舟的简笔画、扇子一把等道具。教师先让学生自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活动场景和一个填图题,分别是苏、黄、佛印三人的位置及动作神态,两个舟子的动作神态,以及在核舟的简笔画中填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成三个小组开展表演活动。学生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的理解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和各自不同的动作神态。学生在过了一回明星瘾中熟悉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育哲学博士生导师石中英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指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课堂中,尤其是针对青春期好动、好奇的初中学生,通过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展示才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将十分有益。
4.故事穿插,读懂文本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典故、名人趣事,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唤起学生注意,增长学生知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立即就会进入到课文意境之中。如《沁园春·雪》,教师以讲故事开始: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被迫与共产党在重庆进行谈判。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发表后,蒋介石听了既难受又恼火,忙组织一个班子想写出能与之匹敌的诗文,但无论怎样也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蒋介石就责备陈布雷:“你看看人家的文章!你们怎么就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诗文?”陈布雷有苦说不出,顶了他一句:“那是毛泽东自己写的。”蒋介石听了非常尴尬,心中真不是滋味。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既了解了词作的写作背景,又极大地激起了探究课文的心理。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面涉及六个人的典故,书中的注释有的不够详尽,有的甚至根本没提,教师可把这些典故的详细内容穿插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联系文章论点,最后领悟了“磨炼铸就人才”这一道理。
5.音像穿插,读精文本
音乐、图片、影视等是最能使人心情轻松的事物。针对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图片、影视等可以感染学生,改变学生疲软的心理,起到调节启迪作用。可见在课堂中穿插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摒除杂念,聚精会神,陶冶情操,激活思维,触发灵感。如学完《沁园春·雪》后,教师可播放用京剧形式演绎的《沁园春·雪》,让学生在激越高昂的曲调中更加深切地感受词作意境的壮美雄浑、气势的磅礴、感情的奔放及伟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教学《蒹葭》时可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令学生领悟诗中追求者的执著与朦胧的意境。
恰当的图片和影视穿插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舒畅和美感,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在分析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化之后,提问:作者为什么以动物的名字作为小说的题目?此时可穿插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的几张图片,那么,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口舌,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赏析《威尼斯商人》、《音乐之声》、《孤独之旅》、《智取生辰纲》,可穿插相关视频欣赏,有效调动学生情绪,打破课堂上“一潭静水”的沉闷局面。
6.拓展穿插,读厚文本
拓展穿插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能力,可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这一角色在百年历史中成为冷酷、吝啬、残忍、贪婪、狡诈的代名词。但是夏洛克同样有值得同情和理解的地方。吝啬固然是夏洛克性格的主要方面,但他同时爱着女儿,对犹太人所受到的歧视和侮辱满怀愤怒。教师对这方面的内容做适当的拓展穿插,可以让学生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夏洛克的性格。如学完《惠子相梁》和《惠子与庄子游于濠梁》,关于惠子与庄子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穿插“匠石运斤”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是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
拓展穿插可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把前后知识、相关内容贯穿起来,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形式多样的穿插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为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