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探索

2014-07-16 21:42叶尤明
考试周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小朋友生活化

叶尤明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为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新基础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变着语文教学方式,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学生更富有个性。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发展,在发展中培养能力,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追求、主动获得,不断开发潜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围度保证目标,重视教师引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平等,提倡教学民主,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参与学又参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分激发其求知欲、表现欲。但是,在某些公开课教学中,我发现有的课堂过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淡化教师的“指导”,看起来很热闹,但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主体地位,教师强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学生只是“收音机”。新课程改革后,某些教师认为现在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把课上得越热闹越好,这样就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这显然是不对的。“自主”并没错,错在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自主的“度”。要把握好这一“度”,就要分清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但“自主”必须有“度”。这就好比学生是电影的演员,而教师是电影的导演。“演员”的出彩表演固然能让“电影”更好看,但任由演员天马行空地表演,只会把电影给演砸。因此,“导演”仍然要按着“剧本”让“演员”把整部“戏”拍好。教师不能完全让学生“自主”,让学生“自由发挥”,更不能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所以,教师把握好学生“自主”的“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不要为“讨论”而讨论,还要把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作为重点。当然,也不要走回传统老路,限制学生自主,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允许学生提出发自内心不同的见解,而不是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教师要给予鼓励并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正轨”。也就是教师要努力实践,把握放手的“度”,熟练引导的“技巧”,激发激赏的“热情”,这样才能收获充满成功的课堂。

二、教学融入生活,学科融会贯通。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摒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相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严整、知识系统性,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教学的弊病,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从整个课程的编排看,各学科的结构经过不断的整合,变得越来越综合化、越生活化。语文课程更是如此,教材安排了科学实用、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勇于创新的新型接班人。那么,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首先,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视温馨的乐学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如在教学《我在家里贴字卡》一文时,我把课堂布置成家的样子,小朋友扮成到我家做客的小客人,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各种家具和摆设。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朋友们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会不思潮涌动呢?孩子们神采飞扬,活力四射,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

其次,要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手段,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语文教学中,除听、说、读、写及其综合活动方式外,通过更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是十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小朋友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统统拿来。例如在春天里,让学生在课堂上走出教室,观赏校园里的迎春花、桃树,亲自观察它们分别是怎样开花的,色彩如何,形状怎样,这样就为学生学习课文铺设了台阶。

再次,让各个学科的技能在语文课中合纵连横、融会贯通,将各个学科课程资源糅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地展现个性特长。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乐于学语文、乐于学各科知识的兴趣,更让学生感受到各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可以让学生唱一唱在艺术课上学到的歌曲《嘀哩、嘀哩》、《小鸟、小鸟》等;在教学《风》、《树叶》课文,让小朋友到旷野去,像科学课那样入情入景地观察、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体会大自然的多彩美丽;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用艺术课上学到的绘画技能把桂林美丽的山水跃然纸上,师生共同赏析;在教学《自己去吧》一文后,创设情境让小朋友像《品德与生活》课中一样活动,让自己做一做很想做但又没有信心做好的事,体会只要努力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也是有生命的,不同的语文教师会赋予它们精彩的绽放过程,所有教师都应该让学生热爱并参与到生命的演绎中。把语文教学融入不断改革的课程中,让富有灵气的学生热爱这美丽而又生动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小朋友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Let’s DIY Poster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