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

2014-07-15 07:47熊春莲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德育方法渗透德育中学教师

熊春莲

摘 要: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变传统式的“说教”为春雨润物般的无声,而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

关键词:中学教师;观念;德育教育;渗透德育;德育方法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的落实谈几点看法。

1 中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1.1 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与时代合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信息观念、法制观念、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引导和激励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创造进取,重视和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

1.2 健全德育教育基地,强化德育实践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步入了开放性德育教育的潮流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军事训练基地、学习雷锋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等。走出去,组织学生进机关、到工厂、下农村、走市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实践活动;请进来,请老前辈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请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

1.3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育网络

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要配合教育,协同作战;以“家长委员会”、“警校共育办公室”等多种形式,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学校党、政、工、团、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1.4 变灌输型德育为渗透型德育

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快、起伏大,吸收外界的信息多。过去单调呆板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失去了往日的效应,德育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是行为训练法。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的作用。学校的广播、橱窗、壁报、板报、初中生业余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文学社、英语角、兴趣小组等社团,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干部值周制、卫生监督岗、文明礼仪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等,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的能力。

二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礼、校运会、文艺汇演、艺术节、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

2 改变教学方式,具体落实方法

2.1 加强教师形象,为为学生树立楷模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2.2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遵循新课程提出的“学生主体,叫是主导”这一原则,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

2.3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

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2.4 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

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5 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1)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就像著名画家达芬奇刚一开始学画鸡蛋一样,看上去鸡蛋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看时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

(2)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

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

(3)立足德育的实践性

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可以搞一些文娱活动、道德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体现其实践性;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使德育成为动态话题,这样德育内容既要坚持传统道德的典范,更要立足现实生活,与时代合拍的德育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学生可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2.6 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2.7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他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切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完善它。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廖咏梅. 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猜你喜欢
德育方法渗透德育中学教师
教师作品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
互联网时代高中德育方法的变革
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讨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