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婷
摘 要: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职业高中化学课堂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高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
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就业。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难以解决,而依靠集体(小组)力量能够解决的问题,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因此,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恰当的合作时机,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在确定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应该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切忌内容过于简单,以致失去合作的意义。
合作学习要选实践性比较强、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拓展思路,共同提高;或难度较大,学生独立探索存在较大困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全可能解决;或答案相对多样,有助于学生合作水平的提高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需要学生完成大量操作性活动(或者需要观察、描述大量实物并总结)或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观察、思考、判断的时候,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材中“化妆品化学成分的质量检测”的研究性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撰写小论文。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选出组长,分配每位学生的任务——有的负责实地考察或到有关单位调查,有的负责撰写论文。最后,让学生分组展示各自的调查报告和学习收获。在这些课内外的师生、生生合作活动中,发挥了每位学生的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并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工合作,参与单元技能的考核,小组合作考核合作性学习活动结果。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思考,通过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在职高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应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从职业高中专业的特点和化学的实用性等特点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不是形式上的分组交流,而是要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必须有合作的价值,如果合作仅仅是为了体现课程的理念,为了教学时出现热烈气氛,那这样的合作不要也罢。二是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科学的合作学习不是纯粹的自然小组学习,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异质性内容进行科学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效果比较好。三是小组学习不应该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确学习任务,责任到人。四是合作学习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指导。合作学习应加强评价,包括过程评价、组内评价和师生互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
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弊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充和完善自我认知结构。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都有五个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地相互促进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与自评。因此,合作学习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五个步骤:明确任务—小组计划—协作研究—成果汇总—最终评价。其总的指导思想是: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同一协作小组内各个成员或不同协作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种合作学习使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及不同特长和优势的成员在团体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挥团体精神和集体智慧,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职业高中化学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因此,在职业高中化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善于质疑问难和勇于标新立异,同时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培养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周应红.中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6).
[2]田森.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化学学案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