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源
摘 要:《孝经》是中国传统孝道的经典,其孝道思想包含的伦理精神对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孝经》包含的孝道思想大致分为孝道的理论依据、孝道的宗旨和孝道的规范三部分。阅读并研究《孝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孝道,能够促进当前的孝道重建。
关键词:《孝经》;孝道思想;探析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处理好代际关系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建设和谐家庭。《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理论的经典著作,是儒家根据其传习的孝道理论编纂而成的,是探析《孝经》孝道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孝道的理论依据
儒家学者认为道德中最根本的就是孝道,孝道是践行其他道德的基础。
1.孝道是道德之本。《孝经》在开篇的第一章明确指出孝道是其他道德的根本,其他的品行教化是孝行衍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孝道是教育的始端,是道德的根本。由此可见,《孝经》认为孝道是最重要的品质。《孝经》强调孝道的重要地位,目的是导人向善,让人尽孝,给世人树立正确的孝道信仰,帮助其更好地践行孝道。
2.行孝是天经地义。《孝经》不仅将孝道作为最好的道德,还强调行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中提到孝道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是固定的规律和法则,天地的运行就是人们行孝的法则。只要能够效仿天地永恒不变的运转法则,就能够顺应民意,从而治理天下。可见《孝经》将孝道上升到了“天道”的层次,将孝道说成是不能违背的法则。《孝经》将孝道说成是“天道”,并不是说孝道是天地规律,而是一种比喻,即天地的运行离不开“天道”,做人也离不开行孝。
3.孝行是人之本性。《孝经》除了指出行孝为天经地义之外,还从人性的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孝经》中说,天地间的生灵万物中,人是最为高贵的,人的各种品质中,孝行是最伟大、最宝贵的。父子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的本性,因此父子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相互亲爱,因此孝道在人性上是合理的。所以说孝道是合乎人性的,父母子女之间具有天生的亲情,是人的本性体现。
二、孝道的宗旨
《孝经》虽然论述孝道,但是其宗旨却是以孝道为基础谈论忠心,旨在达到“以孝治国”的目的。《孝经》指出孝道和教化可以作为治国的基础,并提出应当以刑法维护孝道,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
1.以孝治国。《孝经》中说,先代帝王能够让天下人归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不管是卑贱还是尊贵,互相之间都没有怨气,这是因为先帝具有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所谓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就是指孝道,《孝经》指出孝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孝经》中还提到,天子和诸侯如果都能以孝道为治理天下的准则,那么就能够获取人们的欢心,国家就能安定团结。《孝经》既提倡以孝治家,还提倡以孝治国。
2.推行孝道。《孝经》认为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也是道德规范的基础,同样是道德教化的中心。《孝经》认为,推行孝道能够有效地教化天下,让天下人忠心,从而达到治国的目的。因此《孝经》提出对百姓推行孝道,以求达到治天下的目的。《孝经》中提到,民众如果能够像尊敬父亲一样尊重自己的君主,那么天下就能够太平。因此要教化民众尊敬自己的父母、兄长,民众能够像尊重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尊重他人,天下就能太平。
3.制定法律。《孝经》不仅强调要用孝道积极教化民众,还要用法律来保证孝道的推行,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以孝治国”。用法律来维护孝道的推行是《孝经》最鲜明的特点。《孝经》中指出,犯罪有三千多种,其中最重的罪就是不孝,威胁君主、诽谤圣人和非议行孝之人是三种不孝的体现,这三种不孝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因此,要用法律法规来保证孝道推行,维护国家的安定。
三、孝道的规范
《孝经》中的孝道规范系统十分庞大,总体上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事亲”和孝道延伸出来的“事君”和“立身”两大部分。
1.事亲。事亲即孝敬父母,这是孝道最基本的含义,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孝经》认为善事父母应当做到对父母恭敬、供奉饮食,应当表现出照顾父母的快乐,父母生病的时候应当表现出忧虑,父母亡故的时候应当表现出悲哀。《孝经》也指出孝敬父母不能一味地听从父母,如果父母做出违背义理的事,应当加以制止,这才是孝道的体现。
2.事君,立身。“事君”“立身”是孝道的延伸,“事君”要求君子在朝为政的时候要忠心为国、贡献良策,退隐归元后应当补救君主过失。君主的命令是正确的,就要遵照执行;如果命令是错误的,就要劝谏补救。可见,对君主不能一味臣服,帮助君主治理好国家,必要时积极劝谏,才是孝道的体现。“立身”是说人要建立功业、光宗耀祖,首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是孝道的体现。在建功立业的同时,要积德行善,不能为恶,要谨言慎行,尊敬老人。
总之,《孝经》是儒家经典中关于孝道的著作,《孝经》中的孝道思想不仅是保证家庭和谐的重要依据,同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学习《孝经》,有助于帮助建立和恢复孝道,维护家庭的和谐,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梅良勇,张方玉.《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J].学海,2000 (5).
[2]朱明勋,戴萍波.清代《孝经》研究论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谭宝刚,李朝晖.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S2).
[4]兰辉耀.《孝经》的伦理精神与生命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