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模块考试的几点思考

2014-07-11 02:43向娜
考试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评价主体评价方法

向娜

摘 要: 在新课程中,我国高中历史实行模块教学和模块考试。高中历史模块考试是一种学业水平考试,主要通过纸笔考试的方式对各模块的学习进行评价。这种单一、单向的终结性评价模式使得教师拥有绝对权威,评价的功能得不到发挥,阻碍师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必须端正态度,在改变高考导向重视模块考试现状的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评价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分模块地学习,划清了这门学科不同学习理念的内容,对其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考试进行。高中历史模块考试是一种学业水平考试,从课程标准出发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学分的认定为主。然而在“高考”一统高中教学的局面下,历史模块考试被忽视,流于形式。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渐改革,部分高校招生特别是高校自主招生已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总成绩之中,注重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结合。所以,模块考试这种学业水平考试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

一、历史模块教学

新课程下,我国高中历史改变以往章节体式的通史或编年史教学法,采用“模块”加“专题”的教学模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历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学习模块,包括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六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专题进行教学。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六个选修模块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个性发展。①

二、历史模块考试

(一)模块考试的概念。

在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通过历史模块考试进行。模块考试是指在某个模块学习结束后,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学生学习这个模块的水平进行测试,是一种纸笔考试型的终结性评价。

(二)历史模块考试。

高中历史实行“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评价采用的是模块考核。模块考核是一种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包括纸笔考试型的终结性评价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模块考试只是模块考核的一个方面。因此,历史学科成绩包含纸笔考试成绩和非纸笔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纸笔考试(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百分制,卷面分数占60%者即为及格。非纸笔考试(过程性评价)也可作为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及历史调查、历史制作、历史习作等,达到合格(含合格)以上标准者即为合格。

历史学科的性质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历史不能像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可以通过具体数据的公式运算、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只能以“考试”这一评价手段为主,兼用其他评价方式。纸笔考试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分为开卷和闭卷。闭卷考试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题型构成。客观题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主要是材料分析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前死抠教材知识点出题的现象得到很大缓解,开放性试题受到重视。如在北京高中课改开始后首次进行的八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模块考试中,历史采用了以往历史试卷中不常见的图片、漫话甚至新闻照片,更是出现了用历史知识设计历史专题学习网页的题目: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那么最合适的是(?摇?摇?摇?摇):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李鸿章;D.《天朝田亩制度》。②考试方式不再局限于闭卷,重庆市部分区县就已经实行开卷考试。

三、对历史模块考试的思考

(一)走出认识误区,科学看待考试。

很多人把现行教育出现的问题都归于考试的存在,这是对考试的误解。

首先,我国的考试制度由来已久。西周的“选士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创立并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采用的各校单独考试、几十所大学的联合招生考试、按大行政区统一考试到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等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这说明考试观念根深蒂固。

其次,我国的国情使得考试普遍存在。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没有竞争性的考试很难从十几亿人中选出优秀人才。同时,用统一严格的分数标准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大大避免了权力对教育领域的干预。所以,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

最后,考试不是应试教育问题的关键。应试教育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升学率轻个性创造,是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它把人视为控制的对象,把教育视为社会控制和统治的工具,考试所起的作用是检验教育培养出来的“工具”是否合格而已。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意义不在于培养某种或某些“素质”,它追求的是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和整体性。其评价包括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而终结性评价中运用得最多的就是纸笔考试。所以,应试教育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标准上存在的偏差,不是考试这一评价手段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此,高中历史实行模块考试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应理性看待考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二)脱离高考导向,重视模块考试。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而且是教师教学和学校领导关注的方向。自新课改实施后,模块教学、模块考试虽然得到普遍推行,但“高中一切教学活动围绕高考进行”的观念依然渗透其中,表现在两个方面。endprint

第一,模块考试不受重视,往往流于形式。虽然对“高考”的争议不断,但高考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依旧岿然不动。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限定。模块考试属于水平测试的一种,不具竞争性,只需要学生达到基本的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认识上的轻视使得人们在实际操作中敷衍了事,出现试题过于简单、翻书找答案、相互抄袭和集体作弊等现象,达不到模块考试的目的。因此,要引起人们对模块考试的重视就必须先加重模块考试的成绩比重,比例占60%至70%,最好与高考挂钩。如《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规定:“高中学生只要有一门学科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没有及格,就不能毕业。而没有拿到高中毕业证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不准参加高考。”③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操之过急就会流于形式。

第二,试题设计受高考影响,欠缺灵活性。高中历史模块考试是一种学业水平考试,具有基础性;高考是一种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更具竞争性。但因为学校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模块考试的性质、功能和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和实施新课程理念,不能把高考和模块考试进行很好的区分,所以部分地区的模块考试试题或是按照历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或是直接套用高考试题编制,造成试题难度偏高,使得一般高中尤其是相对弱势的高中较多学生不及格,得不到相应学分而无法顺利毕业或参加高考。这不利于反映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效度,也不符合历史模块考试评价的要求。所以,高中历史模块考试既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要紧扣课标,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考试的甄别功能,改变高考选拔性功能的导向,灵活调整难度,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占90%,较难的题目占10%。

(三)打破教师权威,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校在进行学业评价时习惯性地将教师作为评价者,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只是不断地参加考试,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高中历史模块考试急需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个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在新一轮历史课程评价改革中就已体现:“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④

首先,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优势不言而喻。历史教师对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掌握,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评价;历史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能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调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其次,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真实。终结性评价虽大多采用纸笔闭卷考试形式,卷面成绩由教师决定,但可以让学生代表根据大家的学习情况参与考试范围的划定与题型的设计。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参与评价的可能性更大。课堂操守、历史习作等都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班级同学评价,然后教师综合评价。最后,家长是学生教育的投资者,他们关注学校及教师的威望、水平和质量,关心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除在学校上课外,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家长有参与评价的需求和可能。总之,学业评价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使得评价更客观、全面和公平。

(四)避免单一评价模式,评价方法多样化。

单一评价模式,既包括对高中历史模块学习的评价仅仅采用纸笔闭卷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又包括对历史每个模块的评价只采用纸笔考试这种方式。

新课改后,仅用纸笔考试型的终结性评价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教师们都认识到,纸笔闭卷考试虽能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这样的评价确实太主观,缺乏科学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所以,他们把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之中,纸笔考试占60%至70%,平时成绩占30%至40%。这就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有力地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平时成绩可借鉴过程性评价中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上课的操行记录、撰写历史学习心得、制作历史线索图或历史地图、讲述历史小故事、扮演历史角色等,教师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向全班公示,做到公平、公正。

高中历史模块考试主要考查对史实的再认和再现,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纸笔闭卷考试是非常必要的。现行高中历史分为三个必修、六个选修共九个学习模块,各模块的性质、地位和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统一采用纸笔闭卷这一种方式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所以,不同模块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三个必修模块可以采用纸笔闭卷考试来评价,具体的试题设计则根据课标灵活选择。六个选修模块,学生选择其中三个学习,对它们的评价则可采用开放性测验,比如让学生挑选其中有代表性或很有兴趣的内容,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或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所学与班上同学交流。总之,对高中历史模块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把纸笔考试当做万能公式般生搬硬套,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历史模块考试是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实施模块教学的必然产物,也是历史模块考核的主要方式。它通过纸笔闭卷考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但需要在认识、试题设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弥补其不足,真正落实新课改理念。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历史必修模块1参考样卷(人教版),2011.

③陆阳.“高中会考”变身为“学业水平考试”[N].湘潭日报,2009-3-30(008).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参考文献:

[1]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魏恤民.高中新课程历史模块考核方式探讨[J].历史教学问题,2007(03).

[3]李芳.高中历史模块教学探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

[4]刘昊.高中课改开始首次8学科模块考试[N].北京日报,2008-1-15(007).

[5]卢昌梅.高中新课程模块考试研究[J].课程管理与评价,2006(11).

[6]刘书芳.我国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而作[J].江西教育科研,1998(01).

[7]卢现祥,唐静芳,等.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06).

[8]王丽娟.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主体评价方法
小学品德延伸活动评价改进略谈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
以评促写,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初探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