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听足、听精、听细,才能不断强化他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逐步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听觉感知,最终使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在“听”的安排上是充足的、丰满的。但一些学校的歌唱教学却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唱”轻“听”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唱歌课只要让学生把歌曲学会就可以了,听多听少无所谓,对“听”的环节教学重视不够、安排不足;有的也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作了一定的教学设计,但不够精细,与歌曲内容、学生特点贴得不紧;有的在组织安排学生听时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融入教学不够。这些问题长久存在下去,势必影响歌唱教学的实际效果,达不到培养学生听觉感知能力的应有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围绕优化安排“听”的内容、步骤和方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着眼深度感受歌曲,精心加工听的内容
新课标把“音乐表现要素”写进“感受与欣赏”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歌曲的表现要素,让学生感知要素的表现力;并通过改变要素,使学生在听辨、对比、选择、图解等方式中反复感知,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带来的多变的音响效果。
1.从单一向多变深化
教学中,教师要从音乐要素出发,并通过加工要素使所听内容得到变化。这样,学生的听觉拥有了多变的音响体验,他们在课上不断有新体验、不断有新惊喜、不断有新发现、不断有新享受,听觉感知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
如教学《蒲公英》,我让学生聆听了录音里的伴奏旋律后(稍慢优美),又在琴上用断奏方法(使原来柔美的音色得到改变)将这一旋律用稍快速度演奏,让学生说说现在音乐有什么变化了(轻快、活泼)?之后把两段形象鲜明的旋律轮流在琴上弹出,让学生听着琴声分别用律动来表现。这样,对同一旋律通过音乐要素(主要是速度、音色)的改变,让学生的听觉拥有多变的音响体验,也了解了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还可以通过改变节奏,使音乐得到变化。如教学《闪烁的小星星》,我把原来的旋律1 1 | 5 5 | 6 6 | 5 — | 改成 1 1 1 1 | 5 5 5 5 | 6 6 6 6 | 5 5 5 5 | ,让学生比较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小星星要睡觉了——星星来聚会)。
2.从单声向多声发展
新课标提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音乐的丰富表现力。这启示我们,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更早地接触多声音乐,丰富音乐体验。对有些单声部的歌曲,教师可通过组织、加工,把原来的单旋律变成卡农式、加伴奏音型、加支声等的多声音乐,使其产生相对丰满的和声效果。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其立体的、多层次的丰富音响。
如歌曲《两只老虎》,学生早就会唱,教学时,在复习了歌曲旋律后,我说:“现在老师想和录音里的小朋友合作,听听我是怎样唱的?”老师以同一速度比录音慢两拍唱出,旋律和录音完全一样,形成卡农式合唱。等我唱完后,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老师比录音晚唱;有的说老师唱的旋律和录音里是一样的……可见,学生通过聆听,已感受到二声部的两条旋律,而且这两条旋律是一样的,只不过一条在前,一条在后,但始终保持两拍的距离。
老师还可以在句尾长音处给旋律加支声,这样通过多种方式,把单声旋律通过加工变到多声旋律,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立体效果,使他们了解音乐除了单线条还可以是多线条,除了可以横向听还可以纵向听,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和声体验一定会更丰富,对音乐的纵向感知也一定会更敏锐。
3.从单首向多首延伸
新课标提出:音乐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也是学生重点感知的一块内容。而学生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的认识并不是通过一首歌就能把握的,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针对所学歌曲作横向扩充,只有学生听多了,体验深了,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刻。
如教学蒙古长调歌曲《牧歌》,要让学生了解长调及其特点。学唱前先让学生聆听歌曲,通过各种不同手段的聆听,让学生对长调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再适当小结,并从文字上作解释。但是通过一首歌曲的聆听学生就能掌握长调的音乐特征了吗?远远不够。所以在学完《牧歌》后,再进行拓展欣赏,听另外一首长调歌曲《银杯》,结合前面对长调的认识,在这首歌曲中找找长调的音乐特征。还可进行对比欣赏——与短调的比较,聆听蒙古短调《小黄鹂鸟》,说说这首歌曲的音乐特征较之前面有何不同?这样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音乐形象,学生对长调风格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这样,从一首歌曲扩展到多首歌曲,学生的听觉体验越来越深入、内心积累越来越丰富,对同一风格音乐特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像这样的扩展欣赏要经常进行,因为对于音乐表现形式、体裁、风格的认识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听多了、感受多了、体验多了,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就自然提高了。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听的步骤
学生对一件新事物的认知总是由表及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对音乐的感知也是如此。为此,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歌曲时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总到分、由粗到细、由浅入深。
1.在初步感知中建立歌曲整体印象。这里的感知重在感觉,是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当人们第一次聆听一个作品时,虽然很难一下子有较多的理解与体验,但能感觉到音乐的欢快、轻松、抒情、优美等,这就是音乐感觉。每首歌曲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征,教师带领学生第一次走近它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聆听去准确把握这一音乐特征。如在教学《萤火虫》时,第一遍听完后,我问学生:歌曲带给你什么感觉?他们纷纷表示,前半部分是轻快的,后半部分有点激昂。这就是音乐给学生的直接感觉,也是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知,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产生的一种体验。
2.在反复感知中寻找歌曲表现特征。经过第一次聆听,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感觉,这还不能马上进入歌唱环节,因为初次聆听,学生对音乐的听觉体验还很浅,必须进一步带领学生去聆听,去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段落的对比,乐句的变化等特点。再说《萤火虫》,在初步感知歌曲后,学生了解了歌曲是一首轻快带着激昂的歌曲,这个特征从何体现呢?接下来老师就要带领学生去寻找歌曲的表现特征。A+B的单二部曲式,二拍子的节拍加上稍快的速度,前半部分四乐句的对称,旋律较平缓,前三句都以X XX | X XX | X X | X —为节奏型,只在第四句稍作变化,都体现了A部的轻快规整;B部也是四乐句,但旋律节奏变化很大,旋律走向高音区,且起伏很大,节奏上也是不断在重复,起到强化作用。这样与A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这些都是老师在这环节要带领学生去感知的,当然听一遍不行,要反复地去听,使每次的听觉体验得以强化巩固,最终使他们明白在初步聆听时音乐给他们的直接感觉是由这些特征带来的。
3.在细致感知中品味歌曲独特韵味。通过上面两个环节的聆听,学生对歌曲的音乐特征及表现特征已然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反复聆听中也熟悉了旋律,但是还有一些独特的韵味一下子很难体验出来,可以在学唱时再去品味。还是说《萤火虫》:在学生基本能用欢快轻盈和激昂的歌声演唱歌曲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B部在激昂中还藏着另外一种感觉,你能感受到吗?”学生们一时回答不上来,我让他们重复听了第一句,并提示他们“第一句大跳上行后旋律是怎样进行的?”(级进下行),学生们还是答不上来,我又让他们听了第二句、第三句,都是同样的进行方式。这时有学生回答说是一跳一跳的感觉,有的说是飘上飘下的感觉,仿佛看到了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令人可喜的是,也有说感觉到萤火虫瘦弱的身体在空中随风漂荡,努力发出一点点亮光,给黑夜中的小动物们照亮道路。到此,教学效果显然是达到了。
三、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听的方法
新课标在理念中提出:强调音乐实践。所有知识技能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获得。聆听也是。如果单让学生坐着一遍遍反复听,两遍下来学生就坐不住了,特别是低年级。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成熟,这就要求老师去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轻松的学、快乐的学,最终掌握音乐知识,丰富音乐体验。
1.注重加强音乐性游戏的运用。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低年级的唱歌教学。如二年级歌曲《大白象》,我是这样来做的: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游戏,叫“大白象散步”,你自己就是一头大白象,教室是森林,让我们的大白象去森林里散步吧。第一步,要求散步时把长长的鼻子按照节拍甩起来(之前要先定好甩鼻的动作和听出歌曲三四拍的节拍),听到前奏原地不动,听到歌曲开始就按节拍边走边甩鼻子,这样可以反复三遍。这一步重点是让学生关注歌曲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感受歌曲三四拍的节拍,并能用身体表现出来;有了第一步的基础,接下来可带领学生去感受歌曲的乐句。第二步我是这样做的,大白象不仅会跟着节拍走,还会听着音乐变换方向走呢,请你在听到乐句变化时改变方向走,还是要跟着音乐节拍,看哪只大白象耳朵最灵敏,可不能相互碰撞哦。这一步还可以玩三遍。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共聆听了六遍,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歌曲旋律慢慢熟悉的过程,更是对歌曲结构的体验逐步深入的过程。
2.注重加强律动式体验的运用。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年段,通过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动作,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的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声势教学等,都属于这类律动教学法。如五年级歌曲《萤火虫》,可这样带领学生去聆听。先设计一个萤火虫飞舞的动作(主要用小臂在不同位置的飞舞动作来表现)。第一步,先带学生一起律动,主要感知乐句结构:用双手的交替表现出乐句的对称,最后一句结构不同,就用双手一起律动来表现,每一次飞舞的动作要体现轻快。一共律动两遍,第一遍先坐着律动,第二遍站起来律动,两遍下来学生借着律动对音乐有了一点印象,但还不够,还得进一步去体验。第二步,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去律动,老师跟着音乐做前一句,让学生做后一句,第二遍时可交换顺序,这样在律动中又听了两遍。第三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让他们面对面,再生生互动去律动。这样,所有的聆听都在律动中进行,律动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学生每一次都会感到很新鲜,尽管在反复地听音乐,但是积极性很高,都乐于参与,而且情绪越来越高涨,对歌曲情绪及结构的体验也就越来越深。
3.注重加强图形谱方法的运用。图形谱,是一种用图形(线条、颜色、形状、符号等)来记录音乐的特殊“乐谱”,具有直观、形象、易懂的特点。它能反映出音乐的主要结构和典型要素,便于学生快速直观地认识音乐的特征,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画图形谱边听音乐,以提高注意的持续时间和稳定性,还可以根据图形谱的提示用手画出旋律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音乐的有效途径。如五年级歌曲《长成一座山》:我以山为形象来设计图形谱,在学生听音乐时,我随着音乐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谱(图1)。第二遍让学生看着我用手指边听音乐边来画图形谱;第三遍让他们也听着音乐和我一起来画。几遍下来,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受,可提问:音乐中共出现了几群山?(A+B曲式,两群)这两群山有什么不同呢?从图形谱就能直观地看到A群山有四座小山,形状相像,坡缓;B群山有三座小山,山形很不规则,山坡也陡了。这些正体现了歌曲A+B的曲式,两部分的乐句结构及每句旋律的起伏。所有这些音乐特征都能在图形谱上直观地看到,降低了学生聆听的难度,学生可以轻松地走进音乐,了解音乐。
马克思曾说:“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可见,具有一双音乐的耳朵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幸福,如果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就能在聆听中准确地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最终使情感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把学生良好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去做,学生的听觉感知、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最终音乐的耳朵会更音乐!
(张剑锋,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210002)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