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的作者郑锦杭,不是影响多大的名家或教育家。她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尤其关注教育及社会文化还原问题,自称对于《始终》这本书的完成,是“折返回了少时的自己”。
书的封面设计和印刷都很别致,应该是有着书作者自己审美和设计的心意。封面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黑色的小字触动了我,于是又仔细看了封面上更小的白色字,依然契合我的心意。“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每一个字眼儿,仿佛都在诉说对教育的心意,和对自身温柔的劝解与叩问。
“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惑,却从来没有办法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他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我的心亦随之悸动,《始终》这本书有这份魅力。
教师的职业是个技术活,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从初入职的兴奋、迷惘始,到三、五年后的熟,至若干年的几无变化,很容易让人倦怠。因为,熟了以后会自以为巧,慢慢会丧失了探究与求异的动力,往往会“止于技”。其实,教育看似琐碎与重复的表面,充满了灵动与变化,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追求艺”的过程。沉淀教育的经验,讲究教育的艺术,与受教育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突破重复,走出懈怠的路径之一,就是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拓宽自己的专业,建立起既深刻又谦卑的专业态度。就像郑锦杭老师说的那样:“专业很重要,但是,只有专业,就会流于狭窄、自大,适当甚至大量的非专业补充,其实会让你有一种宽广的精神,可以帮助你见识自己的专业在大社会、大世界中的位分,让你能建立起既深刻又谦卑的专业态度。”
技巧,对于不同行业都很重要,往往用心地模仿、揣摩几年,就能上手,和前辈们做得差不多了。可同时,我们也会沦为众人,不再有进展亦不自知。如是,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显得如此重要。一份精美优雅的建筑设计,一部撼动人心的电影,一本触动心弦的书籍,一场令人柔软敏感的讲座,都是一种难得的遇见,都会给我们的教育生活增加营养,增添情趣。郑锦杭老师所钟情的林徽因、资中筠、谭盾等人物和书籍,无不为她的教育生活注入了新流活水,她的教育生活才显得如此从容雅致,充满艺术,令人回味。所以,郑老师的这段话让我记忆深刻:
从事一个行业,何止技术性的训练、知识性的学习,从业者们,都有各自“十分繁难的问题”“十分重大的责任”,或大,或小,都在记录文化,反照历史,怎么能无知无畏、随便出手?
不止于艺,然后,触类旁通——这样的态度和修为,真的太重要了。
建筑师登琨艳说:“没有深度、厚度、思想的作品,光靠美丽的外表是震撼不了人的……建筑永远站在那里,几百年以后还在那里,很可怕的,所以我现在都不敢乱出手。”反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我深有启迪。
据说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孩子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可如今,我们的教育常常带着“一切是为了你好”的“心意”,挟持了孩子的自由,戕害了儿童的身心。童年,不再有闲适,不再有仰望蓝天发呆的时间,一切似乎都是奔着钢琴、奥数和标准答案而来。卢梭说的确实有道理:“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课堂也缺失了该有的纯朴和踏实,想“靠美丽的外表来震撼人”。没有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似乎算不得好课;没有热闹的小组合作,谈不上符合新课标理念;没有设计生活(故事、谜语)情境来导入新课,也不能评上优质课。事实上,是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课件?是不是每种课型都需要合作探究?又哪有那么多的生活情境可以导入新课?课堂,丢失原有的滋味——她的朴实、灵动和“为着孩子而设计”。
教育教学,需要怀有敬畏的心态,是不能随便乱出手的。因为,与一个孩子的遇见是独一无二,不会再次重复的,就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正是教育和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的魅力,即使再好的预设,我们也不可能全部预见下一秒即将发生什么。每个孩子都存有美好的可能性,就看教育教学如何催生了。
就像郑锦杭老师记录的那样:“教学本身,就好比一个老师的作品,也是一个老师全部人格的总和。你在关切什么,你在追求什么,你在重视什么,你的课堂就会呈现什么!你不用说话,你的课堂已经说出了你的全部!”
我们得思考,我们的课堂呈现的是什么?
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教两个班的数学。因年轻好学,承担了较多的教研课、公开课、观摩课的任务。一节相对“能拿出手”的课,都要经过几轮磨课,三番雕琢,慢慢精致。一节课,汇集了众多人的智慧,演绎一番,终得好评。磨课,的确让人成长,但也苦恼不已啊!再美味的东西,经历几番咀嚼、反刍,也是味同嚼蜡了。
随着年岁的增加,慢慢地远离反复地试上一节课。开始,从多种角度去思量一节课。郑锦杭老师在“不可复制的课堂”一文中给予我们启迪:“教学,远不只是在完成一节课的授课任务,而是在调动一个教师‘全部生活的精华:你遇到过的一个人,你走过的一个地方,你经历过的一件事情,你拥有过的一件物品,你发生过的喜怒哀乐,即便你听到过的一节课,都影响到了你的教学境界。”
这样的精华,这样全部人格的总和,无从复制,无法再现,只有自己好好修为。
课不仅仅要“磨”,反复地雕琢,可能还需要去“洗”,追求简约高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先生倡导“洗课”,在当今课堂效益是“多多益善”和“以腴为美”的观念下,“洗一洗自己的课”有必要,洗尽铅华后方能“清水出芙蓉”。
所以,郑老师将一个教师的教学生涯比拟为美术学习,很有意味:
从临摹,到写生,到创作,人生,轰然之间,过去了十多年。
十多年过去,人生仿佛岩层,开始一层层地丰富、深厚。
如此,我们走过了那些无知,走出了那些困惑,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淬炼成人生的精华,奉献出“全部人格的总和”,用自身的知识品味、人格魅力去影响和熏陶孩子,达成我们有着自身特色的教学境界。
郑锦杭老师钟情于建筑设计,沉醉于电影艺术,多维度跨越自身专业的积淀和修养,都为她能徜徉于教育教学,浅吟低唱,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特别是她热心参加、策划的“FR”(Family Reading)活动,即“家庭阅读”,推动了一项可以传达家庭阅读力量的公益活动,传递了一种完整读书的价值取向。这是人生中有着纪念意义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
谈到自己的老师,她充满温情和感恩——我的这些老师们,就是用了他们的品格、性情、情操,默默地铺成了我生命的河床,指引了我生命的流向。
谈到自己的孩子,她带着一颗未琢的童心——女儿教会我爱惜人生,教我体恤宽容,教我勇敢,教我理智,教我正向。我们和孩子的相遇,是给了相互的新生。
谈到自己当老师在课堂的岁月,她则清醒也很谦虚——越来越多地知道,为人师要求的襟怀、学养、品格,非一般人能够达到,自己并不足以为师。
……
如此种种,都在传递着郑老师之于教育的一份心意和情怀,希冀后来者带着热情和信仰,可以走得更远。
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对待孩子应怀有一种美好的等待——孩子是可以越来越好的,他们会朝着我们期许的方向努力。美好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教师要怀有一颗美好的心,二是我们深深地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作为教师应该这样理解孩子:“可能是好的,不可能是坏的;可能会成才,不可能道德败坏。”如此,我们才能对教育充满期待和希望。
教育学,是迷恋人成长的学问。只有记得初始的心意,方可以善始,善终。
(沈俊,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211101)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