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院校团学活动的模式

2014-07-08 03:16郑丹丹
考试周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郑丹丹

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模式种类繁多,主要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正面引导和教育。如何持续地开展日常教育管理,科学地规范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地开展各项团学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团学活动模式 教育形式 信息载体 素质教育

团学组织主要由院校的各级共青团学生会组成,是学校党组织构建和谐校园、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各级团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时事发展和社会热点,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和认知水平,开展内容饱满、主题鲜明的团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内化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大学生基本权益,实现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学习知识与提升能力的统一。目前团学活动可从大类上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类、文体活动类、科技创新类、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类和就业创业类六大类①,有效发挥着“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影响青年”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教育形式,精心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培养与引导,团学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愈加显现。而高校在创新团学活动模式的同时,忽略创新思想教育路径,大多数思想教育方式仍停留在传统受教模式——辅导员台上传授、学生台下听讲,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成效并没有在团学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如果教育方式刻板,教育主题陈旧,则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显著。

团学活动不在多而在精,需要精心打造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感知和认知水平,结合时事热点和身边新闻,科学有效地设计活动内容,并且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策划和组织,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教育形式,老师全程做幕后辅导与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经验,从活动中获得更多进步与体会。活动可以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与信息沟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使整个团体实现共同发展,彼此间相互分享经验,扩大教育范围,引导学生强化自我道德养成,将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基本素质,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青年学生。

二、运用信息载体,注重搭建团建宣传

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闻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生手中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社交应用的火速发展拉近了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距离。团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运用传统宣传模式,如海报、横幅等,还可以运用即时网络空间和渠道,如网络聊天工具、微博、公众微信等大学生熟悉且热衷参与的新媒体,可以让学生便捷地了解资讯并不受限制地参与,他们的提议和意见及所关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反馈给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使团学活动更贴近基层学生。

另一方面,学校层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搭建团学工作信息发布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媒介,营造平等、尊重的良好沟通氛围,保证信息的畅通及消息的共享,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众纳新意,有助于指导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指导团学工作有方向性地开展,增强团员青年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校学生会及团支部等第一类基层团学组织能够发挥出“反应快、执行力强”的优势作用②。

三、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青年

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展示才能、收获经验的平台,提供更多机会深入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树立其价值观。学生以学业为本,高职院校的各院系在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并强化品牌专业的定位与建立,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属于社会实践组织的价值体系,通过网络宣传等渠道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③。学生通过实践将实践感受和经历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养,找准职业与理想的差距,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专业教师全程参与指导,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呼应,以团学活动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以就业为目的的综合素质能力,涵盖了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品质、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及求职能力④。团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重引导方式,围绕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社交礼仪等主题,承办诸如创业规划大赛、礼仪风采大赛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邀请专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开设简历制作、面试方法和沟通技巧等分专题讲座,讲解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解答创业就业中的困惑。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择业观,培养责任意识、吃苦耐劳、不骄傲自满、不妄自菲薄的踏实品格,客观理性分析市场需求。期间可以举办诸如励志榜样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创业就业经验座谈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励志成才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要求,开放性地思考本专业与就业前景,并适时调整个人就业期望值,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路线,提高自身就业心理素质。

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现在大学生的需求多样多元,各类校园大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团学组织者需结合学校特点包括学生特长、个性特点、专业布局及周边社会资源等优势,开展立意更高、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对学校自身专业发展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中寻找灵感,如廉洁文化教育、礼仪养成教育、校园风采展示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并形成品牌活动,让学生辨别善恶、激浊扬清,提升人文素养,使德育教育取得实质效果⑤。团学活动具有团体性特点,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时,往往会涉及团学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学校多个行政部门或是社会上的机构组织的协同参与,学生就有更多机会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社交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抗挫能力,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出谋划策,为共同目标努力。

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志愿者团队的公益服务活动应具备常态化特色,且需完善长效机制,引导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时讲求真情、无偿服务。组织者应先通过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客观分析,将活动与学院内在价值和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开展。团学组织可以依靠院系,与周边社区紧密联系,不断拓展新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打造优势服务项目。同时加强本校团学组织内部各志愿者团体与其他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工联盟、义工联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学生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四、结语

高校基层团学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团学组织的负责人、学生干部的素质、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学生教育的主动型四个方面⑥。高校的团学组织是全体青年学生的组织,团学组织的负责人在策划活动时,要与学校的品牌建设和办学宗旨保持一致,不对其他院校开展的活动进行简单模仿、生搬硬套,这样既会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又会抹杀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更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对于学生干部的素质,需要在各类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在利用团学干部开展工作时,应结合团学干部的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发挥好朋辈模范作用,组织动员更多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各项活动中施展才华,实现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目标。

注释:

①陈志兴.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团学活动的几点思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VOL10(4):354.

②季昌勇.高校基层团学组织现状调查研究.中国职工教育,第73页.

③孔少敏,孟舒.关于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若干思考.科教导刊,2013,6:230.

④田婷.试论高校团学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科技经济市场,2013(8):80.

⑤傅鸿颖.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团学活动的思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50.

⑥季昌勇.高校基层团学组织现状调查研究.中国职工教育,第73页.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高职院校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