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职业类社团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有重要作用。以北京地区高校职业类社团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北京地区高校职业类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同时找到制约职业类社团发展和在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类社团;就业力;大学生;高校
一、北京地区高校职业类学生社团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类社团产生的背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与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有关,同时与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巧欠缺不无关系。因此学校要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与技巧等职业能力,而职业类学生社团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将会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有所作为。同时,在目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日益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类社团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让学生从中锻炼了各方面能力。
(二)北京地区高校职业类社团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成立于2003年的清华大学职业发展协会是北京地区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职业类社团之一。从2003年起,北京地区高校职业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类社团良性发展,更好地整合各高校职业类学生社团资源,建设首都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协作体系,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以“首都大学生职业发展日”为契机,于2008年12月18日成立了首都高校职业类社团联席会,为联席会成员社团提供专业的培训及活动经费,指导其开展各类活动,使得北京地区高校的职业类社团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截至到目前,北京地区各类型高校共成立职业类社团70余个,而且各个高校的职业类社团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
二、职业类社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
传统的就业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局限于课堂教育。随着职业类社团的兴起,各高校职业类社团特色活动已初步形成,如邀请职业指导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论坛;组织举办竞赛类的活动:模拟招聘大赛、就业礼仪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创业大赛等,极大地丰富了高校的就业教育途径和形式。
(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职业类社团是就业部门日常工作的好助手。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既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又要提高就业质量。而职业类社团开展的活动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压力。
(三)进一步提升了职业类社团组织者和服务对象的就业力
提高了社团活动组织者的自身素质。职业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由组织者自行策划、组织、开展、总结。在具体的活动组织中培养了活动组织者的自立自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及创新能力等。在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了社团活动对象的就业能力。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职业类社团通过开展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动,培养参加活动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自主创业能力、提升职业规划和发展能力。
三、职业类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类社团存在的问题
职业类社团的角色定位不清楚。毫无疑问,作为职业类社团,它必然要定位于为其他学生服务,为提高全校学生的就业意识与就业竞争力服务。但是如果忽略了有意识地培养职业类社团成员就业方面的能力,而仅仅把它当成是“老师延长的手臂”或“学生业余爱好组织”,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社团为其他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不专业、不深入,从而使得职业类社团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职业类社团建设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目前,各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但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学习制度不健全,社团活动表面化和不持续性,整体稳定性不足,专业教师指导严重缺失,经费缺乏,活动场所、办公设备等难以保障,社团成员活动时间难以协调等困难,这些制约因素都对职业类社团的发展形成障碍,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促进高校职业类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积极推进职业类社团机制建设。高校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职业类社团的建设。其一,健全领导机制。要把加强和扶持大学生职业类社团工作作为学校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部门和团委要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创业社团的指导和日常管理职责。其二,规范管理办法。学校要在大学生职业类社团成立、审批、活动扶持、工作考核、评优奖先、财务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目标和办法。要对职业类社团及其成员吸收标准加以规范,保证创业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创新发展。其三,加大骨干培养力度。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使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组织能力的学生骨干担任社团负责人。
2.加强培训,提高社团的专业水平。目前,各高校职业类的社团普遍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这类社团的服务还局限于组织一些活动,举办一些讲座,协助学校就业部门处理事情,社团成员自身在就业和职业方面的能力不够,多数学生还不能够在就业的过程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为其他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服务时,显得力不从心。而职业类社团在功能定位上要求在服务自我的同时服务全校学生,带动和促进全校学生就业创业。因此,在这类社团的建设上,首先要有意识地对其成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求职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政策等方面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使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次,要适当组织社团成员参与就业和职业方面的调研,提高社团成员在就业和职业方面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再次,在理论学习和培训的同时,要采取实地参观、职业观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社团成员对职业和职场有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聂晶(1988-),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