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志 李培培 徐云慧 李鹏
摘 要 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个体通过自己的客观情况、成败经历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和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概念。因而,如何帮助高职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自我概念 人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 a Positive Self-concep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ZHANG Dazhi, LI Peipei, XU Yunhui, LI Peng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40)
Abstract Self-concept and mental health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dividuals through their objective situati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of others to evaluate and self-understanding, and form self-concept. Thus, how to help vocational students shape a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guide them to form a positive self-concept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ositive self-concept; personality
自我概念源于多种学科,不同的学者赋予它不同的概念,总的来说自我概念是一个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的认知机构,核心是价值系统。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极为关注。马斯洛、奥尔波特、罗杰斯等著名心理学家把自我概念用来衡量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可见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个人如能客观地认知自己、悦纳自己,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其心理就越健康。同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为此,笔者将从自我概念的内涵及功能出发,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谈谈自己的认识。
1 自我概念的内涵和功能
189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提出自我概念,一直是西方心理学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全方面的主观知觉,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①积极自我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积极的自我概念程度高。(2)能全面地认识自我。(3)和谐统一的自我概念。(4)自我概念确定、清晰。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是自我和谐的标志。
在自我概念的研究中,伯恩斯的贡献最为突出,②阐述了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1)内在一致性的保持。(2)具有解释的作用。(3)对人们期望的影响。具体解释如下:
保持内在一致性的内涵是保持个人的想法与行为一致。实际上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某次考试为例,学生A、B都考90分。A同学学习基础较好,平时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在各类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但是由于粗心只考90分,因此学生A感到失败和挫折,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以后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学生B认为自己能力一般,学习对这门功课有些困难,但是对于这次考90分感到欣喜,从而鼓舞他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由此可见自我概念影响解释经验的方法。
自我概念会影响人们对事情结果的期待、自己在情境中如何行为以及对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学生,当他取得好成绩时就认为这是意料中的事。相反地,具有消极自我概念的同学认为他取得差成绩是意料之中的事,反而当他考了个好成绩,却认为出乎意料。相应地差的成绩的出现加强了他消极的自我概念,因此而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消极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人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消极的评价与对待,同时也决定了他们不愿更加努力学习,丧失了信心与兴趣。
2 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
由于自我概念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上的态度,这就意味着积极接纳自我,对自我的认同、不断完善自己。因为大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概念成熟的关键阶段,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阶段。因此, 从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来看,如何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建议高校工作者从以下着手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③
(1)引导学生全面评估自己、正确认识自我。对于95后的大学生来说,由于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往往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因此在提升95后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中,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由于95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时代,使他本人认为自己很有优越感,导致95后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往往比较片面和易走极端,所以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各类工作中,尤需加强引导大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
(2)学会悦纳自我,这是积极自我概念的关键,即无条件地接受自己,肯定自己,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一个人只有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否积极接纳自我,不仅与个体能否全面客观认识自我有关,还与个人的抱负有关。
(3)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也呈现出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色彩。校园文化活动的高等性体现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之区别于社会社会流行的娱乐活动。它不是浮于表面的休闲,而是以其内涵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共鸣。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变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发现。
(4)拓宽实践渠道,增强自我实现意向的控制。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开展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创意大赛、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创业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现路线,不断完善“现实的我”,从而达到“理想的我”,借助学校平台保证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自我概念、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组织协调能和心理素质等,提升了他们的内职业生涯,有助于他们了解自我特点,从而找到适合自我发展正确的方式和途径。
(5)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通过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科学系统地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落实,可以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自己的潜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6)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意志努力。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理解个体行为的总结中,他提出了3个维度的归因模型:内、外归因,稳定、不稳定的归因,可控制、不可控制的归因。因此,高校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的主体意识,促进自我成长。
总之,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予大学生无条件的关注,指导大学生正确归因,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因素,才能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课题来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SJDFDY077)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在其生涯发展应用的研究
注释
① 陈支那.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D].硕士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05.
② Burns, R.B.The self-concept in theory,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M],1979.
③ 吴琪.略论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