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羽佳
摘 要 在特殊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进入了特殊学校,或是在普通学校开始随班就读。但由于受到听觉的限制,听障生的课程学习,自我认知都会有极大的困难。通过国外的一些教育实验,发现在学校环境下,同伴关系是影响听障生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大因素。本文通过探讨同伴辅导的策略,为听障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同伴辅导 听障学生 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Peer Tutor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Learning
YE Yujia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have entered special schools or learned with their classmates in regular school.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hearing,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will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in course learning and self-recognition. We found that, through som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abroad,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eer relationship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learning. This paper provide some thinking about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course learning and teachers' course teaching by discussing peer tutor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peer tutoring;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learning
《礼记·学记》亦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样在学校教育中,透过同伴辅导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导者与学习者双方的学业成的发展。近年来,特殊儿童与同伴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普遍受到关切和重视。特别是伴随着沟通障碍的听障学生,在普通课程的学习上较为困难,并且往往还面临着一些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的问题。从国外的近期融合教育的研究看,同伴辅导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运用。同伴关系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法由亲子关系或师生互动所得到的,同伴提供接纳、参与、学习与分享的机会,听障碍学生在教室情境中,借着与同年龄普通学生或是同为听障的同伴接触与互动,观察与模仿,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
1 同伴辅导的理论基础
1.1 同伴辅导策略的概念
同伴辅导的理论基础来看,社会学习论的观点认为:同伴是增强的代理人,是社会的楷模作用者,透过同伴间的直接教导、观察学习、实际参与活动、以及协调、磋商等各种方式不断地修正或建立其行为。在认知发展论中,对同伴关系的看法是:随着同伴间互动,以及冲突经验的增加,个体从统合、交互作用的同侪关系中,有助于个人认知的发展。
同伴关系对学龄期的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龄前的儿童的人格发展主要受父母的影响,而学龄期间的人格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则主要建立在同伴关系上。在学习的环境下,同伴的沟通互动,对于语言、价值观、符号的组织及逻辑思维等社会知识的获取有着其很大的必要性,因此良好的同伴互助,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
同伴辅导是一种适用于各个领域和年龄层次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监督下,年龄相近的学生运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种类型的教学策略主要用来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帮助其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学习概念。同伴辅导教学的进行利用学习能力较佳者协助学习较弱者来提升学习能力外,同时也因为透过同伴间的相互接触与知识的相互交流,从而获得判断、经验、技巧等隐性技能。
1.2 同伴辅导策略的分类
国内外关于同伴辅导的类型尚未有统一的形式,但从大多的研究文献上看,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 (1)同伴个别指导:是同伴小老师的主要形式,由教师来挑选和训练小老师,来个别指导听障学生。(2)同伴楷模:以同伴作为模仿的楷模,即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位同伴楷模,示范适当的行为给听障学生。(3)同伴督导:听障学生无法独立去应对环境,同伴督导便协助他完成独立完成。(4)同伴引发训练:教师训练同伴,引发并维持社会互动的沟通的行为,改善听障学生的社会行为。(5)同伴辅助:一群同伴对听障学生个人熟识并关切,最能提供支持性的友伴及积极性的环境。
2 当前听障学生的学习所出现的问题
听障学生伴随着沟通问题,而沟通问题又常导致其学业上的困扰。因此听障学生在学业成就上,也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其次听障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也可能会有下列现象:不听话、假装听懂而混过去、常发呆、不关心人家说话,只顾做自己高兴的事;不按规定,想照自己的意思做;注意力散漫,情绪不稳定;态度消极被动, 易动粗等特征。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的萧金土教授对听障学生的个人适应问题做了以下的分析:(1)心理上,听障学生智力能力与听力正常的同学相类似但概念形成有困难。(2)沟通上,缺乏说话能力(发出难懂的语言),字汇测验有其限制。语言使用和理解有困难,尤其是抽象的主题,并且音质有问题。(3)学业成就上,平均水平低于其他听力正常的同学, 阅读能力对其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听障生有拼音困难,其能力与学习表现有很大差异。
3 利用同伴辅导策略促进听障学生的学习
3.1 同伴辅导策略的运用模式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总结来看,对于在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同伴辅导的策略,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模式:(1)运用同伴模仿。通过行为榜样的学习可以让听障学生藉由模仿他人的正确行为而改善或减少自己的偏差行为。教师安排榜样学生示范适当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增加班级内学生互动的机会,这种模式通常有利于听障学生的生活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学习。(2)运用同伴监督。适度地运用同伴监督可减少听障学生面对师长的压力,增强他们的配合意愿。 通过同伴关系的协助及督导,使得听障学生的生活纪律,及学习进度都不断改善提高,这种模式经常在值日、下课或维持班级秩序上实施。(3)运用合作学习。在学习中融入同伴辅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组织同伴合作来提供对听障学生的协助,另一方面也可鼓励听障学生分享看法与分担责任,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增进自我价值。但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与听障学生同组的学生的特质,并定时地巡视与指导,尽量给予团体鼓励。
当然也有一些影响同伴辅导的其他相关因素:例如语言的发展,社会技巧,先前的经验,教室的氛围,活动的性质和辅助材料等等,这些因素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同伴辅导策略对于听障学生学习的意义
根据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听障学生接受同伴辅导教学与介入策略后,在团体关系、语言沟通表现、参与班级活动的表现和学业表现等四部分,均呈现正向的成效。其次听障学生在面对老师时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由同伴辅导则可以营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气氛。同时听障学生能得到更多的注意,并且与同伴密切接触,在课程学习 上得到更多立即的、经常的回馈。可见,同伴辅导策略对于听障学生的学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兆祺.国中生物科同侪学习辅导成效[J].初等教育研究集刊,2012(3).
[2] 许继德.资讯融入同侪教导制英语补教学之应用[J].屏东教育大学学报,2009(1).
[3] Parkinson .The effect of peer assisted learning support (PALS) on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and chemistry[M].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2009:381-392.
[4] 张文京.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与实施[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