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媛
摘 要 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面对大学幸福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内容片面、形式单一等问题,探讨如何完善较好的教育对策,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开辟多样的幸福观教育路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幸福观教育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ppiness education Issues
CAI Mingyu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gfang, Hebei 065201)
Abstract Happiness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happines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more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ace of the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of Happiness existing content-sided process, in the form of single issues such as better education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measures to form a good education system, open and diverse educational path to happiness concept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appiness education; issues research
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幸福,可以说既是一种主观感受又是一种心理体验;既形成于自己的主观世界又与现实社会不可分割。良好的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形成高尚的道德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制约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培养的诸多问题。
1.1 学生片面的思想观念
幸福不等同于幸福观,幸福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出于对于自身某种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①而幸福观则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肯定的观点或评价,是个体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体验。可以说,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领域。如果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幸福观就是基于这种主观感受上的最根本的看法、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都存在于对两者的混淆认识,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
1.2 幸福观教育重视度缺乏
目前,在教育过程中,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往往偏重于成绩和知识的教育力量而忽视了幸福观的教育,仅把幸福观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且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多是以直接灌输式教育为主,以强调学生对于行为规范的奉行与记忆,这就使得学生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幸福感偏低,②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与服从,而没有对幸福观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
1.3 幸福观教育内容片面化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也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内容,同时对于幸福观来说也存在不同主体的差异性,而对于高校的幸福观教育来说,多仅惯穿于心理学教育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极少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素质教育、个体化等具体领域的主题联系起来;更没有与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
1.4 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化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来讲,在教育形式上的单一化极大的影响了幸福观教育的成效。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采用单一的讲述或灌输方式,脱离实际地向大学生灌输幸福观的意义。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往往混淆了幸福观与幸福的内涵,将幸福与幸福观等同而从二者的单一狭义面传导幸福的意义,并没有将幸福观的内涵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对大学生未来的教育指导作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的幸福观的树立直接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正确的树立三观。因此,大学生思政工作应把幸福观教育放在特殊的位置,通过各种集体性的、个体性的教育方式,组织各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助力其幸福观的形成。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青年大学生而言,有的同学遇到挫折时往往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外界因素,而有的同学对自己评价过高、要求过高,而在遇到困难时极易受挫。针对大学生群体中的种种突出现象,就更需要将幸福观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使青年学生在前进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
2.2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宏大工程,它反映在诸多领域诸多层面上,既需要国家意志的形成和体现,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自我努力。若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说到底离不开人的和谐,而拥有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幸福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期心理和谐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从家庭角度,大学生是家庭的未来,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家庭和谐,无数家庭的和谐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对于即将走向工作的青年人,健康积极向上的幸福观更有助于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纯净心理、发挥正能量。
2.3 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幸福是什么?幸福的答案可谓千差成别,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幸福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人类服务的,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的接班人,引导人类追求目标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要目标;而幸福的特性同样能体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有其良好的幸福观教育更有利于其有人生轨迹中减少偏颇,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3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与现实路径
3.1 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伴着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景象,各种新型的不确定性易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浮躁与迷茫,造成其对未来的疑惑和信心的不足。因此,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将其向正确的积极的思维方向上引导;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竞争加据、学业负担、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会不断加大,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培养其积极进取的勇气和精神,就需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丰富健康的情感。从而加强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其懂得幸福,建立科学的幸福观念体系。
3.2 协调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联合作用
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和对幸福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方面。显性教育是指社会、家庭、学校等有意识的安排的对其关于幸福形成的教育;而隐性的教育是指在日常在活中大学生所切身感受到的各种人文情怀以及教育者所无意识中所传达出来的非有意安排的教育。一直以来,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多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分离,有时表现出自相矛盾的倾向。若在现实的教育中将二者有效的结合,③使大学生在掌握理性层面的基础上与感性因素有效结合,则为其幸福观的升华创造良好的前提。另外,对其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对幸与不幸的认识,幸与不幸是相对存在的,幸福也是相对于不幸而言的,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有利于其有生活中求得幸福,求得良好的生活体验。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良好的校园文化、优雅的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灵魂。因此,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④创建一个团队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较和谐的校园氛围,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为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各项选修课、必修课,在围绕专业设置课程的模式基础上,推出与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广泛结合课程建设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等全面发展,以实现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实现其人文与自然学科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幸福观。
注释
① 冯建军.德育教育: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J].高等教育,2011(5).
② 幸福八问——四名知名学者谈幸福[N].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
③ 龚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J].当代青年研究,2006(2):52-54.
④ 曹辉,朱春英.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J].教育探索,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