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回归人文

2014-07-05 00:42陆万荣
考试周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人文教育学情

陆万荣

摘 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脱离学生实际。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第一课《规则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为学习者设计教学”,遵循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特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学 学情 人文教育 《规则的演变》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看到刚刚踏上社会的“90后”、“富二代”、“官二代”曝出的一些社会新闻,如“马加爵”事件、“许霆案”、“我爸是李刚”事件、“李某某”事件等,社会反响强烈。这些事件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乱象,追根究底,很多人将其归结为道德良知的缺失,归咎于教育的失败。但教育究竟失败在哪儿?是缺少道德说教还是缺乏榜样示范?当然,产生这些事件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家庭的,又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从学校教育角度看,对青年一代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更迫切。科学探求的是客观规律,人要求“真”;艺术追求的是主观情感,人要求“美”;人文崇尚的是精神境界,人要求“善”。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上述事件表明,这些从学校教育走上社会的青年缺乏的是人文素养。

对学校教育来说,人文教育课堂要尤为警醒。这种重要性正在日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历史与社会》学科就是这样一门承担这种重要任务的课程,人文性是它的特色,也是它的宗旨所在。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本质就是做人的素养。人文教育是一种主要基于人文主义课程的教育。人文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惟智教育的偏失”。《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就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个目标一定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教材中所预设的故事。所以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必须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教师要从分析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将开发教材的人文价值与开发学生的人文价值相统一,目的是培养人。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脱离学生实际,人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水到渠成,反而有临场作秀之感。殊不知,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才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找准学生、教材和课标的契合点。其实《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每一课,总能找到这样的契合点。找到这样的契合点,即使教师在一堂课内只讲了一个案例,甚至只是提到一句为人处世的心得体会,学生也能心领神会,身在课堂,心向往之,对学生起到人文境界提升作用,那就是教师的成功。

这种成功,一定是立足于学情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仔细分析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弃过多、过高甚至空洞的说教,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使课堂真正成为人文教育的舞台,只要更好地达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课堂本来就可以更轻松,学生本来就可以更喜欢这门课。

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七单元第一课《规则的演变》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为学习者设计教学”,遵循历史與社会课程的人文特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厘清教学的主题和学生的学情

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围绕现代社会“变”的主题,引导初中学生逐渐融入社会,对生活的感知不断加深,教材设计三课一探究的教学主题:第一课规则之“变”,初中学生正在逐步形成“规则观念”,认识规则、制定规则、遵守规则是生活的基本内容;第二课传媒之“变”,传媒的变化见证生活的历史,学生开始参与社会交往,现代传媒开始深刻影响他们的生活;第三课生活之“变”,物质生活的变化影响精神生活的变化,感受生活的历史,汲取做事为人的智慧;第四课探究区域之“变”,感受局部区域的变化。

其中第一课规则之“源”,是规则存在的前提和根据(必要性);规则之“变”,是规则具有历史阶段性,规则要适应时代的变化。

对本课的基本学情分析主要有:

1.自我意识苏醒,社会认识加深。

随着当代青少年身心的发展,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自主性逐渐增强。同时,生活上也遇到许多必须由自己做选择的问题。这时他们会自觉地把自己和身边的同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调整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这些变化促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发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产生许多全新的体验和极其丰富的情感,特别是有一种强烈的被人理解、受人尊重、被人接受的需要。对他人给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变得敏感起来,逐渐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认识进行对照,从社会角度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种自我评价和自我判断一定要建立在人们对社会规则的基本认同的基础之上,自我意识的苏醒必然开始思考社会规则。

当然,自我意识的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即趋向“主观化”。与儿童期显著不同的是,这时青少年不愿意盲目地追随他人,喜欢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价外部事物。这是由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的,他们开始通过自我意识认识外部事物,用自己的观点认识和评价外部事物。正是由于这一特点,青少年个体就会对规则进行反思,并采取一定的态度:拒绝或接受一定的规则,按照自己接受的规则、价值观念行动。

自我意识的主观化发展,一定是在不断调整中形成的,客观的社会规则和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发展促进了这种调整。但是,青少年刚刚步入社会,外部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一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当他们习得社会规则、遇到各种挫折时,会做出各种尝试,有些尝试的结果如果保护了自己并从中受益,慢慢就接受为自己的规则;相反,如果有的尝试使自己受害,就会逐渐淘汰这些规则。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呈现各种社会现象,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或者假设,让学生走进案例中,作出各种判断和选择,以事实结果的利害关系使他们形成一定的对待规则的态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体现了民主。

2.互动交往频繁,被动让位于主动。

青少年的社会关系不断拓展,他们接触到的不仅是同学、父母、老师、亲戚朋友,还有很多媒体、很多社会人,他们要学会独立地与他们打交道。即使是与师长的交往,随着个体独立性的增强,两代人的纵向联系也变成双向联系。他们不再唯命是从,而是有选择地执行家长和教师的指令,而且会对师长的言行进行分析、评论,并且对师长传递的社会规则不以为然,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当然,其中也有继承、顺应的方面,但他们不再机械地按照社会规则的要求行动,而是开始对社会规则进行反思,只有那些经过他们的反思并为他们所接受的社会规则才能在他们身上产生持久作用。

随着独立性的增强和心智的不断成熟,青少年开始怀疑师长的权威,而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则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个体与同龄群体的交互作用是促使其规则意识及行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同龄人往往是青少年直接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学习各种社会行为模式的平台,有利于促進群体社会规则的融合,相互影响从而引导个体的行为,开始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那些幼年时由师长强化的规则逐渐被有选择地接受,强加的规则使他们想方设法地逃避甚至公然对抗。所以“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是本课需要创设的重点教学环节,教师要预设人际交往的不同场合,比如对“班规”、“组规”、“家规”等的讨论展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精神,在课堂中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学生受到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的熏陶。

3.自觉反思增多,关键在于内化。

青少年在思想、行动上不断增强独立性,也表现在对规则的经常反思上。如果是他们不认同的规则,那么即使受到权威的逼迫,也不会遵循,反而会因此而做出叛逆行为。因此,只有将规则认同、内化为自觉的要求,才能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这个过程需要青少年理性地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规则进行反思。如果反思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对先前掌握的规则从内心认同,并将其内化为一定的价值观,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按这种价值观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反思的结果是否定的,他们就要怀疑先前的规则,这种怀疑通常会摧毁先前已认识的规则。当然,有些社会规则就其本身而言是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文化情境、社会条件下,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例如,关于遇到摔倒的老人“扶不扶”的讨论,其实就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行为规范,与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相冲突。但是,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少年可能因此形成错误的行为规则。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以自由思考和自由讨论的时间,甚至通过情境体验和生活体验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缩小规则与社会现行价值趋向的距离,将规则内化为自觉行为。

只有经过认同的规则才能产生长期、稳定的影响,才能真正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转化为自觉行为。可以这么说,青少年到成人阶段,贯穿规则的反思、认同和内化。在本课的教学中,关键是教师怎样引领学生反思,给学生提供更多资源,更多自由,进行更好的剖析,并上升为学生的认同和内化,所谓人文教育的目的和关键是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3]

二、援引案例,突破重点难点

《规则的演变》一般需要突破两个重难点问题:一是规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和更新的;二是规则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出来的。

落实课程标准中对规则的重要性和作用的体验,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一。而初一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好奇心较强,对同龄人关注较多。如何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公共空间意识,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开发和利用各种案例。“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各种案例所构成的课程素材,其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的经验才能被激活而得以彰显。案例和设问的挑选,要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有趣,又要新奇,最好是“鲜活”的。只有那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活力的案例,才能最终实现潜在的教育意义,使之升华为学生内在的人文品质。

就本课而言,新修改的教材采用了五个案例说明“规则”是可以变化的:可以“从无到有”,也可以被废除,还可以不断完善。从逻辑上讲,教材作这样的修改是比较严密的。采用的事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将原教材中“元春省亲”和“2002年春运听证会”等老旧的事例换成“动物保护立法”、“废除农业税”和“燃放烟花的规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增强学生情感升华的效果,因为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一定是要走进学生的内心的。

当然,我们如果结合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以身边的事例、以自己的所知探究规则的变化,效果一定会更好。所有的案例并不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更新、更有创意、更贴近杭州学生实际的案例被不断发现和运用,如“五水共治”、“食品安全问题”、“钱塘江涌潮吞人问题”等,在这些事例的讨论中,相应的规则为什么要制定,旧的规则为什么要变,又怎么变?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闪耀人性的光辉。“规则”作为一个话题,引出的是人文精神。

三、创设课堂情境和学生活动

民主意识、人本意识,有些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大家认同并保护共同利益的规则,才会遵守。但是初中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部分学生主人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应对社会复杂现象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防范意识,引导他们不断体会、体验社会生活中的规则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情境,特别是就人际交往中道德和法律、人情和法律等两难问题,让学生展开假设,不论结果如何,在众说纷纭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不断进步。例如:“孩子让父母遵守的第一条家庭规则”、“超市自定规则:下班搜查员工随身物品”、“公交司机不让肮脏的拾荒老人上车”、“摔倒老人无人敢扶”等事例,学生各自表述自己的理由,表面上看争论不休,最终可能形成不了一致意见,但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教师要有宽容的态度,并认真观察和仔细倾听,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感受,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

四、教学效果和反思

《规则的演变》一课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在規则面前的话语权:“规则,我也有说话的权利。”同时,规则是与时俱进的,“规则是可以更改的”,要不断完善规则。规则是大家一起制定、共同参与、多数人认可的规则,所以会自觉地遵守。如果学生有了这些体会和收获,那么本身不就体现着“民主”、“法治”、“开放”的人文主义精神吗?

当然,学情只是教学的出发点,是开始而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拘泥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需要,要注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适当提升思维层次,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有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有学生说:“现实中,老师、家长,根本不讲理,规则都是他们制定的,我们只有遵守的份,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们没法改变现实。”类似的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帮助学生分析?当然,学生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正反映了学生具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吗?

从学情出发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灵活处理教材,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鲜活的,不能仅靠说教和灌输,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从生活现实中体悟,在体悟中实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精神.陕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5).

[2]常汝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4.

[3]吴秀云,韩雪荣.人文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之我见.河北:衡水学院学报,2006(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人文教育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