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萍
摘 要:曾经看过一本题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真是感同身受啊!以母亲的角度写一篇以“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为题目的文章,从兴趣、意志等方面来跟各位父母分享一点家庭德育教育的心得。
关键词: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兴趣;意志;人格
一、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人生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当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一个朋友的孩子读小学时,对闹钟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好奇,便动手拆了自家的闹钟,父母很支持孩子的这一做法。其间他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父母又因势利导送他去学奥数,他对数学热情不减。最终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不一样的家长就可能造就不一样的孩子。
二、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独立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会遇到外部困难和障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当他们最终达到目标会觉得来之不易,从而获得一分与众不同的满足感。他们会因此而骄傲,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当孩子再次遇到困难然后又重新振作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激励表扬。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目标导向法、独立活动法、克服障碍法、自我控制法、表扬法。
三、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做不好,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关注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对于孩子自己的观点我们也要充分思考后再给予回答。有一天我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对我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当时我马上回答:“别这么说,××是个好孩子。”当时我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不想他对别人过分地指责。但事后想想很是不妥。孩子毕竟是在向我表达观点,我不加分析地就一口否定,等于也否认她对小伙伴的判断力。孩子不喜欢他人总有一些理由。还是得同孩子聊聊,问问她:“××对你怎么了?他哪里做得不好?你打算怎么帮他?”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孩子间的问题。这样更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父母是朋友,是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行动起来吧,努力让自己成为好父母,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良方。
(作者单位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