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解决问题”成为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014-07-05 14:30陈瑶
新课程·小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型解决问题情境

陈瑶

非常支持学校把“计算课”“练习课”“解决问题课”这三种重难点课型作为本学期的数学课程研究重点,而且在“市教科院督导检查”这样重要的活动中推出这三节重难点课,本身也体现出我们学校数学研究的朴实与务实!

很有幸代表学校呈现“解决问题”一课的研究,心中有压力,但也很期盼。我很想把我对《解决问题》这种课型这么多年来的理解融入我这节课中,让教科院的专家们为我“把把脉”,看看我对这种课型的理解和实施是不是正确的,还可以怎样去努力?

“解决问题”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行动口号,它给国内外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决问题”教学也因此受到更多的重视,那么什么是“解决问题”教学呢?一般认为,它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也不断推陈出新,正如课后研讨中,教科院康博士提到的:“有些老师侧重在‘能够解决问题;有的老师侧重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老师侧重在‘体验策略多样。”这些其实都带给我一系列思考:

一、为什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我开始设计这节课时追问自己最多的问题。结合以往的体会我就给自己这节课有四个目的定位:获得信息、训练思维、了解生活、明白事理。其实这也是我多年来教学解决问题课型所追寻的,所以大家会看到,这节课上的所有信息与素材都是我精心去采访、收集、照相得来的;所有的数据我都经过反复演算,打电话给兴趣组的老师核实真实性才用上的;所有的情境都是真实的,就在我们身边。大家还会看到,每个问题解决后,我都会有一个谈话环节“××每个字大约要写1分钟,你体会到了什么?”“每节课都要训练这项基本功达18分钟,说明什么?”“了解了老师的工作时间后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其实这些设计都是想让学生一节课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获取了身边一些没有留意到的信息,从中了解生活,也从每一个解题的答案去明白事理。我觉得渗透这些,会让我们的教学更有“魂”。

至于“训练思维”,那更是解决问题教学的“血与肉”了!我在第二个思考中会重点谈到我的理解和我的做法。

二、怎样“解决问题”

我们执教者时,常会遇到一些在“解决问题”题型中特别有障碍的孩子,他们要么是连题都读不懂;要么是不知哪些信息有用,怎样用,加减乘除乱猜;要么是方法都懂了,就是算不出最终的結果和得不出最后的结论。这些其实都寓示着这些孩子在“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列式解答”中各有弱项,所以,解决问题真的是综合技能的最大考验。而如何把这些技能渗透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反复学习逐渐形成?

我认为应是建立数学模型,加强思维训练。

这节课中,我不断地让学生从我创设的情境中去主动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甚至会让他们勾画关键信息;用关键词在草稿本上罗列主要信息。我还主动提供信息,但要指定信息让学生提不同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环节中的技能培养,那就是:“简化信息”,理解信息间可能产生的数量关系。长期训练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而对新授课环节,由于“连除问题”学生以前解决过不少,有经验,所以我把训练思维的重点放在:说清每步的思路和方法的对比梳理上,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思路的反思和表述能力,这一点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经常使用。

而分析法和综合法的适当渗透也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不一定都从信息到问题去思考,有的时候不妨从问题入手去找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不错的思维方式。

其实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还经常用到以下方式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1)用简短的标题或画线段图等图示分析数量关系;(2)改编应用题的训练;(3)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

三、解决“怎样的问题”

由于本课是我在本单元中提前拿出来上的,学生的计算基础还达不到解决书本上的问题,所以我只能换素材。

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对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至关重要。

而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解题欲望呢?我一直秉承的是让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基至有时可以从一些毫不起眼的问题入手。所以,我这节课上的“书法作品展示加写每个字时间的采访并解答”以及课程辅助活动中的“十字绣组”“篮球组”“编织组”“陈老师的工作时间计算”,这些素材都很小,而且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他们能不感兴趣吗?

我整整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想素材,收集素材,编题。而真正写教案也就两个小时,因为平时的解决问题就是这样教的。这种类型的课真的不能“临时抱佛脚”,因为所有的训练到不到位,学生都会有最真实的体现!

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密切,离开了生活,数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解决问题”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后专家们的认可让我坚定了“解决问题”课型的研究方向;“解决有价值的身边的问题,积累解题策略并梳理、在解决问题中适时育德育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解决问题”就在生活中而且是有用的!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蜀小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课型解决问题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