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黎
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应努力突出“真”“善”“美”的价值引导。因此,单纯而空洞的口头说教学生不爱听,更不用说会落实到行动上。体验式活动摒弃了以往的“苦口婆心”式的说教,将教学重点落在活动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发现,通过活动思考、成长。
一、课堂活动,“虚”“实”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一定的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并逐步转化为个体的品德。但由于课堂的局限性,学生的体验活动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模拟相应的情景。
如,笔者在《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是这样设计活动的:
照片三:校园里发生火灾
(1)学习火场逃生知识
师:着火了怎么办?
生:逃出去。
师:怎么逃?
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扶着墙逃。靠着地面逃。
师:你真厉害,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遇事不慌张,能记住逃生知识。
【板书:遇事不慌张】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火场逃生自救的方法。
(课件播放火场逃生自救的视频)
(2)模拟打“110”的情景(同桌模擬对话、指名交流)
师:逃出火场,如果身边有电话,我们可以——(做打电话的动作)
生:拨打电话(“110”“119”“120”)
师:这些都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急救电话,发生火灾时应拨打“119”火警电话。
假设我们学校火灾了,你怎么拨打这个火警电话?你怎么说?
生:要说清哪里着火了。
师:那你愿不愿和唐老师来演一演?
(交代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时间、地点,几号楼几楼,火势大小)
师:你说得越清楚、越准确,越有助于消防员找到失火地点,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但这样的紧急电话,我们可不能随便打哦!
火灾场景可以模拟,而学校里的危险则是真实情景,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他们去看、去听、去想,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还是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为例,执教者设计了一个真实的场景:
照片四:一个同学把手放在饮水机的热水龙头下。
生:这样会烫伤手的。
师:不正确的方法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先接冷水,再接热水,水不宜过满。
师:你能上台做给大家看看吗?
生演示。
师:看来,一个同学倒水没有什么问题。但有的时候,比如,体育下课了,同学们都很渴,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出示课件)
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该怎么办?
生:大家应排好队。
师:同学们听从了你的建议,看——(出示课件),现在不仅井然有序,还避免了危险。想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做事讲方法也很重要。
【板书:做事讲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现场模拟,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悟、悟中得,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而且能促进道德观点的内化。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学生的“饥饿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散发品德课的时代气息,展示品德课的生命活力。
二、课后实践,学以致用,回归学生的本质生活
在执教品德课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一到下课,往往把教师的叮嘱抛之脑后。这就提醒我们,只有把品德课堂的内容有效延伸到课外,由此及彼进行拓展,才能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在小学品德教材中存在许多留白处,给教师二度开发教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这样设计结尾:
“温馨贴士”来提醒
1.师:我建议同学们为我们的校园制作一张安全小贴士,让这些警示语时刻提醒每一个人。
2.展示交流同学们写得“安全小贴士”
3.师:小卫士们,只要你们牢牢记住大家的“安全小贴士”,那么,就可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4.最后,唐老师祝大家平安、健康、快乐每一天。下课铃声即将响起(铃声已经想起),我们会怎样安全有序地回到教室呢?同学们,就请你以实际行动来告诉在座的老师吧!
最后一个环节其实是对本课的一个留白,让学生排队回教室,观察他们的表现,看看他们是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升了安全意识,能够文明有序地排队。而设计“温馨贴士”也可以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做的安全的小贴士张贴在校园里,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体验往往是在活动中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教学场所,积极扩展教育资源。体验活动不仅能在课堂中开展,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如,在教学《逛商场》前,教师可组织学生逛逛商场,让学生自己独立购买所需物品;如,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可组织学生参与学校食堂工人的工作,或采访食堂工人……
总之,体验活动在品德课中是不可或缺的,但也不能滥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体验活动,并要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活动的安全性。体验活动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体验中成长,那么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点拨,在活动后的总结提升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杨文娟.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资源整合.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