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与推恩

2014-07-04 20:30
党建文汇·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晁错诸侯王封地

西汉初年,中国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由于刘邦推行同姓分封制度,大量分封刘姓皇族为诸侯王(即封藩),导致国内出现了许多诸侯王国。这些王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大的王国动辄拥有几十座城池,据说仅齐、楚、吴三个王的封地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众多的军队(七国之乱时仅吴国就发兵20万),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财税权和官吏任免权,俨然是一个半独立的国家。刘邦在世时,这些刘姓诸王还畏威怀德,不敢胡作非为。等刘邦死后,随着朝廷中功臣宿将逐步凋亡,以及诸王与皇帝血统的逐步疏远,这些实力雄厚的诸侯王们开始日渐跋扈起来,干弱枝强的问题日益突出,构成了对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的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汉政府从文帝开始,历经景帝、武帝,进行了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以削弱诸侯国力量、巩固中央政权为核心的改革。而这其中又以景帝时的削藩和武帝时的推恩为最重大的改革。这两次改革虽然目的相同,但方式手段却迥异,而最终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其中奥妙颇为值得人们深思。

削藩改革是御史大夫晁错于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大刀阔斧地剥夺诸侯王的封地,削弱其权力,对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晁错认为,这些诸侯王,特别是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是必定会造反的。削藩会反,不削藩也要反。削藩,反得快,祸害小;不削藩,反得迟,祸害更大。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朝廷决定,更改法令三十条,削夺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赵王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削藩令一出,就捅了诸侯王的马蜂窝。次年正月,吴王刘濞就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随即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印、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响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叛军数十万浩浩荡荡直入河南,势不可挡。汉景帝在惊慌之下杀了晁错,试图安抚七国,但也无济于事。最终幸亏朝廷有梁王刘武(景帝弟弟)死守睢阳,阻滞了叛军的进攻,又以名将周亚夫为帅,出奇兵断叛军粮道,才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然而,这场让改革者和国家都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战争,却并没有能够解决封藩问题。最终解决封藩问题的,是28年后(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根据主父偃的建议而实行的推恩令。

推恩令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但又极其巧妙。汉初原本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推恩令则规定诸侯王所有的儿子都有继承权,都可以在原有的王国中分到一份土地。这一政策表面上以“关怀”诸侯王的庶子们、实践“仁孝之道”为幌子,实际上却是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按原有的继承制度,王国代代相传,规模一直不变,始终是朝廷的心腹之患。而推恩令一下,过一代,一个诸侯王国就会一分为几,甚至十几。即使是吴、楚、梁那样拥有几十座城的大国,不过分上一两代,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再也构不成对朝廷的威胁了。

推恩令颁布后,诸侯王势力迅速瓦解,很快就“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只能老老实实做顺民了。

如前所述,削藩改革代价惨重而成果有限,推恩改革兵不血刃却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简直是天壤之别。

削藩和推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利益诉求是复杂交错的。绝对的非黑即白、“汉贼不两立”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各方既有矛盾之处,又有利益的交集。改革者们如果不进行深入分析,而推行简单粗暴的政策,就会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人们都赶到对立面去,这样轻则增加改革的成本,重则直接威胁到改革的成败。而如果改革者们能够学会与各方共舞,分析出各种势力的根本利益所在,尽可能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交集,就能够建立起最广大的改革统一战线,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行。

(摘自《学习时报》 张剑锋/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晁错诸侯王封地
最早的名片
“国家”一词的由来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
谁是诛杀晁错的幕后凶手
晁错赌政治:谁玩了谁
冤哉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