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的历史书写

2014-07-04 09:28林琳李卓然
青年文学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

林琳 李卓然

摘 要:新历史主义不再将文学与历史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互文性,本文试从格林布拉特所提出的三个核心观点“流通”、“颠覆”与“抑制”,来解读描写非洲独立国家的重要作品《河湾》,分析作者奈保尔如何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而实现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流通;颠覆;抑制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01

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是当今世界文坛十分引人注目的移民作家。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那些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第三世界国家。 根据考察到的实际情况,奈保尔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冷酷地揭露了后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政治。《河湾》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蒙博托当政时期的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为蓝本,呈现了这期间当地人民经历的社会动荡不安和政治腐败的真实情况。 基于该长篇小说揭露了非洲后殖民时代的黑暗,并客观地再现了这段非洲现代史,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解读《河湾》,讨论历史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贴切的。 以格林布拉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者不再认为历史是文学作品的背景而强调历史和文学之间有着积极互动的关系。 流通﹑颠覆及抑制等概念是新历史主义文学的凸显主题,也是《河湾》的主题。在新历史主义学者看来,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与他同时代的社会主流思想相流通的过程。 对这种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主流思想提出的质疑即是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的颠覆,而抑制则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际效果。

一、流通

“流通”本是一类经济术语,由格林布拉特首次使用在文学领域并出现在他的文章“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中,“所谓的流通就是对社会意识的一种反应和互动”。[1]具体而言,是指一切文本都受到当时背景下的历史、文化、体制立场的影响,都具有社会历史性。格林布拉特曾提出“文学文本世界中的社会存在以及社会存在之于文学的影响实行双向调查”。[2]应该观察文本所反应的社会规约和意识形态,同时不能孤立的解读文本而要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历史性。那么,文本本身也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在小说开头奈保尔写道:“和非洲其他国家一样,这个国家独立后又经历了动乱”。[4]这不仅体现在河湾小镇,整个非洲地区都充斥着军事政变、部族混战、经济破败不堪等。因此“非洲悲观论”一度被多次提及。奈保尔正是以河湾这一地区为代表,以文学为手段,向世界人们反映了当时非洲的真实状况,所以,文本的形成与当时的历史现状是不可分割的。 《河湾》所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非洲,到处充斥着仇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大人物”正是以20世纪60年代刚果共和国的独裁者蒙博托为原型创作的,此人“在公开场合,总是戴着貂皮帽子,提着一根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杖”。[4]任何“国策”的制定都取决于“大人物”的想法。真实的蒙博托在刚果也正是以这种高压、独裁、冷酷的手段统治当地的无辜居民,使人民生活在恐惧中。可以说,奈保尔非洲题材小说的形成与当时社会背景互文的同时,也反映了非洲的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真实的社会现状,这就是文本与历史的一种反应和流通。

二、颠覆和抑制

格林布拉特的“颠覆”与“抑制”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具体来说,“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效果”。[3]二战后,非洲地区民族独立成雨后春笋之势,劳苦大众都天真地以为可以拥有平等的生活,但真正的非殖民化既没有带来财富与和平,也没有带来公平与正义,文明的发达国家只是改变了剥削的外在形式而实质性的压榨没有丝毫不同,反而变本加厉且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诈平民。作者入木三分的描述颠覆了人们理想中的非殖民化。作品中的“大人物”宣称为人民带来平等,但是实行的是狂热的民族主义。主人公萨林姆,试想着在河湾小镇经营小店来实现人生理想,但动乱的局势始终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最终小店被“美其名曰”地国有化,自己也被关进监狱。这所谓的国有化,并不是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满足国家经济需求,而是转移给新的代理人。

对于格林布拉特所提出的“抑制”概念,奈保尔在《河湾》中也有所体现。 虽然萨林姆意识到发达国家的猥亵,但他内心深处对其批判地并不彻底,为了讓自己看上去很体面“他打网球,喝葡萄酒,说法国话,戴墨镜,穿西服——西服的翻领很宽,翻领的顶端微微向下卷”。[4]这使他在小镇上以欧洲范著称,同时说明萨林姆自身很矛盾。一方面鄙视欧洲的伪善而另一方面又刻意效仿欧式“文明人”。表明他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反抗并不彻底、立场并不坚定。 这一点在费尔迪南的身上也有所体现,他接受了非洲当地的殖民式教育,对大人物盲目崇拜,后被委任为河湾地区的专员,然而,萨林姆在与他会面时,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政坛新秀,却是奄奄一息的模样。他对萨林姆说:“我们全都要下地狱,大家内心深处都知道。我觉得我被利用了。”[4]通过这番话,可以看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西方国家的傀儡,行径是如此的荒唐可笑,但是,他没有马上采取措施改变现状,而是在委曲求全,等待着死亡,这也反映了费尔迪南对社会现状的默认。

三、结语

《河湾》这部作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文化、及发展问题给予了深刻的思考。流通、颠覆和抑制这三个新历史主义核心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实践视角,它重点强调历史与文本的动态相互作用,最终实现文学虚构与历史存在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Greenblatt, Stephen. 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2] Greenblatt, Stephen. 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0.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V.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
紫杉酚纳米纤维对肿瘤生长和新陈代谢的抑制作用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抑制分析
论《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宗教权力关系
《亨利四世》中的颠覆与抑制解读
直面历史
奇观电影对影像本体论的颠覆与重构
新历史主义分析《白鹿原》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