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网络文化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2014-07-04 04:32刘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

刘阳

内容摘要:军营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军营文化类型,不仅丰富发展了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领域,同时为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和平台。面对军营网络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对其内涵功能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再认识再研究。

关键词:网络文化 军营文化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服务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军营网络文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逐渐进入军队政治工作视野。

一.军营网络文化内涵的再认识

军营网络文化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互联网网络文化影响下,在军营网络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军营文化形态。军营网络文化应包括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所有军营文化表现形式。按此视角军营网络文化可划分为由内向外辐射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前面所说的、狭义的军营网络所特有的文化部分,第二层则是传统军营文化的“网络化”部分。如网络教育、网络图书馆、网络影视和音乐等等。这些在内容上属于传统型军营文化,形式上却利用了网络,因此既可作为传统军营文化在网络上的延伸,也可看成物态意义上的军营网络文化。第三层则是军营文化通过网络向外部的辐射部分。如军营各局域网向军营广域网的辐射部分,最突出、最明显的是各部队工作动态、官兵思想反映、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等。需要注意的是,军营网络文化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服务对象而区别于互联网网络文化。

军营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军营网络文化载体的开放性。军网作为军营网络文化的载体,是由许多网络组成的网际网,各个网络互连互通。开放的网络为军营网络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空间。同时,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它不能为任何机关和官兵个人所独有,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集中式的管理。二是军营网络文化主体的自由性。广大涉网官兵作为军营网络文化主体,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发布自己的文化成果,尤其是在军网上可以虚拟身份,不像现实中那样受到各种身份的限制和约束。三是军营网络文化内容的共享性。军网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信息不会因为有人用过而减少。军营网络文化的内容在网上可以自由传播,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

军营网络文化的载体是网络,它的结构开放性、影响广泛性、资源共享性、交往互动性、形式虚拟性等特征,吸引着官兵,影响着官兵。作为军营文化的组成部分,军营网络文化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军营文化中显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生命力,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军营网络建设和使用比较好的单位,其军营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官兵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也明显不同。这就说明,军营网络文化在整个军营文化中地位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作为军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营网络文化可能成为整个军营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形式。

二.军营网络文化功能的再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与基础,也是其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军营网络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功能的发挥是直接关系到军队政治工作整体效能发挥及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概括地讲,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其他传统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

(一)导向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传输介质,充分利用军营网络信息资源,通过采取网络新闻、时事动态、热点评析等形式,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法,把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也称导航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规范导向。它是军营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的性、超越性的本质体现。导向的核心是引而导之,而不是制而导之,重在启发自觉。从根本上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进取心是人的共同特征,利用人的这种进取心引而导之,就能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开阔官兵视野,有效发挥引导吸引官兵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二)保证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保证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对党的新理论新政策讲解、先进事迹的宣传、热点问题的解答、网络论坛等形式,进一步坚定牢固的理想信念、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使广大官兵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达成共识,消除政治上的分歧与偏向;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偏执性;在行动上达成统一,防止行为越轨和行为异常,为部队全面建设、官兵自身素质提高创建良好的政治思想条件。它表现在官兵的思想、行为层面,而不是在物质、制度层面,这是军营网络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

(三)育人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主要是指利用网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所独具的隐蔽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以培养新时期“四有”军人为目标,培育官兵思想素质为立足点,提高官兵智力、心理素质为基本点,通过采取网络远程教育、网络图书馆、网络文学等形式,全面提高官兵思想、文化、道德、心理素质。军营网络文化的知识聚集能使官兵在能力的开发上有了知识源,在能力的提升上有了信息源。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生形式——博客和维客在知识的汇总方面做得更为出色,有人甚至把博客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工具,提出要“用Blog化学习笔记”,“用Blog拓展个人学习兴趣”,“用Blog进行学术项目研究”,这些都强化了军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军营网络文化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渠道,也为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帮助。

(四)开发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开发功能主要指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官兵的内在潜能。在知识的传播上,军营网络文化起着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作用,无论是网络论坛、博客、维客的“知识轰炸”,还是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的“空前盛行”,都体现了军营网络文化在使知识从隐性向显性过渡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如:某位政工干部需要网上“如何开展谈心活动”的视频录像,如果他不会下载,就要学习如何下载;如果不会播放,就要学习如何播放等等,这无形中调动了学习的自主性,挖掘了内在潜能。军事训练综合信息网中有许多类似“百度知道”的问答类网站便是这一功能的体现,它并非直接查询那些已经存在于网上的内容,而是用户自己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发动其他用户,来创造该问题的答案,让用户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用户既是问答类网站内容的使用者,同时又是问答类网站内容的创造者。开发功能是军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延伸,也是自主学习功能的新发展。

三.军营网络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军营网络文化体现了前沿的价值观念和时代追求,既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同时是崭新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因而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技术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实践上的;既有手段方法上的,也有教育内容上的;既有对教育者的影响,也有对被教育者的影响。

(一)有利于实现主体与客体融合

网络中每个主体在浏览网页、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中都是受影响者、受教育者;由于每个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了解到的信息、知识及时传播出去,并影响其他人,同时也就变成了教育者。这种主客体的双重性既对主体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平等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有利于实现教育过程互动

网络传播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官兵可以平等、自主、自由、及时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体验和看法向其他人倾诉,也能及时得到其他人的及时回应。不良情绪由于有了倾诉对象而得到了排遣,快乐情绪由于有了分享对象而得到了强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使感情得到了交流,心灵得到了沟通,知识得到了传播。这种及时的互动能够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施教范围跨越

通过网络,主客体之间失去了时间隔阂,空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概念消失了,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人仿佛生活在一起。它消除了主客体间的民族、性别、年龄等界限,也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超时空性,使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和客体的感受,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性。

(四)有利于实现教育地位平等

网络社会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官兵的身份、民族、年龄、性别、籍贯,甚至学历、职务等带有很大的隐匿性。由于身份的隐匿性,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相互平等地交流沟通,畅所欲言地表达感受、看法,从而增强了思想观点的真实性、可信性,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完善路径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培育机制研究
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互动探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新时期网络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