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喜燕
【摘 要】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跟进教学思维,充分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设计问题情境,快速激发学习热情;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等策略,有助于让预习后的数学课堂焕发光彩。
【关键词】预习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由于个体差异性,学生在预习时,往往都是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来阅读数学教材。而笔者认为,应该让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处,让课堂焕发光彩。那么,该如何认识、对待和组织开展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呢?
一、跟进教学思维,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
学生课前的预习是个性化行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课程内容的体验虽存在差异,但仍不乏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的共识,这些都是教师可以预设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或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的想法。如果教师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充分准备,心里上将会有很大的依托,即“心里有谱”。
二、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经过预习后对新知的了解程度,是教师课前无法预知的。但有一点很明显,经过预习,学生起点更高。那么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漠视其预习结果,仍然由点到面逻辑地进行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呢?还是开放空间,各自调度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走向新知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首先应让学生呈现他们的预习成果,即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知识现状与思维过程,这样我们教师就更能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了。
三、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预习后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新鲜感”,这时教师要做有心人,尽可能设计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情境,提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学生预习不能触摸到的知识点中设置疑点,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盲点,添加一些探究材料给学生去领悟,让学生在争议中产生疑问,让他们带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
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初步对话,获得了对新知的朦胧感,但理解的程度却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交流互动,让一部分“先知”的学生带动“后知”的学生,使其一起趋向平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展示预习中的问题,交流释疑
对多数学生而言,预习行为是有限的,认识水平是初级的,基本缺乏创造性,他们只能提出“哪些地方不懂?哪些练习与习题无法解决?”等比较简单的问题,但针对性比较强,问题比较有价值。教师在此期间要及时了解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纠正其中的偏差,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互助,师生间的引导点拨,解决一些简单知识点上的疑惑。
如有学生在预习了《约数和倍数》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如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通过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学生通过预习能很准确地说出约数、倍数和整除的概念。但学生的预习又是比较浅显和零散的,不能把约数、倍数的知识和整除联系起来,而且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学生脑中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所以当学生提出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了倍数和约数的知识,把学生零散和孤立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知识体系。
(二)关注思维中的症结,交流释疑
通过展示质疑交流,已经解决了一些基本、简单的知识盲点,而在预习数学文本中,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知识的理解会不全面,会出现一些疑惑,或产生一些偏差或错误的想法,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辨,让他们明晰自己思维症结的所在。
五、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及交流,得到的大部分是一种结果,而具体的过程解释则存在着较大的探究空间。预习之后,一部分学生已经粗略地了解知识,但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个别学生有可能已经初步理解掌握,但不能以偏概全,仍然需要探究。通过组织学生体验、经历这个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经过数学探究实践活动达到解疑释惑,帮助学生由无序的零碎的思考变为有序的完整的知识建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是这个教学流程下最大的亮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感受知识成长的过程,从而透彻地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块的整合。
总之,在学生预习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有了新的挑战。教师要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焕发迷人的光彩。endprint
【摘 要】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跟进教学思维,充分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设计问题情境,快速激发学习热情;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等策略,有助于让预习后的数学课堂焕发光彩。
【关键词】预习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由于个体差异性,学生在预习时,往往都是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来阅读数学教材。而笔者认为,应该让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处,让课堂焕发光彩。那么,该如何认识、对待和组织开展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呢?
一、跟进教学思维,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
学生课前的预习是个性化行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课程内容的体验虽存在差异,但仍不乏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的共识,这些都是教师可以预设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或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的想法。如果教师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充分准备,心里上将会有很大的依托,即“心里有谱”。
二、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经过预习后对新知的了解程度,是教师课前无法预知的。但有一点很明显,经过预习,学生起点更高。那么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漠视其预习结果,仍然由点到面逻辑地进行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呢?还是开放空间,各自调度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走向新知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首先应让学生呈现他们的预习成果,即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知识现状与思维过程,这样我们教师就更能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了。
三、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预习后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新鲜感”,这时教师要做有心人,尽可能设计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情境,提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学生预习不能触摸到的知识点中设置疑点,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盲点,添加一些探究材料给学生去领悟,让学生在争议中产生疑问,让他们带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
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初步对话,获得了对新知的朦胧感,但理解的程度却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交流互动,让一部分“先知”的学生带动“后知”的学生,使其一起趋向平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展示预习中的问题,交流释疑
对多数学生而言,预习行为是有限的,认识水平是初级的,基本缺乏创造性,他们只能提出“哪些地方不懂?哪些练习与习题无法解决?”等比较简单的问题,但针对性比较强,问题比较有价值。教师在此期间要及时了解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纠正其中的偏差,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互助,师生间的引导点拨,解决一些简单知识点上的疑惑。
如有学生在预习了《约数和倍数》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如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通过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学生通过预习能很准确地说出约数、倍数和整除的概念。但学生的预习又是比较浅显和零散的,不能把约数、倍数的知识和整除联系起来,而且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学生脑中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所以当学生提出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了倍数和约数的知识,把学生零散和孤立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知识体系。
(二)关注思维中的症结,交流释疑
通过展示质疑交流,已经解决了一些基本、简单的知识盲点,而在预习数学文本中,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知识的理解会不全面,会出现一些疑惑,或产生一些偏差或错误的想法,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辨,让他们明晰自己思维症结的所在。
五、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及交流,得到的大部分是一种结果,而具体的过程解释则存在着较大的探究空间。预习之后,一部分学生已经粗略地了解知识,但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个别学生有可能已经初步理解掌握,但不能以偏概全,仍然需要探究。通过组织学生体验、经历这个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经过数学探究实践活动达到解疑释惑,帮助学生由无序的零碎的思考变为有序的完整的知识建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是这个教学流程下最大的亮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感受知识成长的过程,从而透彻地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块的整合。
总之,在学生预习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有了新的挑战。教师要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焕发迷人的光彩。endprint
【摘 要】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跟进教学思维,充分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设计问题情境,快速激发学习热情;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等策略,有助于让预习后的数学课堂焕发光彩。
【关键词】预习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逐渐暴露了不少问题。由于个体差异性,学生在预习时,往往都是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来阅读数学教材。而笔者认为,应该让预习和课堂教学和谐共处,让课堂焕发光彩。那么,该如何认识、对待和组织开展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呢?
一、跟进教学思维,做好知识及心理准备
学生课前的预习是个性化行为,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课程内容的体验虽存在差异,但仍不乏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的共识,这些都是教师可以预设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尽管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但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在理解上或肤浅,或模糊,或未知,甚至错误的想法。如果教师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充分准备,心里上将会有很大的依托,即“心里有谱”。
二、展示预习成果,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经过预习后对新知的了解程度,是教师课前无法预知的。但有一点很明显,经过预习,学生起点更高。那么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漠视其预习结果,仍然由点到面逻辑地进行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呢?还是开放空间,各自调度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走向新知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首先应让学生呈现他们的预习成果,即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知识现状与思维过程,这样我们教师就更能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了。
三、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预习后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新鲜感”,这时教师要做有心人,尽可能设计能引起学生“兴奋点”的情境,提升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学生预习不能触摸到的知识点中设置疑点,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盲点,添加一些探究材料给学生去领悟,让学生在争议中产生疑问,让他们带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搭建交流平台,顺利扫除疑难问题
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初步对话,获得了对新知的朦胧感,但理解的程度却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交流互动,让一部分“先知”的学生带动“后知”的学生,使其一起趋向平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展示预习中的问题,交流释疑
对多数学生而言,预习行为是有限的,认识水平是初级的,基本缺乏创造性,他们只能提出“哪些地方不懂?哪些练习与习题无法解决?”等比较简单的问题,但针对性比较强,问题比较有价值。教师在此期间要及时了解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纠正其中的偏差,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互助,师生间的引导点拨,解决一些简单知识点上的疑惑。
如有学生在预习了《约数和倍数》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如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通过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学生通过预习能很准确地说出约数、倍数和整除的概念。但学生的预习又是比较浅显和零散的,不能把约数、倍数的知识和整除联系起来,而且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学生脑中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所以当学生提出12的倍数到底有哪些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了倍数和约数的知识,把学生零散和孤立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知识体系。
(二)关注思维中的症结,交流释疑
通过展示质疑交流,已经解决了一些基本、简单的知识盲点,而在预习数学文本中,学生对于一些较难知识的理解会不全面,会出现一些疑惑,或产生一些偏差或错误的想法,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思辨,让他们明晰自己思维症结的所在。
五、创设探究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及交流,得到的大部分是一种结果,而具体的过程解释则存在着较大的探究空间。预习之后,一部分学生已经粗略地了解知识,但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个别学生有可能已经初步理解掌握,但不能以偏概全,仍然需要探究。通过组织学生体验、经历这个数学知识的生长过程,经过数学探究实践活动达到解疑释惑,帮助学生由无序的零碎的思考变为有序的完整的知识建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是这个教学流程下最大的亮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感受知识成长的过程,从而透彻地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块的整合。
总之,在学生预习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有了新的挑战。教师要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焕发迷人的光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