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烨++张妗娣
摘要:政治基金会是德国智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一方面具有独立于政府的身份,另一方面又与各大政党有着亲缘关系。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德国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机构工作十分活跃并产生重要作用。德国政治基金会在中国建立了五个常驻机构,其工作方式颇具特点,活动方式多样化,合作伙伴多元化。以特殊的角色定位为基础,以系统化的交往为手段,德国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机构成为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之一,并在德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以及中德关系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工作方式;公共外交;中德关系
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5833(2014)04002207
作者简介:杨烨,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妗娣,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智库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形形色色的德国智库,具有研究议题广泛、资金充裕和研究实力雄厚的特点,在德国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德国智库的一种典型类别,政治基金会一方面由于其非政府组织的身份,能够灵活地开展各类活动;另一方面,各大政治基金会与德国相应的主要政党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能深入影响德国政治的各个方面。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德国政治基金会研究和开展海外业务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德国六大传统的政治基金会中,目前有五个在中国设有办事处①。政治基金会作为德国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之一,其驻华机构能够在中国积极展开公共外交,不仅有效地宣传和推广了自身的价值观念,提升了德国国家形象,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德关系的发展。
一、 德国政治基金会及海外机构概述
近年来,智库在德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德国的各类智库为政府部门、政党、企业或组织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和观念,在引导舆论和辅助政府决策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政治基金会是一类特殊的智库,它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国内政治上,也通过设立海外机构对所在国产生了影响。
(一) 政治基金会:一类特殊的智库
随着智库在国家公共政策决策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学界对德国智库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德国智库的分类也各有不同。根据马丁·图内特(Martin Thunert)的分类,德国智库分为学术型智库和倡导型智库。学术型智库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课题研究,以其研究成果辅助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决策。学术型智库通常保持政治中立,避免对特定的政策议题表明立场Martin, Thunert , “Think Tanks in Germany”, in FriedrichEbertStiftung, [WTBX]Briefing Paper Shanghai (Special Issue)[WTBZ], September 2011. pp.4647.。倡导型智库则明确地致力于支持或促进具体的政策解决方案或政治目标,包括政治基金会、与利益集团相关的智库以及独立于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机构。
德国政治基金会是一类独特的倡导型智库,在德国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国主要有以下六大政治基金会:
作为倡导型的智库,政治基金会的任务是:对内通过政治教育,宣传和推销其政策思想;对外通过交往,宣传其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模式,以进行政治渗透冯仲平、孙春玲:《欧洲思想库及其对华研究》,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在资金方面,除了少数来自私人捐赠,德国政治基金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联邦和州的财政预算,官方资金的注入确保政治基金会“符合公共利益”引自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提供的内部资料,2013年4月22日。。在运作方面,虽然德国的基本法明确了基金会独立于政党的地位,政治基金会与政党的重要纽带在于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念;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德国的政治基金会与政党之间是“一种互生共补的关系”吴辉:《德国政党与政治基金会的关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7期。,政治基金会与政府职能部门有着多重联系。正是由于政治基金会介于官方与非官方之间的特殊身份,它在德国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 德国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机构
德国政治基金会建立之初,其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德国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国际地位逐步回升。同时,伴随着冷战后的全球化进程,德国六大政治基金会也日趋深入地参与到德国的海外活动中。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艾伯特基金会为代表的德国政治基金会开始建立海外关系网,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仅局限在个别的西欧和拉美国家,受活动经费的限制,其活动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冷战结束后,德国政治基金会在海外的活动进入扩展阶段。这一时期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活动在经济上得到了比较充足的保障,活动的内容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对外活动的范围也逐步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甚至在当地派遣了德国专家和建立了驻外机构。
从德国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活动范围来看,艾伯特基金会和阿登纳基金会是建立相对最多的海外关系网络的政治基金会。艾伯特基金会在100多个国家活动,总共设有90多个海外机构艾伯特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fes.de/sets/s_fes_i.htm,访问于2013年8月24日。;阿登纳基金会目前在120多个国家进行着200多个项目阿登纳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kas.de/wf/de/71.3628/,访问于2013年8月24日。,其海外机构有60多个。伯尔基金会大约拥有16个海外机构,其他三个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机构相比之下略少些。
长期以来,德国政治基金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开展的项目内容是不一样的,各有侧重。目前,德国政治基金会与目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尤其是艾伯特基金会与阿登纳基金会这两大政治基金会已经建立起覆盖全球的网络体系,而其他的政治基金会开展的海外业务也在不断扩展之中。endprint
二、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发展、工作方式及特征
德国政治基金会一直十分重视对华研究以及在华开展活动,目前有五个政治基金会在中国设有办事处。
(一)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发展
赛德尔基金会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德国政治基金会。早在1979年,赛德尔基金会就与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正式建立了联系,开始了与中国各领域的交流。自从1983年以来,赛德尔基金会在中国各地创建了16个培训中心。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开展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建立了项目合作中心和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教育、培训、咨询和交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社会、法制和政治领域的改革进程赛德尔基金会中文网站:http://www.hss.de/china/ch/ourworkinchina.html,访问于2013年8月21日。。
作为德国历史最悠久和影响力最广泛的政治基金会,艾伯特基金会已经形成遍及全球的项目合作网络,在不同区域和国家开展了项目交流,中国也是其最重视的海外活动国家之一。早在1984年,艾伯特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就陪同时任德国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t)访华,以此为契机建立了与中国的初步联系。1985年,艾伯特基金会建立了驻上海办公室,其工作职责是研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1987年,艾伯特基金会又建立了第二个驻华机构——北京办公室,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与中国进行政治领域的交流和促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在华工作的二十多年来,艾伯特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经验,也尊重中国的发展模式,从不将自身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中国。
德国另一大政治基金会——阿登纳基金会早在1992年就与西北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Das ChinesischDeutsche Management Institut,CDMI),开展与中国的交流。1996年,阿登纳基金会成立了驻北京办公室,不久后因为工作需要又建立了驻上海办公室。其在中国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中国在法律领域、社会变革领域和区域发展领域的改革,同时,在外交与安全政策领域,阿登纳基金会与中国就全球化、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等进行合作交流。近年来,阿登纳基金会也关注到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且尝试就新媒体的议题与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建立伙伴关系以及与媒体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合作阿登纳基金会中文网站:http://www.kas.de/china/zh/about/,访问于2013年8月17日。。
1996年,伯尔基金会在中国对其工作内容进行了推介,并第一次举办了在华的研讨会。作为与德国绿党联系紧密的政治基金会,伯尔基金会在中国关注的议题包括性别平等、社会公正、环境保护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等,其活动目标是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伯尔基金会也就相关议题开设专门的非政府组织,如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成立的北京红枫妇女心理辅导中心和天津妇女社区中心,其主要职责就是从心理学和法律咨询方面帮助遭受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的妇女。此外,伯尔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深化中国的环境教育,加强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自2002年起,卢森堡基金会就与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对话和交流项目,并于2008年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其在中国有20个合作伙伴,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官方智囊机构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卢森堡基金会经常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举行社会政治领域的会议、专题研讨会和培训课程等,并不定期出版相关著作。其在中国的工作目标是:开展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加强安全议题上的交流合作,关注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以及推行环保理念,等等卢森堡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rosalux.de/weltweit/asien/ostasien.html,访问于2013年8月17日。。
(二)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工作方式与特征
1. 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活跃度高
德国驻华使领馆的官方色彩强,它的工作职能受到政府的控制,其公共外交的职能也受到限制。相比于官方机构,德国政治基金会的驻华机构显得更为活跃。2012年,艾伯特基金会的驻华机构在上海举办了14场活动,活动的主题各不相同。2011年,阿登纳基金会在中国开展了40次项目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开展学术讲座、专家研讨会、学习和课程培训,等等。尽管其他的驻华基金会主办的活动不多,但也频繁地受邀参与其他单位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大事活动和专题讨论会。通过各种活跃的海外活动,政治基金会搭建了一个进行中德对话和信息传递的平台,有助于增强中德双方的互信和理解。
2. 政治基金会在华活动内容多样化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活动几乎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除了举办传统意义上的研讨会、专题讲座、培训课程以及研究旅行等活动外,也经常会定期或不定期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阿登纳基金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信息搜集编纂起来,不定期出版带有专题指向性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以电子版的形式登在阿登纳基金会的网页上供下载,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有的通过一些新型的社交网站进行传播。
向中国派遣专家也是德国政治基金会在华的活动方式。一直以来,艾伯特基金会与中国的很多高校、官方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维持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会引进世界范围内的法律、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者到中国来授课,与相关部门就有关议题进行共同的研讨和提出相应对策,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研究和提供咨询。
此外,有些政治基金会在中国设立奖学金。如阿登纳基金会在中国设立奖学金来发现和鼓励有才能的青年。其驻上海办公室每年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15—20名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为其安排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及参观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有160多名中国学生获得过阿登纳基金会的奖学金。
3. 政治基金会在华合作伙伴多元化endprint
德国政治基金会在中国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根据基金会自身和项目实施的特点而变通的。通常情况下,如艾伯特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为“工会、媒体或者是妇女组织”;阿登纳基金会的合作伙伴“以行业协会及中小企业为主”;伯尔基金会开展的项目多是与“社会基层组织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有关;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伙伴多是“职业培训机构”;而卢森堡联邦基金会倾向于选择“左翼的社会团体”作为合作伙伴Sebastian, Bartsch, “Politische Stiftungen”, in Schmidt, Siegmar, Günther Hellman, and Reinhard Wolf edited, [WTBX]Handbuch zur deutschen Aussenpolitik[WTBZ], 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GWV Fachverlage Gmbh, 2007, p.285.转引自李之文《政治基金会:德国外交中的特殊行为体——理论、实践与特点分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2页。。
尽管各有侧重,但在华活动的德国五大政治基金会的合作伙伴日趋多元。其驻华机构积极开展各类项目,在多个领域多个地区展开相关工作。在与机构的关系上,五大政治基金会的合作对象都涉及政府机构、政府智囊团、非政府组织(NGO)、高校、企业,等等。在与个人的关系上,政治基金会与其奖学金获得者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比如,阿登纳基金会每年都会举办历届奖学金获得者见面会,这些奖学金获得者目前都担任着重要的社会岗位。德国的政治基金会充分认识到大众传媒在建立公众信心上的重要性,它们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为自己作宣传。但它们的海外工作机构会更为谨慎地利用媒体,依据当地的规范来做其允许范围之内的事根据笔者于2013年4月24日与阿登纳基金会驻上海办公室负责人的访谈记录整理。。
三、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公共外交特征
作为对传统政府外交的补充,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全方位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冲:《公共外交的模式新探——基于动机、手段和效果的划分标准》,载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德国视公共外交为政府间官方外交的支持和完善。德国政治基金会的驻华机构是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 何谓“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埃德蒙·格利恩( Edmund Gullion) 提出的。根据韩方明主编的《公共外交概论》一书,“公共外交”指“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开展针对全球公众的外交活动,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韩方明主编:《公关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唐小松在《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一文中对“公共外交”这样解释,“公共外交是政府扶持媒体、文化活动、网络等传播途径,有的放矢针对外国民众开展的有意识的外交活动”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8期。。不同的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界定虽有差别,但都总结了以下共同点:一是公共外交由政府主导;二是公共外交的内容主要是文化、教育等信息的交流;三是公共外交的对象是外国公众;四是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利益。
(二)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的公共外交特征
德国展开公共外交的目标和原则是向“有学识的群体”宣传德国的价值理念,以期对外建立跨越意识形态鸿沟及文化障碍的网络和对话唐小松:《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德国前任外交部长费舍尔(Joschka Fischer)认为,公共外交是指“与海外民间社会发展文化关系”,同时也是“德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课题”Joschka, Fischer, Address at the Forum on the Future of Cultural Relations Policy, Berlin, The Federal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4 July, 2000. 。
1. 驻外机构是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
一国与另一国的外交活动是由多个不同外交主体、用不同活动方式、为了实现不同目标而展开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自然是官方的外交闫瑾:《德国外交政策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基金会》,《国际论坛》2004年2期。。公共外交是对传统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德国在华公共外交的主要载体包括四个部分:德国的政府官员或前政要、工商界组织、在华德国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
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私人身份与中国建立联系。如德国前联邦总理施罗德分别于2003年以官方的身份和2006年以私人的身份访问了同济大学,他与中国公众建立的联系对推动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是十分有利的。商界通过公共外交与中国建立了广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引导中国民众对德国产生认同和好感。据一项由中国德国商会和不莱梅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共同组织的调查,61%的在华德国企业致力于参加多项社会活动刘爱君:《六成在华德企注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http://news.sohu.com/20070302/n248458611.shtml,访问于2013年8月25日。,注重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德企在中国享有良好的声誉。在中国的德国人并不是一个庞大的族群,但他们在公共外交上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并不等于国家形象,但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却事关国家形象的建构、提升、修补”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站新浪微博上,德国摄影师雷克(Christoph Rehage)德国人雷克以“雷克小流氓”的网名在新浪微博注册,详见:http://weibo.com/leikexiaoliumang。以幽默风趣的中文吸引了十多万的“粉丝”关注,平均每条微博都有上百的评论和转发。一些在华德国人个人的公共外交活动使得原本抽象模糊的德国形象生动起来。endprint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政治基金会陆续在华设立办事机构以来,政治基金会的在华机构成为了德国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政治基金会在华的活动主要是开展政治对话、合作项目、研讨会、报告会等,通过在华开展的项目,搭建了系统化的外交活动网络。政治基金会的活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合作伙伴多元,已成为官方外交在华的补充和完善。
2. 特殊的角色定位是对华公共外交的基础
德国政治基金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参与到德国的公共外交实践中,是因为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德国政治基金会在华的角色兼具独立客观性和权威性,不仅是独立的研究智囊机构,也是具有半官方背景的权威组织。
一方面,德国政治基金会的自治性、非营利性、自愿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非政府组织色彩,使得政治基金会能够灵活地在一些政府行为体无法触及的外交领域活动,所涵盖的议题更加广泛。同时,德国政治基金会在中国设有办事机构和开展项目活动,能够形成涵盖社会精英以及普通民众的广泛联系网络,这张活动网络覆盖了中国的各阶层和各领域。
另一方面,由于其与官方机构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使得政治基金会的在华活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一点是其他的非政府组织所不能企及的。政治基金会和相应政党的纽带在于分享共同的价值体系,具有明确的政治和利益目标。这不仅提升了政治基金会在华活动的可靠性,而且能与中国的项目合作伙伴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德国官方对政治基金会的海外活动也投以足够的重视,例如,2012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问中国期间,专门会见了阿登纳基金会驻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但了解他们在华工作的状况,也听取他们对于加强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非政府”、“官方资助”以及“政党相关”的标签促进了德国政治基金会在中国发挥积极的作用。
3. 系统化的交往是对华公共外交的手段
自德国政治基金会进入中国以来,其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地进行系统的调整:首先,政治基金会在中国不断扩展活动的范围,逐步在北京和上海以外的二三线城市开展公共外交;其次,对外活动的方式日趋多样,由一开始的经济援助转向着重加深与中国各领域精英阶层的联系;此外,政治基金会在中国关注的议题也越来越多样,除了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之外,许多全球性问题也被涵盖进基金会驻华机构的活动主题中来。
德国政治基金会十分注重在中国各个领域建立系统化的联系。例如艾伯特和阿登纳这两大基金会在华开展的项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活动领域包括社会改革、经济改革、法律、外交和安全等众多领域。在活动手段上,德国政治基金会的外交主要是通过项目的完成来实现的,其实质是围绕各个议题和政策领域展开交流活动。政治基金会实现公共外交的手段包括召开各种研讨会、开展培训班、发表刊物以及为合作方提供资金资助和向所需项目提供专家技术支持等。
总之,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是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身份定位和系统化的交往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活动网络,不仅能促进德国对华公共外交,也是其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
四、 结论
德国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以其灵活的身份和与主要政党的紧密联系,在中国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项目,包括举办传统的政治教育和职业培训、研讨咨询会、讲座,出版相关刊物,派遣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等,并与中国的各个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交流网络,成为德国对华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借助各政治基金会驻华机构展开的公共外交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活动有效地传播德国的信息,使中国民众更多了解德国的文化和理解德国的内外政策,有效地提升德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德国形象。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国家形象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程度以及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傅新:《综合安全与国家形象》,《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6期。,因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能够保证德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德国一直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德国政治基金会对华展开积极的公共外交,是对其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能够提升德国在中国的外交影响力。德国政治基金会在华就各个领域的议题与中国的政府机构、政府智囊团、非政府组织(NGO)、高校、企业、个人以及媒体进行交流合作,促进了德中之间的双向交流,加深了德中之间的互信,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中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雪韵 潇湘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