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进团
历史课堂提问,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步骤地设计相关问题,并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及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立足历史课堂,优化提问方法
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适度、适量,注意所提出的问题应有相应的教学价值,注意设计的合理性。
基于历史学科特点,把握提问层次性。什么是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所提问题的设置上要重视进行阶梯形分层提问。所以,对问题的设计应该像剥笋一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在初步的引导中逐步理解问题的实质,最终总结出规律。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我是这样诱导学生的: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在哪一年?其结果怎么样?诚然,这两个问题相对容易,学生可以在阅读完课文之后从文本中找到相应的答案。但是我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就相对深入一些:为什么在这场鸦片战争中,中国会失败?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更进一层的思考,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并不是说仅仅靠一两个提问就能够上好历史课。教师应该紧扣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感性到实质的层次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更广、更深的层次拓展延伸。
根据学科对象特点,把握提问针对性。历史教学对象主要是学科内容和学生两个,这就要求所提问题设计的灵活性大,但不论你怎样设计,都万变不离其宗,即提问应有针对性。
首先,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诚然,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为了进一步分解、简化、剖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必要好好把握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紧紧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逐层设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唯其如此,方可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其次,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毕竟,学生的智商、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都存在差异,其成绩自然有“瓜豆”的区别。所以,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学生会有不尽相同的反应。因此,提问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依据,进行分层次的提问,使问题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参与,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比如在授课“洋务运动”的内容时,我就这样设计问题:洋务运动中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于这场洋务运动应该怎样评价?如此一来,依照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層次的学生回答,从而使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尽其所能、有所受益,进而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理解历史教学本质,把握提问的启发性。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启发性的提问,促使其对人文精神进行探究。什么是启发性提问?其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体会感悟“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经过剖析、归纳得到答案。如此方能引发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提问,如果其拟为:“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则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缺乏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不大。如果把它改拟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效果则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经过比较、分析,学生认识到,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而学生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识更深刻。又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的章节中,我通过启发性教学,促使学生从日常品茶中深刻地了解茶文化,从《梅影仙踪》等富有影响力的民俗小说中领会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理解提问实质,促进课堂实效
注意问题适度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般来说,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提问的难度,依据教材的相应内容设计出一些“可望可即”的问题。设计的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否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会使学生养成囫囵吞枣、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反之,如果过于深奥,学生就有可能无从下手,望而却步,从而造成“冷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应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以全班大部分的学生几经思考后能回答为宜。如果难度较大,则一定要精心设计,化整为零,让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情况下,逐步走到成功的终点。
注意表达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问时,表达清楚,方能够使学生正确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语言必须准确、简洁、明晰,让学生一听就懂,明白该怎样回答。同时,要提示思维的方向性,使课堂教学尽可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注意思考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提问时切不可采取“连珠炮”式,避免学生喘不过气来,而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达到启发思维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从理解问题到筛选信息并加工,最终形成答案,至少要有一分钟时间。所以,在抛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才能使更多的学生主动而准确地回答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总之,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其重要环节之一,是师生间进行不断沟通的捷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使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