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丽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予以25.0mg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12.5mg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在保证良好疗效同时减轻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
R32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096-01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良性肿瘤,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据研究显示,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率为20%[1]。为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研究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设立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研究组42例,年龄29-52,平均年龄(43.27±5.98)岁;对照组42例,年龄27-52,平均年龄(43.31±5.17)岁。两组患者中经期延长39例,经量增多21例,痛经15例,自觉盆腔包块5例,尿频9例,腹痛17例,不规则出血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症情况等基数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症状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签署相关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症。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者;心脑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子宫及附件其他肿瘤或病变者;不配合治疗方案实施者;资料不完整者[2]。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8)口服治疗,对照组每日25.0mg,研究组每日12.5mg,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用药前后2h内禁食,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观察指标:
觀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变化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3]。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数据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生殖技术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乳房肿胀、下腹疼痛、小腿关节疼痛等,研究组患者中出现4例(9.52%)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12例(2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形成,由少量的纤维缔结组织支撑,临床确切名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子宫出血、腰部包块及压迫症状、下腹及腰背疼痛、白带增多、不孕及流产、贫血、低血糖等,诊断以超声、刮宫、宫腔镜、腹腔镜、磁共振等检查方法为主。临床治疗子宫肌瘤通常应用米非司酮,但对米非司酮的剂量控制无准确定义,临床以12.5mg与25.0mg两种剂量为主。米非司酮是新型非手术性的抗早孕药,可有效与患者体内孕酮受体与糖皮质激素受体迅速结合,亲和力较强,具有软化与扩张子宫颈的临床效果,,使用有效合理的剂量可有效影响患者的皮质醇水平。
根据研究结果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情况差异均不明显,但经过组内治疗前后情况的对比,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相当,表明12.5mg与25.0mg剂量的米非司酮作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不具有明显差异,效果相当。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可发现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仅出现4例(9.52%),明显优于对照组12例(28.57%),表明对照组小剂量疗法可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减轻不良反应情况,效果明显。治疗中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不良反应防控工作,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为患者带来的不适,将此作为治疗改善目的。
综上所述,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在保证良好疗效同时减轻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海英,沈春映.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24):2229-2230.
[2] 鲍海玲.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86.
[3] 李剑兰, 宋美兰,封全灵,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循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