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的色彩选择

2014-06-30 04:23于莉
作家·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搭配平衡形象

摘要 很多人在购买衣服或是在搭配服装的时候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个人肤色对服装颜色的选择,在出现上述问题时,就需要我们去分析个人的形象与性格特征,找寻出适合个人穿着的色彩群,搭配出不同的效果,展现个人魅力。本文通过对色相、明度和艳浊度这三个方面对服飾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进行分析,旨在交流共勉。

关键词:服饰 和谐 色彩 平衡 形象 选择 搭配

很多人在购买衣服或是在搭配服装的时候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个人肤色对服装颜色的选择,这些问题反映出了服饰色彩在个人形象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从美学角度分析说明服饰色彩影响外在的形象美。服饰色彩不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外在容貌,但是可以通过服饰色彩与面部所达到的一种平衡关系,造就一种和谐、自然、舒适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心理上的美感。人的内在形象能够影响到个人对色彩群的表现力和色彩搭配进对比度的强弱。色彩具有性格特性,它是通过不同的色彩加以传达,换句话讲就是色彩可以通过冷与暖、明与暗的对比表达出不同的心理象征。正如,我们人一样,肤色、发色、五官的比例以及性格和行为的举止,都存在着不同与差异性。基于此,我们认为服装在色彩的选择上,可以依照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上所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服装色彩基本的属性加以选择与搭配。

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人的形象分为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两种。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就需要我们从中找寻二者相对应的平衡点。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对色彩所表现出的主观和偏好都是其社会价值观的累积所导致的。例如,某人非常喜欢咖啡色,所以此人对咖啡色的衣服也非常青睐。而当着此色彩的服装时,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给予肯定和赞许时,那么他就会认定自己选择的色彩是好看的。但或许此人选择其他颜色的服饰会更加适合,只是从未去尝试过而已。这种有偏差判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很多人往往认为他们穿起来不难看的颜色,便是她们的最佳色彩群,却不知道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或许他们穿其他色彩的服饰会更加好看。对色彩的不了解会使人们产生错误性的判断,事实证明,错误性的判断远比不进行判断的结果还要糟。所以,拥有判断色彩的能力对于喜爱选择服装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自己选择合适的色彩群时一定要非常小心,要从“心”开始,一切归零。下面本文将从色相、明度和艳浊度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服装色彩选择之道。

一 色相的选择

服装的色相所指的是色彩的基本相貌,是区别于其他色彩的根本性标志。林路认为,色相也可以称之为色别,其是色之间的区别。色别的内容基本上是由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以及紫色等七种以及各种中间的颜色组成。日常所说的五彩缤纷,就是基于色别的基础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肉眼所能辨别出的色别数量可以达到180种之多。其中,光谱有150种,混合色有30多种。色相分类上也可以分成冷、暖两大类,色彩上的冷、暖往往与所含的黄色或者蓝色的基调有关联性。同时,色彩所呈现出的冷、暖是一种相对性的,这是因为色彩所带给欣赏者的心理印象是不同的。例如,在色彩中所含的是以黄色的基调为主,那么其所呈现出的心理印象就表现为暖色。相反,是以蓝色作为基调的色彩,往往因人们易联想到大海的颜色,天空的颜色,冰雪的颜色,而这些水、天空以及冰雪等所带给我们的是“遥远”、是冷的感觉。冷基调的皮肤需要冷色色彩来衬托,暖基调的皮肤适合暖色色彩来映衬,这样皮肤与色彩会达到一种平衡。白色虽然看起来很干净,但它是会给人以膨胀感的颜色,由于白色是种洁净的颜色,所以在国际上,医生护士均穿白色制服。另一方面,由于白色有膨胀感,所以白色袜只适合双腿修长的人穿着,对于身材圆润的人来说则极不适合。所以,穿着白袜的护士,其小腿总会给人以粗短之感。又如,双脚较粗短与身高不成比例的人,切忌穿着白色的皮鞋,因为这会使得原本较胖的脚更显得更加惊人。暖基调的皮肤在暖色的衬托下会更加柔和、细腻、红润自然,而在冷色的映衬下会显得生硬、死板、缺乏生活感,而且皮肤上的瑕疵、斑点或皱纹会越发的明显。

对于色彩与皮肤等所具有冷暖特征的了解,将有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服饰色彩与搭配。一般而言,在进行判断色彩与皮肤冷暖的属性平衡关系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两种冷暖比较明显的色彩。例如:砖红色和桔红色、黄绿色和正绿色。通过将两种不同的色彩交替性地放置胸前,分别从面部柔和度、红润度、细腻感、瑕疵度等几个方面加以观察面部在色彩的映衬下所发生的瞬间变化。因为,当我们的皮肤和色彩在冷暖的属性上达到一定的平衡时,色彩和皮肤就会呈现出比较自然、柔和与生动的表现,而且瑕疵也会得到弱化,就如同化妆修饰过一般。如果说砖红色和黄绿色能够使一些人的面部看上去更生动且更加充满活力,那么这些人的皮肤就更偏于暖色;如果说艳丽的桔红色和正绿色能够使某些人的皮肤显得更出色,那么这些人的皮肤就更偏于冷色。

二 明度的选择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所具有的明暗程度,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深色与浅色。换句话来说,就是指同一种颜色,由于深浅上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明度的效果。例如,从黑色到白色的过渡,其中间就需要经过无数的灰色。如果,在纯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灰色,那么就会形成灰色调或轻柔色调及浊色调了。如:灰绿色、浅棕色、咖啡色、凫色,这些色彩群看上去显得模糊、浑浊,但是却能给人以安静、保守、朴实、稳重的印象,是很适合在职场中采用的一些色彩群,同时能很适合那些从外观形象到内在性格都给人以柔和、亲切、朴实的一类人群。以明度为主的色彩搭配主要体现在色彩的明暗关系,它是服装色彩设计的常用方法。可以说,这种明暗搭配的同时也会使观者产生柔和悦目和深浅对比的视觉效果。当然,通常情况下明度性质在其配色组合也会产生令人联想的心理效果,例如:宁静与活泼、轻盈与厚重、柔软与挺爽等。通常而言,明度差较小的色彩配置容易使观者产生静的视觉,相反明度差较大的色彩搭配往往会使观者产生动的视觉效应。后者,我们可以通过春夏服装和运动系列服装上得以验证。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选择色彩明暗度上,是可以根据对年龄、性格上的特点加以判断的。我们知道,有一些人对于同龄的人来说,面容显得相对要年轻些,这些人的皮肤表现出的是细腻紧致、肤色上偏白晰,五官上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人们所常说的“娃娃脸”。同理,在同年龄的人群中有些人会显得更为成熟,这类人群沉稳、内敛,即使是年青人也会有“大人”的成熟感,甚至有些女性还有男性化的硬朗印象。这是从其外在形象特点方面留给其他人的印象。因此,我们在找寻色彩明度方面的平衡时,那些年轻印象的人群,更适合给人以年轻、活泼印象的浅淡明亮色调;而给人以成熟印象的人群,则会把那些具有稳重、成熟印象的暗色调和深色调色彩群表现得更出色。

三 艳浊度的选择

艳浊度主要体现在色彩饱和度和色彩纯度上。色彩饱和度是指色彩纯度,事实证明色彩饱和度越低则色彩就越淡,相反,如果色彩饱和度越高,其色彩也就越浓。色彩的纯度也被称之色度、彩度以及饱和度及强度等。实践告诉我们,色彩纯度越高,其表现出的结果就更为明亮鲜艳。而纯度低的色彩群是由于在纯色中添加了黑色、灰色、白色而变得不饱和了。尤其是加入灰色部分的色彩群会显得混浊,我们称为浊色。对于浊色而言,其看上去的感觉是不干净与不清晰,时常给人造成陈旧之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浊色又能呈现出沉静、保守与含蓄的效果。人在性格特点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特点,有些人的性格比较张扬外向、动感十足,人群之中的他们非常显眼,就如同闪烁的钻石一样光芒而夺目。这类人群对纯度高的色彩群具有很强的掌控力,他们动感、张扬的性格特点与高纯度色的印象协调平衡,因此,虽然高纯度色会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但是人们也会从中感觉到和谐的美感。另外,有一些人群,性格安静、稳重,这些与浊色的色彩印象相平衡,因此,这类人群会将浊色表现得更出色,而浊色也会更好地衬托这类人群的气质。由于纯度上的差别形成的色彩上的对比主要体现在色彩之间的艳丽和灰暗关系上。

例如,选择纯度为主的强对比色彩搭配方式,常常会令人产生一种色彩上的沖撞感。而通过纯度差别较大的色彩搭配也常常会给人造成艳丽、生动和活泼的视觉感受。这样的搭配与选择,比较适合那些风格上青春活泼且比较前卫新潮的设计。例如,鲜艳色与黑白灰、淡色、中间色等不同的组合。还有一种搭配就是纯度差相对适中的色彩搭配,会使欣赏者产生饱满、高雅及明快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具有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特性。我们分析个人的形象与性格特征,有利于找寻出适合我们穿着的色彩群,搭配出不同的效果,展现出个人的魅力。事实证明,我们所找寻的是适合个人大面积使用的色彩群,而这些色彩更适合靠近面部来加以表现。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只穿一种色彩的服装,或者说总是穿黑白灰色的,而应是不同色彩的有效搭配。我们只有大胆地去尝试、去分析、去找寻,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个人形象的特点,并通过这些特点最大程度地实现与色彩属性间的平衡。从而把个人形象的优势进一步地加以表现出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徜徉:《色彩:古典戏曲与观众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四川戏剧》,1989年第5期。

[2] 黄元庆:《服装色彩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版。

[3] 姬凌云:《微探服装艺术设计之色彩搭配的魅力》,《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 陈波、段海龙:《从服饰配色美学原理中谈服饰美与服饰色彩》,《大众文艺》,2010年第2期。

[5] 陈燕琳:《探析服饰色彩审美表现语言》,《艺术教育》,2006年第12期。

[6] 张京京:《服饰灵魂——服装色彩与服装设计的关系》,《才智》,2008年第7期。

[7] 田凌英:《服饰色彩审美》,《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0期。

[8] 李红:《色彩的搭配方法初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16期。

[9] 王婷:《论服饰色彩》,《装饰》,2005年第10期。

[10] 于丽萍:《服饰的色彩搭配与审美》,《四川纺织科技》,2003年第6期。

[11] 邢清辽:《服饰色彩的情感效应》,《流行色》,2004年第8期。

[12] 洪春英:《服饰色彩设计的物理演色性分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 洪新发:《浅析服饰色彩与人体包装的视觉反应》,《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 高星:《浅析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体系的多样性》,《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5] 范铁明:《关于服饰美标准的几点认识——兼谈人类寻求着装美的心理轨迹》,《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于莉,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搭配平衡形象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材之我见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动词open的搭配研究
“反而”的语义韵考察
基于BYU语料库的英语专四词汇试题解析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