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蓝的眼睛》追寻黑人文化之根

2014-06-30 21:43周丽杰
作家·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坚守

摘要 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通过对黑人女孩的悲惨经历的描写,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殖民境况下的黑人文化的问题,借此说明了黑人如何在白人的文化压迫下逐渐从迷失走向毁灭的过程。莫里森想通过这部小说唤醒已经失去方向的黑人,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并继承自身的文化底蕴,发扬自己独特的种族特性,使其在白人社会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促进黑人种族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黑人文化 迷失 坚守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最蓝的眼睛》讲述了黑人少女佩科拉·布莱德拉夫,所处的生活环境黑暗而压抑,而她又经常受到邻居的歧视,于是便幻想着自己能有一双与白人姑娘一样的蓝眼睛。畸形的家庭和冷漠的社会环境给佩科拉的身体与心灵带来了种种的伤害。在被父亲强暴并怀孕之后,小小的佩科拉彻底崩溃了,在精神失常的状况下,她认为自己有一双漂亮的蓝眼睛。作者通过小佩科拉的遭遇,严厉地抨击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文化殖民现象,作者为黑人文化身份的重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 《最蓝的眼睛》的创作背景

20世纪40年代,欧洲的殖民统治者是美国的实际统治者,美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殖民统治者通过经济、政治手段对黑人进行压迫与统治。欧洲人坚定地认为欧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而美国社会长期以白人意识形态为主导,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白人文化优越论。欧裔美国白人在此基础上对非主流群体的文化进行压制,统治者进而维护自己的统治。《最蓝的眼睛》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白人在文化方面的霸权还通过宗教与传媒等方式来实现,黑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对白人社区模仿的基础上建立的。《最蓝的眼睛》中的混血女人杰拉尔丁则是被白人基督教精神殖民的典型例子。她为了与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保持一样,在生活中努力地压制内心的那种黑人性激情,坚持清教徒的禁欲道德观,并且对孩子也缺少应有的爱与热情。她的家庭虽然表面上与中产阶级家庭相似,但是杰拉尔丁是缺少人性的,家庭的畸形只是被掩藏起来罢了。小佩科拉的母亲在对生活失去信心以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帝的身上。宗教统治一直是白人对黑人进行文化控制的有效手段,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父母从南方迁移到北方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好转,身边的黑人也都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同化,并用白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波琳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产生了质疑。在女儿出生之前,她决心要好好地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当听到医生说她们黑人生小孩就像马生崽一样的时候,她彻底迷失了,尊严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并对女儿与自己失去了信心,进而对自己的家庭全然不顾,将自己的爱都给了白人雇主。在当时的美国,佩科拉一家只是黑人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成为了文化霸权的牺牲品。文化霸权就是要黑人对自己进行否定,并通过白人文化的影响来放弃自己的本质特征与生存方式,使其在畸形的文化环境下,成为白人生活中的奴隶。《最蓝的眼睛》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描写。

二 黑人文化迷失的内外部原因

1 外部原因

首先是白人文化的冲击,使黑人不断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怀疑与否定。例如在《最蓝的眼睛》中,无聊的波琳为了打发时间而走进电影院,电影中宣扬的白人文化对波琳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电影中正面人物的扮演者都是白人,而一些小偷、流氓都是黑人形象,这种电影是对白人优越感的不断强化。波琳在接触到电影之后就开始厌恶自己身上的一切黑人特征,并用白人的审美观念来评价自己的外貌。从开始的厌恶北方生活到最后的想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称赞,是波琳逐渐被白人文化所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波琳迷失了自己。在生活中,佩科拉发现人们对白人女孩温和可亲,她从中感受到了白人的力量,所以萌发了只有获得蓝眼睛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念想。黑人文化迷失的次要原因是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白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认为白人是文明社会的创造者,并对其他民族有着很深的歧视与偏见。在19世纪末,很多黑人都不能忍受南方种植园的非人生活,希望能过上平等、没有歧视与压迫的生活,所以他们开始向北方迁移。但是北方并不像黑人所憧憬的那样美好。

在北方,黑人的劳动依然不能换来应有的回报,黑人所生活的环境依然是脏乱不堪,并且黑人还经常受到白人的虐待与歧视。黑人民族虽然没有停止过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但是每一次的反抗都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种族迫害,因此黑人民族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并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让人不愿回首的经历使美国黑人产生了自我厌恶的情结。《最蓝的眼睛》描写出了在白人的压迫以及强烈的文化冲击下,黑人的精神世界变化的过程,他们开始尝试着继承白人的文化,并用白人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并在模仿白人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非洲的黑人在被动地被带到美国以后,他们遭受了很长时间的压迫和剥削,他们为了保住性命,学会了逆来顺受,学会了服从,他们对自己所遭受的所有种种非人类的待遇渐渐地感到绝望与麻木,也渐渐地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可贵的反抗精神。在《美国西部开发纪实录》这本书中,奴隶们和畜生共同乘坐一辆马车的情景很多。书中这样写道:“车水马龙的车队里,上百个车铃在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黑人奴隶们脸上喜气洋洋的,好像节假日不用做工了一样。”在美国的另一部著作《美国黑人斗争史》中有这样的记载:那些长得高高大大、粗壮的奴隶们在拍卖台上都会很自豪地夸耀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因为这样可以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他们觉得这样很光荣。为了能够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繁衍生息,他们多所有非人道的待遇都不得不无条件的接受,黑人奴隶们不能够抱怨、更不能够去反抗去奢求什么,在接受奴隶主这样的不公平的待遇后还要心存感激,因为奴隶主对他们再不好,也给了他们饭吃,养活了他们,真是荒谬!真是野蛮的强盜逻辑!

2 内部原因

黑人身份迷失的首要原因是他们对自身的自我厌恶。在《最蓝的眼睛》中,作者并没有对佩科拉的形象进行具体的描写,所以读者也无法知晓佩科拉美丽还是丑陋。佩科拉一家认为他们自己是丑陋的,并且用着各自的方法来逃避自身的丑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黑人民族也想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们通过对自身的不断修正妄想能够受到白人的尊重。而小佩科拉则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蓝眼睛身上,她在社会中看到了自己与白人的差距,并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身份,所以佩科拉在当时处于一种心灵无依无靠的状态。佩科拉的自我厌恶情结是很多非裔美国人的通病,他们为了得到白人的尊重而无意中对自己产生了厌恶,其心灵与肉体都处于自卑与毁灭的境地,所以小说中佩科拉的悲剧是整个民族的悲剧。其次就是黑人同胞的相互厌恶,他们对白人文化进行肯定而不断地摒弃自身的文化。

《最蓝的眼睛》中的杰拉尔丁是肤色较浅的黑人形象,她认为自己的肤色稍浅,以此来摆脱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黑人特征。她把白人的生活要求作为自己生活的指南,想要把自己提升为白人文化中的淑女形象。她不允许自己的小孩与黑人小孩玩耍,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家庭与其他黑人家庭不同。在杰拉尔丁对佩科拉一次次的责骂中,小小的佩科拉不仅没有愤怒,而是认为丑陋的自己被美丽的她责骂是理所应当的。另外,佩科拉的母亲也向她灌输白人优越的思想,她习惯用白人的眼光来对身边的黑人进行评价,并极力追捧白人文化,并将自己的热情都倾注到了白人雇主身上。最后,责任感的缺失也是黑人身份迷失的重要原因,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爱与尊重,但是《最蓝的眼睛》中的佩科拉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爱与关心,反而成为了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

佩科拉的父亲乔力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酒鬼,整天无所事事。在外面受到委屈之后,经常把对别人的怨恨发泄到佩科拉身上。波琳因受到白人文化的影響,在佩科拉出生之后就觉得她丑陋、卑微。波琳将母亲的爱都转移到了白人孩子的身上,她不在意自己的家庭与孩子,而是更加在意怎样做一个理想的佣人。《最蓝的眼睛》中,当小小的佩科拉打翻滚烫的糖浆之后,母亲不是立刻对她进行关心,而是对其进行打骂,并对白人小孩进行柔声的安慰。佩科拉并没有因此责怪母亲,而是将原因归咎为自己的丑陋。母亲对佩科拉的虐待促进了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佩科拉在受到父亲的玷污之后,波琳不但没有给予她足够的爱与力量,而是将她赶出家门,使其失去了仅有的精神支撑。在周围的人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给予佩科拉应有的同情,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对她进行帮助,所有人都将把自己与佩科拉进行对比,以此来获得良好的自我认同。他们对于佩科拉的故事有的感觉有趣,有的感觉兴奋,有的感觉恶心,而黑人文化里的优秀品质消失殆尽。在佩科拉生活的环境中,白种人凭借自己的肤色优势来压迫黑种人,而肤色较浅的黑种人则以黑人中的可怜人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作者通过《最蓝的眼睛》来对病态的黑人社区进行批判。

三 黑人文化对于黑人民族的意义

托尼·莫里森通过对布莱德拉夫一家与坚守本族文化的麦克蒂尔一家进行对比来说明黑人文化才是黑人民族生存的基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黑人只有坚守并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才可以在美国社会中找到归属感。《最蓝的眼睛》讲述了背弃黑人文化的家庭,因为否认自己的民族特征,盲目地崇拜白人的审美标准,而身心受到摧残与异化。作者对麦克蒂尔的描写,使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黑人都是白人文化统治的牺牲品,他们是黑人民族未来的希望。麦克蒂尔一家与其他黑人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的麦克蒂尔勤劳、勇敢。他的妻子用歌声与女儿交流,并给予女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使女儿形成了自信、阳光的健康品格。这是作者要告诉人们,黑人家庭不用生活在白人的阴影下,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过上美满的生活。小说中还描写了勇于坚守自己民族文化并且具有反叛精神的黑人女性,她们能够坚守黑人的民族文化,并向实际行动来告诫黑人同胞,只有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才可以真正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小说通过对这些人的赞扬来号召黑人坚持自我,并加强黑人之间的团结,以此表达作者对黑人民族文化重建与信心与希望。

四 小结

《最蓝的眼睛》刻画出了20世纪40年代黑人民族在压迫下表现出的扭曲内心和行为变态。莫里森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旨在唤醒在白人统治下处于文化危机的黑人民族,促使他们勇于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努力地寻求自由与平等。虽然小说的篇幅不长,但是内涵丰富。莫里森通过《最蓝的眼睛》向读者说明了文化殖民境况下的美国黑人生存问题,并用独特的角度抨击了白人的文化霸权,揭露出了美国白人的虚伪,鼓励黑人民族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抛弃曾经奴性的心理,真正地改变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 托尼·莫里森,陈苏东译:《最蓝的眼睛》,海南出版公司,2005年版。

[2]马海英:《黑人文化的背离与坚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 丁晓春:《白人文化殖民下的黑人悲剧》,《时代文学》,2013年第3期。

[4] 孙媛:《〈最蓝的眼睛〉:黑人母亲自我镜像的迷误》,《学术交流》,2012年第11期。

(周丽杰,山东理工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坚守
解读象征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运用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创伤理论角度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创伤
远去的背影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
探析非主流文学作品《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新媒体冲击下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变革